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开展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合整治
严查交通违法行为 遏制涉摩涉电事故
珠江时报讯(记者/柯凌娜通讯员/南宣)昨日,南海召开全区挂牌整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工作会议,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强调,各部门、各镇街要切实树立全区“一盘棋”理念,加强部门联动,落实属地责任,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最大限度减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隐患,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近年来,南海区电动自行车数量出现快速增长势头,2017年至2019年期间全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从30.7万辆增长至40.6万辆。由于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稳定性较差、安全系数低、驾乘人员交通意识淡薄等原因,涉摩、涉电交通事故多发频发,给交通安全、道路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挂牌整治10个重点县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的部署,南海区制定了《全区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自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南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通过推进综合治理、加强源头管理、完善注册登记、严查交通违法、强化宣传教育等综合性措施,坚决遏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多发频发势头。
《实施方案》明确各镇街是实施整治工作的主体,同时明晰了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及评价办法。在源头管理方面,要求监督辖区内企业拒绝为无牌无证、未配备安全头盔的摩托车提供加油和维修服务,引导群众及时注册上牌,同时增加公交线路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顾耀辉表示,在开展整治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保障相关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坚决避免“一刀切”式的一禁了之,有序有效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引导到规范发展的轨道上来。
整治重点
1
创建一批示范路和示范路口
●全区不少于10条道路设置里程1公里以上的连续非机动车道或机非隔离设施。●全区不少于30个信号灯交叉路口设置摩电待行区。
2
加强源头管理
●监督辖区内企业拒绝为无牌无证、未配备安全头盔的摩托车提供加油和维修服务。●引导群众及时注册上牌。●增加公交线路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3
完善注册登记
●建立健全源头管理工作台账,实施户籍化管理。●加快推进摩电注册上牌,入村入户入企业排查无牌无证车辆。
4
严查交通违法
●开展联合整治,严查严处五类交通违法行为。●建立摩电违法抄告制度,抄告所在单位责令加强监管。
5
强化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有牌证、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主题宣传。●组织开展“安全文明出行示范村居”创建活动。●深入厂企、学校、商户等规范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守法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