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高位高质量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三年建成四个体系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这次抗击疫情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感受,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5月26日,在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说。
社会治理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更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南海经受住疫情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但也暴露出短板。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成为南海的新考题。
昨日,南海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推进会。会议解读了《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方案》(下称《方案》),部署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根据《方案》,南海将高位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用3年时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五治”体系和特色体系“四个体系”,全力将南海打造成为和谐共融、有为善治、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以蓬勃活力彰显城市竞争力。
定制符合南海实际方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明确任务。今年初,佛山市委将今年定为“社会治理年”,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写入报告。4月,广东省决定上报包括佛山在内的13个地市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
“城市间竞争不只是拼营商环境、拼优惠政策,还要拼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闫昊波指出。于南海而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深化平安南海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确保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南海在社会治理方面做出不少有益探索:构建起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立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桂城创建“熟人社区”推动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创新……2019年,在第五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果交流会上,南海区荣获“2019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区”称号。
但大体量的实有人口规模,正给南海带来巨大管理压力,南海需面对各类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与此同时,南海社会治理工作还存在只出个别经验没有大范围推广的问题。闫昊波回忆,他在珠海工作时就专程学习过桂城的“熟人社区”工作经验,但目前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亮点仍未在全区铺开。
当前,佛山市统筹开展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是推进南海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南海根据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的总体安排,细化、深化南海区的工作方案。
在《方案》酝酿阶段,为“定制”符合南海实际的工作方案,南海区委区政府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召开了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组织了考察学习、专题征求意见、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等。
绘就三年蓝图
昨日,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首次解读了《方案》。《方案》共22大项52小项工作任务,分为七个板块,具体包括总体要求、组织体系建设、治理体系建设、“五治”体系建设、特色体系建设、工作步骤、工作要求等,绘制出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蓝图。
其中,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五治”体系、特色体系称为“四个体系”。以治理体系为例,该工作包括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在这方面,南海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短板,下一步将着重发力。
另外,特色体系主要指加强党委政府统筹推进、加强小区综合治理、加强新市民服务管理、构建特定人群社会支持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等南海社会治理亮点工作。接下来,这些成熟经验将逐步在全区进一步推广。
为统筹推进上述工作,南海将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镇街也将围绕市、区工作要求,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总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
《方案》还明确,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具体行动,打造和谐共融、有为善治的新南海,以蓬勃活力彰显城市竞争力。到2022年底,南海将初步建成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五治”体系和特色体系,各类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参与率逐步提高,治理能力和协同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梁广敏称,南海区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工作中站位高、部署快、方向新。接下来,南海要强化统筹联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强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要紧跟市委部署,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任务在南海落地;要扩大先发优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走在全市最前面。
一图读懂《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方案》亮点
1
加强党建引领,高位高质量推动
●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区级“十四五”规划,将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同步推进。
2
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体,健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
●筹建南海区应急医院;
●探索建立南海区全科医院,统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至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提升改造20%。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00%建立公共卫生科。
3
重点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持续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技术能力创新,持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推进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完善执法联动和“两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
4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依托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建强南海区精神卫生中心;
●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5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进一步深化完善社会治理、社会类服务项目资金统筹新机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确保资源聚焦治理重点、难点。
6
深化“放管服”和“新市民业务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进区、镇(街道)和社区三级行政服务中心扁平化管理,实现90%以上的区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能在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优化办事规程和平台,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7
完善群团助推体制
●创新新时代家庭工作方式,探索以家庭为支点,妇女组织为枢纽的社区动员模式,让好家庭好家风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稳定器”。
8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全面撬动社区活力
●推动镇(街道)党(工)委聚焦主责主业,重点提升社区干部的统筹力、组织力和调查研究、社区动员、破解难题等能力。
9
吸纳社会资金,建设和谐社区
●鼓励各镇街建立促进社会治理专项资金、社区基金(会),吸纳社会资金促进社区培育
10
高质量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水平
●培育个人调解工作室、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及第三方调解组织;
●加快推进诉求服务处置信息平台建设;
●探索建立群众诉求援助机制;
●推进诉前和解工作平台建设,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
11
全面开展“平安村居”智感安防小区建设
●对村居、工业园区、老旧小区等区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信息防、制度防等“五防”措施。第一阶段为物理围蔽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为智感安防小区建设阶段。
12
创新小区综合治理机制
●整合资源,破解人口倒挂严重小区、外籍居住人群数量多小区、物业管理不健全小区、矛盾问题多发小区的治理难题。
13
大手笔、高标准推进雪亮工程
●到2021年底实现全区建成一类高清视频30000个,建成二类高清视频58000个,整合三类社会视频总量超20万个的目标;
●新建南海区视频共享平台作为视频管理总平台,整合视频云平台、社会资源共享平台和智慧物联平台三个分平台的视频资源,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14
拓展新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
●深化常住新市民参加村(社区)“两委”选举工作;
●健全新市民参与基层治理制度;
●拓展商、协会服务功能,推进其职能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15
深耕党建引领下的新型特色社会动员体系
●逐步完善人和组织的动员体系,建成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常态运作的利益表达机制、议事协商机制、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加快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16
构建特定人群社会支持体系
●总结推广“镇街党委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委统筹,专业机构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社戒社康南海模式,并延伸到社区矫正、精神障碍患者等特定人群及其家庭,全方位构建社会关爱支持体系。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通讯员陈曾悦麦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