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 兴产业美环境 打造幸福儒林之乡
打造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活化基层治理,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九江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九江大正新城。 梁平摄

■九江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这是临港国际产业社区。资料图片

■徐永强接受访谈。
“我们要有主人翁的精神,敢于担责,大胆作为,把问题和困难一个一个解决好,把想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完成。”当前,南海正在全区掀起“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热潮,日前,九江镇党委书记徐永强接受访谈时表示,九江将抢抓发展新机遇,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产业空间,美化人居环境,活化基层治理,打造幸福儒林之乡,打造南海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腾空间
让新兴产业“成大树”让传统产业“发新芽”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对抗疫情的紧要关头,南海区九江镇医卫企业临危受命,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疫防护物资生产中,为缓解医用物资紧缺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南海西部无纺布产业重镇,近年来,九江镇积极推进“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医卫用非织造产品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在“危”与“机”并存的后疫情时代,九江镇将如何抢抓发展新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腾飞?徐永强表示,将通过建设大平台、引入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抓住“双区”建设机遇,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重大平台建设方面,九江将把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镇委镇政府今年头号工程,聚焦九江的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和沙头的中兴新城两大重点项目,加大土地整备力度,为产业腾出发展空间,确保今年完成拆除整理目标1500亩,力争完成1800亩。目前,已经实现过半任务和目标。
在大招商方面,九江镇将依托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等产业平台,聚焦医卫用下游制品行业、高端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绿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更多牵引力强的大项目进驻。
在培育大产业方面,目前,九江已引入美国贝里(南海南新无纺布)、日本东丽纺粘无纺布、必得福无纺布等龙头项目,成功搭建医卫用无纺布材料“全球第一、亚洲第一、全国十强”的三级梯队。“产业支柱基本形成,下一步将围绕产业集群做文章。”徐永强介绍,接下来,九江将聚焦医卫用下游制品行业,加大强链、补链力度,以引入大型、高端医卫用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医卫用产品集聚高地。
既要让新兴产业“成大树”,也要让传统产业“发新芽”。在腾挪空间,搬进“大树”的同时,九江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点加快传统骨干企业技改升级,扶持现有优质企业增资扩产。
一方面,以建成“中国淡水鱼种业名镇”和“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水产养殖示范区”为目标,在对上西先锋村500亩鱼塘进行改造的同时,积极探索成立九江鱼花研究院,为现代淡水鱼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在初步形成的泛家居智能制造生态基础上,通过现有高端企业如林氏木业的引领作用,实现泛家居产业集约化和智能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新兴’两大支柱产业,未来将会成为九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徐永强表示。
美环境
多措并举打造幸福儒林之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今年三月初,九江镇就已全面开展了乡村绿化美化植树活动,在村边、路边、屋边、塘基等闲置地植树,以期达到路成景,片成林的目标。截至目前,结合“一村一特色、一社一主题”统筹开展送苗下乡活动,全镇已种植落地杉、水果桑树、龙眼、桂花、红继木、风铃木等特色苗木共计过万棵。
自去年起,九江镇强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去年,全镇245个经济社已100%通过干净整洁村考评验收,完成了3545个卫生黑点整治和清理,全镇村(居)面貌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今年,九江全面启动“田头棚”整治改造工作,敦根、璜矶、北村、南金、英明、烟南等村(居)率先行动,对394间“田头棚”进行整治改造,未来计划在农业产业上叠加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等功能,打造产业化、公园化、景区化的魅力田园综合体。
在水南社区龙一经济社,映入眼前的是干净、整洁的大马路,在龙一公园,3个村边鱼塘得到了活化升级,浮在水面的荷叶与蓝天白天相映成趣。一条河涌从该经济社穿越而过。在河涌的另一侧,涌边已打上木桩,岸边的杂草已经清理干净,重新种上了燕尾草、水芋等植物。“现在河涌边都那么漂亮了,不再是杂草丛生无管理,而是种满了植物。”水南社区村民崔倩仪为社区的护岸绿化、美化工作点赞。
水南社区是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示范点之一。“如今九江镇大街小巷相对干净,但离整洁和美化还有一定差距。”徐永强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九江工作的总抓手,推进绿化美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先手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九江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有机相结合。
“城乡融合不能走回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徐永强表示,九江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更有区位优势和责任,作为西部生态示范区,未来九江将坚持生态立镇,进一步发力重点河涌治理和自然村截污到户、雨污分流等环境治理工作,为守护碧水蓝天作出贡献。
此外,九江还将继续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老百姓持续关注的领域加大投入,推动小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关注低保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继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儒林幸福之乡。
强队伍
推出保障机制提高干部积极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九江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党群连心、共同战“疫”,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深入开展‘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专项行动,这是九江发展传承的需要,是九江完成发展任务目标的需要,更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徐永强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聚焦主题、一抓到底,全镇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用钉钉子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要在各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力以赴。
强化党建引领是活化基层治理的提前。在敦根社区,有43年党龄的李本新担任了社区三级党建网格的小组长。他不但带头美化自家庭院,还与网格内的党员、义工一起,动员周边村民参与行动,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帮助。
“活化基层治理,基层村居管不管得住,基层老百姓是否幸福,关键是治理是否有效。”徐永强表示,九江将以敦根为样板,开展党委引导、社区参与、群众自治探索模式,最终实现自治功能,为九江打造出乡村振兴美丽文明村示范模式。
“九江今年顺利完成‘三个职位一肩挑’100%,下一个目标实现村居党委对所在村组经济社党组织全面领导。”徐永强表示,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今年九江以“九江红·勤为先锋”党建主题进一步强化党建强镇,通过基层党建网格化、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政务精英三年培训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措施,筛选100名优秀干部进入精英库、党员先锋库,对优秀党员不断教育培养,建立党员云服务平台,实现对党员干部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真正体现党领导一切的核心作用。
此外,九江还在南海区率先推出保障激励机制,让更多两委干部在干事、创业能大胆干,放开手脚干,得到应有的保障。“让党员干部放开去做,才能更大限度激发他们的潜能,才能更好地建设新时代九江。”徐永强表示。
对话 锻造一支能担当效能高的人才队伍
记者:九江将如何推进“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攻坚克难中冲锋在前,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徐永强: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九江镇正着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一方面,为确保2021年村(居)换届高质量推进,九江镇从去年开始就推出了“选种育苗”三年行动计划、青年人才“一库一基地三服务”平台,并建设“党群先锋库”。今年,将围绕村(居)两委换届深入开展调研,选好“头雁”接班人,储备培养好后备干部人才。同时,对政务精英库的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培养、管理,为九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九江红·勤为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做实做细党员线上、线下培训,借助“九江红”党建云平台,实现对党员干部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深化“两委”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让更多“两委”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事创业。
记者:接下来,在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九江将如何发力?
徐永强:乡村振兴工作是九江镇和村(居)工作的总抓手。目前,南海正全力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九江城乡融合度相对较高,水网密布,自然生态优势突出,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接下来,九江将以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产业空间、美化人居环境、活化基层治理为核心,打造幸福儒林之乡。同时,聚焦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平台创建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特色小镇“南国酒镇”的规划,推动酒文化、酒产业、酒旅游项目的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柯凌娜沈芝强通讯员/陈国杰图/珠江时报记者贡阳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