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优秀共产党员、桂城图书馆馆长杜志海:
推动建成 55间读书驿站

■杜志海。

■今年6月,桂城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杜志海(中)参与党员志愿服务。
他叫杜志海,是桂城图书馆馆长,也算得上是桂城读书驿站的“父亲”。自入党以来,他一直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文化工作中,推动并见证桂城55间读书驿站建成投用。
此外,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常通过参加党员志愿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助力人居环境美化等,获评2021年桂城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优化阅读阵地建设桂城读书驿站成打卡点
杜志海今年43岁,自1998年起入职桂城街道文化发展中心,至今已有23个年头。2015年起,杜志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了桂城图书馆馆长,负责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更肩负起建设自助图书馆的任务。
在区图书馆的指导下,杜志海以桂城图书馆为中心,根据阅读需求做好硬件建设、优化书目配置、增设社交和活动功能,致力把图书馆从“书”的空间转变为“人”的空间。同时,他在桂城范围内分阶段、分区域合理布局稳步推进自助图书馆——读书驿站的建设。
“自自助图书馆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从选点到建设到验收,再到日常运营,我都参与其中。”杜志海介绍,目前桂城辖区内对外开放的读书驿站共有55间,分布于校园、小区、社区行政服务中心、产业园区、商业广场、市政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
杜志海回忆,首个读书驿站站点选择映月湖环宇城(原怡丰城)4楼,是桂城第一间自助图书馆。“当时选择商业广场,是想着人流量大,周边小区居民也多,能惠及不少人。”杜志海说,由于经营主体发生改变,目前该馆暂停使用,计划今年9月完成修缮重新开放。
丰富的馆藏、便捷的借阅条件、极具美感的设计、优雅的环境,使现在的桂城读书驿站不仅仅是市民的借阅场所,不少站点还成为网红打卡点,如有“最美读书驿站”之称的金融城广场站、古色古香的千灯湖读书驿站等。读书、观景两不误,桂城读书驿站成功吸引广佛地区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成为桂城的城市名片和对外展示的窗口。
看着一座座读书驿站建成投用,受惠的居民越来越多,杜志海表示很有成就感。目前,桂城读书驿站的社区覆盖率高达86.66%,为了实现读书驿站覆盖45个社区,桂城街道文化发展中心计划于2022年继续修建读书驿站,将社区覆盖率提到100%。
参加党员志愿服务在采样服务中“交朋友”
兢兢业业23年,杜志海踏实刻苦、热情主动、勇敢担当,是桂城街道文化发展中心多位工作人员心中的“中国好同事”。自入党以来,他不仅主动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党支部各项工作,更积极参加各种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小镇”“挥春送祝福”“疫情防控宣传”等,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中做着平凡的事,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杜志海说。
今年5月末,桂城街道开展大型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和其他同事一样,杜志海下班后就在文翰湖公园值守,“当时连续2晚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我们负责维持秩序,一直坚持到凌晨2点。”杜志海说,这一“战”比去年更为紧迫和严峻,但他也看到众志成城的力量。由于疫情防控需求,6月份,平东社区被列入封控管理区,由桂城街道文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协助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主要负责防控排查、宣传动员、后勤保障等。
“我们全员出动做志愿者,分2班开展志愿服务,从早上一直值守到晚上。”在这场“全民防疫战”中,杜志海结交不少“新朋友”。“当时我负责绿色通道,很多长者不懂得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生成核酸检测码,我就一遍又一遍地协助他们。值了大半个月的班,不少长者都认识了我们,不仅和我们聊家常,在接下来的每次核酸检测采样中,都会来找我们这些‘朋友’帮忙。”杜志海说,作为一名党员,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努力做到满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文/珠江时报记者丁当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