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6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推进“净岸”行动 美化河涌环境
    • 党旗插到最前线 凝心聚力齐抗疫
    • 首创“混合开发”打造村改样板
    • 医生夫妇并肩战疫
    • 一周建成两接种点
    • 严查无证喷漆行为
    • 员工集结奔赴一线

    第02版:要闻

    • 抗疫再“加码”,织就严密“防疫网”
    • 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第03版:要闻

    • 一周建两大接种点 日接种超2万剂次

    第04版:要闻

    • 员工火速集结 奔赴抗疫一线
    • 守护封闭小区 20多天未回家

    第05版:要闻

    • “创熟”力量 成小区楼道防疫主心骨

    第06版:要闻

    • 封控前“巡查人”成了封控后“守门人”
    • 你的一句鼓励 让我能量倍增

    第07版:多彩社区/生活服务

    • 安全用气,这些知识要牢记
    • 社区防疫见真情 点滴暖流在心间
    • p71

    第08版:校园内外

    • 那个飘满花香的地方
    • 做俗世里的“绝世高手”
    • 桨声灯影里的千灯湖
    • 征稿启事
    • 乡愁的颜色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7:多彩社区/生活服务

安全用气,这些知识要牢记

2021年06月23日

6月13日6时40分许,湖北十堰发生燃气爆炸事故。事故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燃气为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它存在的潜在危险也不容忽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安全用气?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哪些方面?这些燃气安全知识要牢记于心。

什么是天然气?

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天然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的可燃气体。但是,当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达到5%~15%的时候遇到明火便会发生爆炸,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用气。

燃气泄漏怎么查?

肥皂液查漏

任选肥皂、洗衣粉、洗涤精三者之一,加水制成肥皂液。涂抹燃具、旋塞阀、燃气表等地方,有气泡鼓起的部位就是漏气点。

气味判断

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闻起来是一种难闻的臭鸡蛋气味。如闻到类似味道,则可能是燃气泄漏。

燃气表判断

在完全不用气的情况下(关闭灶具和热水器),查看气表的末位红框内数字是否走动。如走动可判断为气表阀门后有泄漏。

燃气泄漏怎么处理?

如果发现燃气泄漏请不要慌张,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立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2、关闭燃气具开关和燃气表前的阀门,杜绝一切火源。

3、在室外安全地带拨打燃气公司24小时服务电话报告情况。

如何安全使用燃气?

1

一开三关

使用燃气后,应当关好灶具开关、灶前阀,防止燃气泄漏。如果长时间外出还需关闭表前阀。

2

人不离灶

在使用灶具过程中,人不能远离,防止因沸汤溢出或风吹引起灶具熄火引发燃气泄漏。

3

定期检查

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检查,及时修理,防止燃气灶具漏气。最容易发生漏气的部位有:燃气表外壳、燃气管线上的各个连接点、气嘴旋塞、胶管等处。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4

经常通风

如果长时间使用燃气,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如果厨房通风不好,在使用燃气灶后就会使厨房中氧气不足,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在厨房内最好安装排风扇,使空气流通。

5

发现异味,立即开门窗

如果发现燃气灶附近有异味,一定要立即开窗,并及时到安全地带拨打电话报警。同时,严禁各种火种进入室内,更不能开、关电灯,抽烟及现场拨打电话等,以防引起燃气爆炸。

6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具

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具,严禁使用红外线灶具。红外线灶具会因燃烧不充分产生有害气体,极易造成室内人员中毒。

7

及时更换燃气胶管

胶管应18个月更换一次,防止出现龟裂、老化、发硬发脆。胶管不宜超过2米,两端要用管箍卡紧。胶管不能高出灶台,以免被炉火烘烤引发事故。

8

建议选用金属波纹管

金属波纹管优点:安装方便、连接可靠、防鼠咬、耐腐蚀、柔软性好、使用寿命长、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变形、不阻气等,可以减少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户内爆燃事故。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刘浩华来源/湖北消防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