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花苑社区发布“我在花苑做楼长”楼长深耕计划
楼长有“秘笈” 治理无难题

▲桂城花苑社区举办“我在花苑做楼长”楼长深耕计划发布会。

萍姐(右一)分享楼长工作感受。▲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潘嫦娥王小姬摄影报道)近日,桂城街道花苑社区举办“我在花苑做楼长”楼长深耕计划发布会,发布了楼长手册、楼长服装等,助力楼长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小区善治。会上,楼长们互相分享参与小区治理的经验,多位街坊会成员参加。
手册提供楼道治理经验
花苑社区有20多年历史,不少楼道出现破损情况,其配套设施、居住环境也亟需提升。为充分发挥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花苑社区党委以“创熟”为抓手,从2015年起在花苑社区推动楼长制,发掘热心街坊成为楼长,带动楼道街坊成为小区治理的同行者。目前,花苑社区共有楼长63名。
“我在花苑做楼长”楼长深耕计划主要是以楼长为小区治理的核心力量,推动楼长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服务,联动社区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培养居民的公共服务精神,实现社区的可持续有效治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此前,花苑社区党委定期上门探访楼长,了解楼长故事,听取楼长心声,收集楼长建议。在总结了楼长工作的困难和经验后,花苑社区党委发布了楼长“秘笈”——“我在花苑做楼长”楼长手册。这本手册的内容包括了楼长的意义、楼长的职责、申请做楼长的事项、花苑社区党委对楼长的培育与支持方案等,为楼长提供楼道治理经验的同时,也能激发更多热心居民加入到楼长队伍中。
“有了这样的手册,感觉以后开展工作更规范了。”拿到楼长手册后,萍姐开心不已。萍姐做楼长已有两年多,平时通过开展楼道服务、上门拜访和楼道微信群等方式,与楼道街坊建立了很好的邻里关系。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年中秋节楼道大堂装饰活动中,萍姐在群里发出号召后,立即得到不少街坊的响应,短短一小时便完成了大堂布置,受到大家称赞。
楼长畅谈小区治理难题
在楼长发展畅谈环节,楼长们分享了当楼长的感受,也提出不少优化楼长工作、对未来楼道管理的建议。鹿璟村鹿和居B座楼长梅姐说,以前她与楼道街坊并没有太多交集,在做楼长后,与大家熟络起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楼道邻里虽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
对于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等小区治理难题,鹿璟村街坊志愿互助会会长林海荣说:“楼长是居民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楼长需耐心听取和反馈街坊们的想法,为小区治理发出正面的声音。”
花苑社区党委副书记梁叶朗表示,楼长能维系楼道邻里感情、团结邻里,收集和反馈楼道居民的意见及建议,宣传党委政府政策方针,带领街坊共同参与家园建设。“可以说,楼长是小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11月10日至13日,南海“两会”召开,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共治共享,推动社会治理转型。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
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创熟”推动基层善治,这是桂城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法。接下来,花苑社区将不断深化楼长制,促进楼长与街坊之间的共融,居民与社区党委之间的共融,推动楼长带领更多街坊参与社区治理事务,做有情怀的服务,做有温度的楼道,在社区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和谐邻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