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里享受快乐 陪伴中感受真爱

推荐单位:南海机关第二幼儿园社区:江南名居社区 事迹:陈丽莉家庭是身边家长们的阅读榜样。在她的带动下,家人也爱上了看书。她办起了邻里图书馆,成为阅读公益讲师,帮助家长解决挑书难、孩子不爱看书等难题,举办上百场亲子共读公益活动。加入桂城街道妇联亲子共读讲师团,在社区传递阅读的快乐。

推荐单位:叠南社区 事迹:陈瑞肖与丈夫朱敏光深知亲子陪伴的重要性,夫妻俩分工合作,言传身教。他们带领孩子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女儿连续三年被评为社区“优秀导赏员”。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在绘画方面努力探索。致力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大手拉小手在社区推广亲子共读。

推荐单位:叠二社区 事迹:甘春葆和妻子邓卓芳风雨同舟,幸福恩爱,他是社区里有名的“宠妻”先生,凡妻子吩咐的事,必亲力亲为,二十二年如一日照顾生病的妻子,创造了“爱的奇迹”。父亲的身体力行默默影响着孩子,儿子甘施宇从小主动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和美家庭受到邻里赞扬。
桂城街道妇女联合会和桂城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今年联合开展寻找2022年桂城“最美家庭”活动,最终命名30户家庭为2022年桂城街道“最美家庭”。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平凡的岗位和生活中,恪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心书写一个个爱的故事。
陈丽莉家庭
开办邻里图书馆 播撒阅读之光
女儿几个月大开始,陈丽莉就坚持在微信朋友圈打卡亲子共读,得到家长们的关注。后来在家人的支持下,她还办起了邻里图书馆,举办了上百场亲子共读公益活动,传递阅读的快乐。
/书香为媒/专注少儿绘本阅读推广
陈丽莉家庭与书香结缘,起点就在于她的女儿。
在陈丽莉看来,来到重视推广全民阅读的桂城定居,是他们家庭的福气。在女儿几个月大时,重视阅读的陈丽莉开始了在微信朋友圈的亲子共读打卡之旅:每次和女儿一起阅读绘本后,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希望以此培养女儿爱读书的习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得到了众多家长的关注。陈丽莉在桂江第三小学工作,还是南海机关第二幼儿园的家长代表,微信里有不少孩子家长,看到陈丽莉的打卡,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关心起了孩子的阅读。“曾有很多朋友说,是我让他们认识了绘本,开始重视阅读。”陈丽莉说。
大多数人都知道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但让孩子爱上阅读却不容易。陈丽莉常听到家长反馈:绘本很贵,买了翻两下就不看了,浪费;不知道该买什么绘本,感觉孩子根本不爱看书;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还是“放养”好了……
于是,陈丽莉在家人的支持下,办起了邻里图书馆,从佛山图书馆借出了大量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放在家里,专注于做少儿绘本阅读推广。陈丽莉还根据每一位小读者和家长的性格推荐图书,很多家长惊喜地发现,从陈丽莉家带回去的书,孩子很爱看,而且会看很多遍。
此外,陈丽莉还会不定期把书带到社区、驿站、学校等地,让更多的人了解邻里图书馆。
/家人协助/让阅读之光照得更远
陈丽莉家庭是双职工家庭,夫妻俩常常忙于工作,幸好有公公婆婆的全力支持。一家人彼此分担,协助办理借阅。到目前为止,陈丽莉办起的邻里图书馆已经为超一百位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因为热爱阅读推广,所以想把它做专业。”陈丽莉说,并不满足于现状的她也开始自费到各种阅读机构进修,参加各类线上培训,向名师学习更专业的阅读知识。在学习与举办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陈丽莉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她还成为南海图书馆的阅读公益讲师、桂城街道妇联亲子共读讲师团讲师。
陈丽莉自学如何举办阅读活动,并在家人的协助下,尝试举办线下公益阅读活动。一开始,陈丽莉以“吆喝”的形式,邀请大家带孩子来听她讲绘本故事。陈丽莉说,几场活动下来,因为孩子们喜爱,口碑逐渐建立起来,还被小读者们亲切称为“闹闹妈”。
陈丽莉还为佛山图书馆和桂江第三小学牵线,成功建立了馆外阅读基地,把图书馆的资源引进学校,让孩子们能接触到更多图书,让阅读之光照得更远。
陈瑞肖家庭
注重高质量陪伴助孩子快乐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陈瑞肖与丈夫朱敏光崇尚科学育儿,相互合作,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助力孩子养成良好品格。此外,他们在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陪伴孩子上兴趣班,带他们到户外体验生活,注重高质量陪伴。
/言传身教/注重孩子品格培养
陈瑞肖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品格培养尤为重要,一个自律、爱学习、勤于反思、积极进取、富有爱心的孩子,相信他的未来不会差。而孩子的三观形成、习惯养成、品行培养,都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和正确引导。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陈瑞肖与丈夫互相配合,从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陈瑞肖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带着大女儿朱辛夷参加社区各项志愿活动。在陈瑞肖的鼓励下,朱辛夷加入了社区的导赏员队伍,向游客介绍叠滘水乡文化。陈瑞肖则加入了导赏员管理协会,为导赏工作出谋划策。
