南海7泳者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他们以体育活动展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弘扬敢于挑战、奋勇争先的南海精神

■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蔚蓝的大海让何春华感受到了泳者的快乐。(受访者供图)
同一个海峡,不同的泳者,更快的速度!
7月14日14时44分,经过10个多小时的努力,9名泳者在海上“乘风破浪”,成功横渡琼州海峡,在广东徐闻县排尾角海岸登陆。他们中有7人来自南海,年龄最大的是南海西樵的何春华,今年66岁。
中流浪急,当奋勇争先,劈波斩浪,更可逆风起舞。横渡琼州海峡,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代表着一种敢于挑战、奋勇争先的精神,在这个活动上,南海人从不缺勇气和信心。据了解,2015年以来,佛山先后有26位泳者报名参加横渡琼州海峡活动,是全国参与者最多的地区。
阿伯8小时成功横渡
7月14日凌晨2点,何春华已经起床了。
凌晨3点,他和泳友来到海口市白沙门公园进行横渡前的热身,并在园内的渡海英雄纪念碑下宣誓,坚定目标和决心。凌晨4时33分,9名泳者在白沙门海岸下水点由南向北出发,开始横渡琼州海峡。
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三大海峡之一,平均宽度29.5公里,因为横渡难度系数高,在游泳爱好者中有着“海上珠峰”之称,并以横渡成功引以为荣。
出发当天,琼州海峡晴空万里,水温30℃左右。从泳者提供的视频可以看出,水面不平静,浪花也不时打在他们身上,但他们不畏艰难,奋力向前游动。
经过8小时19分,66岁的何春华成功横渡琼州海峡。“我们克服了3个洋流的阻碍,但在整个过程中速度保持比较均匀,终于顺利到岸。”何春华说。
第一次参加横渡琼州海峡的沈郭梁,横渡用时9小时38分,游程20.5公里。他坦言,横渡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游到怀疑人生”,“总体感觉比较轻松,不过刚开始体能消耗还是比较多的,到了最后的3到5公里,体力有些不支,要靠意志力支撑。”
为横渡准备近一年
沈郭梁参加横渡琼州海峡活动,源于他给自己设定的“小目标”。
“之前一直有个梦想,横渡珠江,但是报名受限。”沈郭梁说,两年前,自己加入了大沥泳协,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泳友,心中的梦想重新点燃。
“我才41岁,感觉人生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看到这个活动,就第一时间报了名。”沈郭梁说,每次尝试都是自我挑战,幸运的是,这次家人非常支持。
横渡琼州海峡,不是心血来潮。为了顺利完成这个目标,几位泳者从去年8月起就开始系统训练,训练包括每周集中拉练、放鸡岛海训、万绿湖长训和摸黑下水等。
何春华住在西樵,为了训练,他每天都要开车到丹灶,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调整姿态,系统化地训练。工作日期间,他每天早上会坚持游泳1公里,周末就练习3至5公里。“觉得练习不够时,就晚上10点后到家附近的河堤快速徒步,一口气在10分钟内走完1公里,以磨炼自己的耐力,提高肺活量。”何春华说。
疫情防控期间,训练暂停,何春华就用自己的方式保持身体状态。作为党员志愿者,他连续多天参与值岗,值岗时从不坐下,有意训练自己的体力。待训练恢复后,他每天刻苦训练,从8公里、12公里,到20公里,从2小时到10小时,循序渐进,给自己的训练“加码”。
“泳协还邀请了去年横渡成功的师兄,来跟我们一起训练,对我们进行指导。”沈郭梁说,“刚开始横渡时,因为是海水,浮力较大,感觉很不顺,想起泳友训练时提到要放松游,慢慢发力的技巧,之后调整状态,就游得很顺了。”
平了国内横渡纪录
这不是何春华第一次横渡琼州海峡。
2017年,何春华与4位南海泳手一起参与了横渡琼州海峡的“接力赛”。比赛当天,海上的风浪很大,他们采取“车轮战”的战术,更替游完约31公里的里程,耗时11小时37分完成横渡。其中,何春华完成了全部里程的三分之二。
今年,何春华成功横渡琼州海峡,这与他热爱游泳有关。近年来,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澜沧江、洞庭湖、千岛湖、太湖……大江大河大湖里都留有他的英姿。
有梦想,就奋勇向前,有目标,就一路争先,这就是南海人的特性。
以横渡琼州海峡为例,南海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成绩也不断刷新。2018年,大沥游泳协会会长潘国荣成功横渡琼州海峡,成为了有记录以来佛山用时最短的横渡泳者。今年,61岁的郭耀京横渡琼州海峡总用时6小时54分,平了国内横渡琼州海峡的业余选手纪录。而据统计,南海7个镇街全部都有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泳者。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正如沈郭梁所说,横渡琼州海峡,需要的不只是精湛的技术,还要有一颗敢于挑战的心。“成功横渡后很开心,接下来也会给自己设定小目标,一年学会一个小本领,不断挑战自我。”沈郭梁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程虹钟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