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吉祥物、观察斜面运动……高效课堂获区专家组点赞
平洲中心小学学生秀“致真”特色教学成果

■在学校科学课堂,学生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追求高效课堂,永远在路上。”5月23日,桂城平洲中心小学迎来南海区高效课堂示范学校深化提升评估。专家组通过观看特色展示、分组听课、评课、集中反馈等环节,全方位了解学校近年来在课堂教学当中深耕课堂、减负提质的成效,开展交流评价,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此次评估活动中,平洲中心小学师生们积极踊跃,表现良好,期间专家组共听课40节,其中39节获评优秀,优秀率达97.5%。
高效课堂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合唱、武术特色展示、科学实验、设计吉祥物、探索玉文化……当天,南海区各学科教研员、南海区名师以及桂城教办教研员一行共30余人观看了学校的特色展示。“刚走进这所学校,就感受到浓厚的体育氛围,非常好!”体育组专家赞道。
随后专家们分组深入课堂了解学校语数英、体育、信息、音乐、劳动等11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并在听课结束后,对每组学科的教学亮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自去年2月启用,学校美观大方、硬件设施设备齐全,拥有多种功能性场所,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成长需求。
在美术室,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设计吉祥物,并踊跃上台展示;在科学实验室,学生们积极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差异,课堂内容生动有趣。
当天还安排有综合实践、劳动课程等课例。一直以来,平洲中心小学十分注重对学生劳动实践的培养,日常开设厨艺等劳动课程,鼓励孩子们在家时自己的事自己做,在校时自觉爱护课室和校园卫生。学校还组织每个班级设立“廉洁小花园”,鼓励学生养护花草、做好观察日记。接下来,学校还将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与农务实践。
致真教育让学生学做真人
平洲中心小学以“致真教育”为办学理念,打造“品德志向、博学善思、体健心怡、情高趣雅、实践创新”五大板块维度的“致真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课程,就武术、劳动教育、深度阅读、心理健康、儿童戏剧、健康饮食等方面,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打造学校的课程名片。
“教育是探求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事业,做人要较真才能打磨出精品。”平洲中心小学校长卢淑仪介绍,秉承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结合学校78年的办学历史和“武术”“书香”特色,学校提炼出“致真教育”办学理念,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学做真人。
砥砺前行教育教学道路更宽更远
“不管是哪个学科都要注重挖掘育人价值,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育人。”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陈贻宇在听取几节课后进行点评,对学校的武术、合唱等特色课程予以肯定。在他看来,学生是非常有潜力的,学校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潜力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出来,学校要在教学目标上加强育人;加强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指引学生思维的方向要正确,思维的过程要完整,思维的方法要提炼;同时要注重挖掘学科内容、学科问题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桂城街道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敏聪寄语学校,要将新的校园环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作出新的改变,结合此次评估,坚持学习、研究,不断的发现、提炼和总结,把特色亮点工作提炼出来形成学校鲜明的教学特色,进而推广开来,同时也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提炼的过程中将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出来,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提升,未来在高校课堂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平洲中心小学校长卢淑仪表示,将带领全体老师按照专家组“把脉诊断”的建议,认真深入地研究,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做分析,进行积极的修改和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在特色课程教育方面的专业水平,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校的教育教学道路走得更宽更远。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杭通讯员林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