因为在导赏志愿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朱辛夷连续三年被社区评为“优秀导赏员”。陈瑞肖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见证着孩子的成长,自己也从中学习到更多知识,这些经验成为她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养分。
陈瑞肖的丈夫也没闲着,每次妻子和女儿去参加志愿活动,他就在家照顾好小儿子,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她们。在陈瑞肖夫妇的用心教育下,朱辛夷坚强、独立、勇敢,有着一颗热爱生活且懂得感恩的心。
/看书“充电”/与孩子共同进步
在陪伴孩子方面,陈瑞肖夫妇从来不会缺席。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家务多么繁重,他们都会抽时间陪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陈瑞肖知道朱辛夷从小喜欢画画,而且在画画方面颇有天赋,便鼓励她坚持学习。不但为她报名绘画课程,还经常带她到户外写生,让孩子用心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
同时,陈瑞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丈夫朱敏光是一名工程师,同样热爱阅读。为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夫妻俩为两个孩子购置了大量图书。
在父母的影响下,朱辛夷从小就非常喜欢看书,还把“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座右铭。家里的藏书虽多,但很快就被她看完了,陈瑞肖便带她到小区或学校门口的读书驿站借书。每到假期,陈瑞肖还会带她去图书馆、书店,一家人看书“充电”。
喜欢阅读,让朱辛夷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她热爱写作,积极投稿,曾获得《珠江青少年》十五周年评选活动“优秀小读者”称号;在“1+1”小学生读报活动中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五年级时代表学校参加桂城街道小学语文读写大赛,荣获二等奖。
此外,陈瑞肖作为叠南社区“悦读妈妈”代表,还积极参与桂城街道妇联“亲子共读推广大使”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她学以致用,把亲子共读知识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并利用社区提供的平台,为社区的亲子家庭讲读绘本。
甘春葆家庭
22年照料患病妻子 用爱诠释责任担当
“喂?老甘,我口渴了,想喝水。”“好,马上来……”在叠二社区,有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丈夫名为甘春葆,妻子名为邓卓芳。22年前,邓卓芳病情加重,严重时需卧床休养,甘春葆始终不离不弃,只要一通电话,马上就赶到床前照料。这位细心、充满爱的父亲以实际行动带动儿子照料母亲,更教会了儿子何为夫妻之爱。这份人间真情,多年来在邻里间传为佳话。
/一个电话/马上赶到妻子身边
甘春葆说,由于邓卓芳小时候肺部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肺部结构遭到破坏,患全肺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慢阻肺。曾经做过两次肺叶切除,多次发生大咯血经抢救才挽回性命。后来身体虚弱病休在家,由于湖南冬天天气寒冷不利于养病,2001年底,甘春葆举家迁到桂城定居。
有妻子在才是一个完整的家,这是甘春葆的信念。二十二年来,由于邓卓芳病发时需要卧床休养,身边就要有人护理,擦身、洗脚、洗头发等,每一件事,甘春葆都尽量做到最好。由于妻子平时基本不能做任何家务活,家务事都落在了甘春葆一个人身上,甘春葆没有一句怨言。
妻子的需求总是放在第一位,这是甘春葆的一个原则。甘春葆有个爱好,就是打乒乓球。护理完妻子后,他会约上球友打上几局。有时候打得正尽兴,邓卓芳突然打电话来,哪怕是打一杯水、拿一粒药的“小需求”,甘春葆都会马上放下乒乓球拍,赶回家“落实”。
有爱才能战胜病魔,有爱才能抗击风雨。二十二年来,甘春葆对邓卓芳的病情了如指掌,渐渐学会给妻子打针。他还不断学习救护知识,更多留了一个心眼,注意到妻子因气候病情发生变化时,会立即将其送院治疗。而平时只要邓卓芳病情稳定,甘春葆便会利用休息时间,带她到公园、野外赏花,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不离不弃/用行动诠释爱情
爱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甘春葆的影响下,儿子也渐渐感受到了爱的强大力量。只要有空,儿子都会在家帮忙照料,为母亲按摩、喂饭、端屎端尿。他还学习了一些基础护理知识,并给母亲讲故事,让她了解国内、国际时事,开阔心胸战胜病魔。“虽然现在儿子在外工作,但他每天都打电话或发视频过来,问问他妈妈的情况。”甘春葆说。
“她每天都要排痰,有时候看到痰里有血,就会非常恐惧焦虑。她平时很少出门,经常卧床,所以她的心情是有些焦虑。”甘春葆说,他不仅要护理好妻子,也要关心鼓励妻子。
爱是最好的良药。在丈夫和儿子的精心呵护下,邓卓芳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没有老头子的照顾,就没有我的今天。”邓卓芳说,正是因为丈夫的坚持和多年如一日的照料,她才坚强、乐观地走过困难的日子。
患难见真情,看着他们一路走来的邻居们,无一不称赞甘春葆的耐心与细心,无一不感叹真情所带来的奇迹。
看着身体情况逐渐稳定的妻子,甘春葆感到无比欣慰:“我希望所做的事情能给妻子一点安慰,让她生活更开心点。”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图由受访家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