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些急救方法关键时候能救命
今年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关于急救你了解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心梗、脑梗、气管进异物、外伤等意外时有发生,一旦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期盘点一下这些突发情况的症状、黄金抢救时间和应对方法。记住这些,关键时候能救命!
心梗
急救黄金时间:发病后90分钟内
症状
●心绞痛:突然发生的胸前区疼痛、呼吸不畅,有压迫感,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难以自行缓解。患者常常会伴随心情紧张、焦虑。
●心源性休克:表现为血压降低、晕厥、出汗、手足湿凉。
●心跳呼吸骤停:心肌梗死容易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意识丧失。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可能以不太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起病,如牙痛、上肢酸痛、后背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绞痛的主观感受也存在个体差异。
应对办法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卧休息。对心跳呼吸骤停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2家属或周围的人帮忙呼叫120。3调节患者情绪。应该及时调整患者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者暴躁,情绪激动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加重病情。
4不要随意使用药物。每个患者身体情况不同,不要随意使用缓解心胀疼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脑梗
急救黄金时间:发病后3~4.5小时内
症状
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此病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
可表现为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意识
障碍或抽搐等。
应对办法
1在患者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
2切忌对脑梗死患者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等。
3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其仰卧,头部略向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
4失去意识的患者应维持仰卧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
5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裤子、垫上卫生纸等。
6呕吐时,脸要朝向一侧,以防堵塞气道。
7一旦发生抽搐,要迅速清除患者周围有危险的东西。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患者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
8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说明发病时间、地点、症状及在医护人员电话指导下服用药物,以最快速度就医。
气管进异物
急救黄金时间:发病后4~10分钟内
症状
●气道不完全梗阻:能够言语或者手势表示可能存在的气道异物,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难。
●气道完全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双手“V型”手势抓颈,不能说话、咳嗽,口唇紫绀,很快呼吸停止、抽搐,陷入昏迷。
应对办法
可以喊叫、咳嗽的患者,应拍背协助其自主咳出异物。若仍不能咳出异物或者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出声的患者,应立刻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就是腹部冲击法,是主要针对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的急救方法。
若患者清醒,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患者两腿分开弯腰站立,施救者站到患者背后,呈弓箭步,双臂拦腰将其抱住。找到肚脐上方两指处,右手握拳,虎口顶向上腹部。左手按压右拳,用力向后向上连续冲击腹部5~6次。若仍无法咳出异物,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咳出异物。
若患者无意识,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患者仰面平卧,及时实施心肺复苏,等待救护车到来。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时需注意观察咽喉部有无异物梗阻,如发现易于移除的异物,要小心移除。
针对肥胖者或者孕妇,可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从患者腋窝下环抱其胸部,右手握拳置于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握紧此拳向后冲击数次,直至异物咳出。
针对1岁以下婴幼儿,常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法。
拍背法:施救者坐着或者单膝跪在地上,一只手前臂托住婴儿胸部,手撑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让其头朝下趴在施救者膝盖上。另一只手的掌根用力在婴儿背部拍打5次,并观察其是否将异物排出。
胸部按压法:如拍背法没有将异物排出,再将婴儿小心翻正托在前臂上,手掌托住其头颈部,头朝下,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婴儿胸骨下部,按压5次。如果婴儿失去反应,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刘浩华来源/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