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行动常态化 每天都是植树节
南海近年来不间断开展各种植树活动,开启“全民植树”模式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婷通讯员/颜倚云)在南海,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甚至居民的阳台,随处都能觅到清新的“绿色”,或一个景观、或一片绿地、或一个花园。感觉疲惫的时候,抬头一望,这一抹小小的“绿”就会映入眼帘,给人注入无限动力。
这般“万绿点缀”景象的出现,正是由于这几年来,南海区一直在推行绿色生态建设。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往年,市民都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受疫情影响,今年植树节人们无法在线下共同挥锹。但不少市民纷纷表示,“在家栽种植物,每天都是植树节。”
每天起床后,市民翠姨都会习惯性地到阳台去看一下,根据种类给每个盆栽浇上适量水,“最怕的就是虫子把树叶和根茎都吃了,我很心疼,处理起来也特别麻烦。”在翠姨的巧手呵护下,一盆盆树木盆栽姿态各异,生机盎然。
像翠姨一样,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到了植树绿化的队伍,南海开启“全民植树”模式。据了解,南海近年不间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植树活动,比如新春植树、亲子植树、五四青年林植树以及各种主题林建设等,全民共同打造现实中的“蚂蚁森林”。
其中,2019年全区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总人数达132万人次,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年均义务植树超过137.2万株。
“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已有十几年了,基本年年都会参加,有时候还会带着小孩一起参加。等疫情过后,还要带着孩子继续参加植树活动。”市民岑先生说,全民参与植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齐心建设生态文明的体现,是一件利民利国的好事。
事实上,南海一直在努力打造高品质的森林城市。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开始,南海通过开展绿城飞花、新一轮绿化南海行动、绿化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以及“创森”“高品质森林城市”等一系列专项绿化行动,极大地提升了全区的绿化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2018年以来,全区全力推进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包括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河心岛生态修复在内的四大行动27类任务建设,建立区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库。
目前,全区已实现新增造林绿化面积约1194.55公顷,五年增绿总任务完成率达44.03%。截至2019年12月底,南海区森林覆盖率为16.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6.79%。
除了植树造林,南海还建设市政绿化公园和绿道,打造靓丽的风景线。据统计,全区现有市政公园169个、市县级以上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9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化面积22.5平方米。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将围绕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四大行动继续深挖项目,推动项目落实,切实保护和提升全区自然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