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封闭小区 20多天未回家
桂城大圩社区工作人员以单位为家,坚守封闭式管理小区防疫一线

■叶瑞仪在统筹封闭式管理小区工作。 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在分类登记快递。

■叶瑞仪与工作人员一起入户服务居民。
6月18日上午8时许,在桂城首个封闭式管理小区华福御水岸小区外的临时办公室里,大圩社区党委副书记叶瑞仪正仔细记录手机上20多个业主群的居民诉求,唯独跳过了自己家的微信群。“离开家20天了,一直不敢跟儿子视频,怕忍不住会掉眼泪。”擦掉了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她又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工作的岗亭。
小身体却有大能量
叶瑞仪虽然个子不高,但从来不是一个柔弱女子,在这次疫情,她冲在了封闭式管理小区的抗疫前线,其魄力更让身边的同事动容。
5月28日凌晨,大圩社区党委接到通知:御水岸小区内有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社区居委会所有工作人员立刻赶来御水岸小区集中。当所有居民还在睡梦中,外围的工作人员已完成封闭工作。
由于御水岸小区是桂城首个封闭小区,受影响的居民有近1000户共2700多人。为了做好封闭小区的协调工作,社区党委把叶瑞仪调整至御水岸小区的统筹岗位。
“前期大家对病毒的畏难情绪很大,这使得原本就人手紧张的物业公司,更难抽出人员为居民提供及时的物资派送服务。”驻点大圩社区的社工叶丽敏说,“仪姐二话不说,雷厉风行地把物资装上自己的车,亲自送进封闭区。”这位身材瘦小的女子,用行动激起了所有工作人员抗疫防疫的斗志。
以单位为家全力应战
每天早上6时许来到御水岸小区的临时办公室,浏览业主群,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向上级汇报,并及时答复居民;8时许,社区工作人员对御水岸小区3栋~10栋居民楼进行“扫楼”,检查“福”字门禁是否完整;10时30分左右,工作人员对应急物资、快递等进行分类标记,协助桂城街道机关党委疫情防控突击队装车;接着,对接卫健开展1栋~2栋入户核酸检测工作;18时许,对3栋~10栋居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21时许,统计汇报相关数据,一直到凌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才算结束。
这样的工作状态已持续了20多天,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大圩社区30多位工作人员都在居委会“安营扎寨”。“同事们都在居委会搭起了生活帐篷,就像是一个个战斗堡垒,30多位亲密‘战友’以单位为家,同心协力,势要打赢这场防疫硬仗。”大圩社区党委书记黄润生说。
正是有了这样实干型的团队,御水岸小区才能在短时间内理顺物资供应、舆情应对、核酸检测等工作流程。
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
6月5日,在“御水岸高考居家健康管理群”里,大圩社区工作人员通知学生和家长准备派发高考相关物资。原来,大圩社区的工作人员早就在谋划如何应对居家隔离学子的高考问题。高考期间,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下,4名考生顺利完成考试。
“我们想得再多一点,再周到一点,工作做得再细一点,会让居民的满意度再多一点。”叶瑞仪说,社区工作很琐碎繁杂,但每件都与居民息息相关。
为了做好服务居民的工作,大圩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仔细地对快递物资进行分类,奶粉尿片、考试资料、药品等优先配送;得知居民要急售房屋筹救命钱,工作人员协调多个部门,把签约工作前移至小区门口……
20多天全程陪着御水岸居民
6月1日20时许,御水岸小区居民自发组织播放歌曲《听我说谢谢你》,向坚守在此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表达谢意。20多天来,叶瑞仪从未因工作压力掉过眼泪,却因记者再提及此情此景,忍不住眼眶湿润。
“经过此次疫情,我们整个居委会成了大家庭,一起艰苦作战、共克时艰,全身心陪着御水岸小区的居民。”叶瑞仪说,由于工作强度大,很多同事每天只能休息3到4个小时,“看着大家那么拼,真的令我又心疼又感动。”
而对于自己的小家庭,叶瑞仪跟很多同事一样,自5月28日凌晨出来后就没回过家,“就算忙到凌晨3时,也会看一下老公发来的照片,但不敢跟儿子们视频,怕忍不住会掉眼泪……”说完,叶瑞仪连忙擦干眼泪,给自己打气:“坚持就是胜利!希望很快能回家!”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