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熟”力量 成小区楼道防疫主心骨
桂城多个社区的街坊会成员、楼长挺身而出,助力社区防控工作

▲灯湖社区滨江一号街坊会骨干成员联手小区物管公司成立“防疫先锋队”。

▲中铁建水岸公馆街坊会成员在小区南门值守。

▲名苑街坊会成员在小区门口值守,为出入居民测量体温。
疫情再起,大规模进行核酸检测、接种新冠疫苗,是与病毒阻断、赛跑的有效方法。因此,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冲向一线,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和志愿者日夜奋战守护防线,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和城市有序运转。
然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虽然不是医务工作者,更不是社区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同样用汗水和坚毅,谱写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社区抗疫故事。这群人有一个共同名字:“创熟同路人”,他们是街坊会成员、楼长,他们挺身而出,响应社区党委的号召,助力社区防控工作,成为小区楼道防疫主心骨,织密小区防疫网。
中铁建水岸公馆
退伍军人主动参与小区防疫
作为南海中心城区,桂城是人流、物流聚集之地,在特殊时期不仅要及时关注疫情发展,更要提前做好防控工作。记者了解到,在中铁建水岸公馆所在的灯湖社区,为做好疫情防控,灯湖社区党委组织带领社区支部党员、街坊会党员骨干、党员楼长、物管提前组成防疫先锋队,向无口罩人员派发免费口罩、做好小区出入人口的测温和巡逻工作。
街坊会成员齐心防疫
紧邻千灯湖、拥有众多广佛“候鸟”居住的中铁建水岸公馆,共有709个住户,入住率近7成,周边防疫形势比较严峻,已于近日调整为统一设立一个出入口,业主开车或步行进入小区均需体温测量,街坊会成员联手小区物业物管公司,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力量,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你好,麻烦你出示一下粤康码。”在中铁建水岸公馆南门,可以看到有序摆放着快递物品、记录本,以及消毒液、口罩这些防疫物资。每天早上7时30分起,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街坊会成员的身影,街坊会会长赵谊钰以及其他成员轮流在这里“值守”。据介绍,每天在上下班高峰期都会安排两名成员在这里协助物管开展检查,另外两名则在小区里巡逻,发现问题马上指正和上报。
在赵谊钰的牵头带动下,街坊会副会长彭西南、郑勇军以及成员欧志强等加入防疫工作,他们有的捐赠防疫物资,有的在周末休息时间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他们发挥街坊会成员、党员楼长带头作用,时刻关注政府防疫信息动态,通过微信楼道群及时转发宣传相关政策,担起楼道防疫宣传能手。其中,作为军人出身的彭西南在业主群里非常活跃,他不仅创作诗歌宣传防疫知识,还及时安抚业主情绪,为大家齐心协力防疫“涨士气”。
90后青年踊跃当志愿者
中铁建水岸公馆作为他们共同的家园,这帮街坊会成员早已有共识约好一起去爱护。早在5月25日,周边疫情零星出现时,中铁建水岸公馆街坊会就提议建立抗疫情防控志愿者执勤分队,与物业共同抗疫,守护家园,确保大家平安。于是,在6月5日,街坊会志愿者与物业组成的疫情防控先锋队“上岗”。
这支疫情防控先锋队成员大多数是党员,不少还是退伍军人。在他们的踊跃带领下,有了更多业主主动站出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有的上至80多岁的老党员,有的是年轻蓬勃的90后青年,均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执勤活动。如今,他们站在门卫处值守,成为了家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小区的防疫工作有了他们的加入,变得更加有序。”中铁建水岸公馆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黄春笑表示,尤其是在政府组织全员大型检测核酸的时候,街坊会成员多次到现场维持秩序,并传达回来最新消息,减少居民的排队时间。
此外,还有钟碧娥、舒细华、赵菊花、孙卫忠等街坊会成员、楼长助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扎实进行,用“创熟”力量温暖人心。
名苑街坊会
冲在防疫一线护航家园安宁
“请你戴好口罩,配合测量体温,并出示粤康码。”近日,为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叠二社区名苑街坊会再次站了出来,主动到名苑小区门岗,协助门卫进行体温测量,检查居民粤康码和行程码的工作,遇到“黄码”人员则悉心指引其去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此外,还不厌其烦地教居民如何网上预约、取号接种疫苗,以及查阅核酸检测结果等。对此,街坊纷纷称赞道:“小区有了这群守护者,居民安全系数有保障!”
说到核酸检测,5月底,叠二社区响应桂城大规模进行核酸检测的号召,在星晖园和星星大厦两个地点开展社区核酸检测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叠二社区工作人员全员加班加点,部分工作人员甚至连续工作40个小时,处于严重透支状态。当时,名苑街坊会二区分会会长黄秀芬闻讯后,第一时间带领街坊会骨干张婕、阿安、基国、豪哥、嘉欣、张姐等人前去支援。随后几天,叠二社区两大核酸点时刻都能看到名苑街坊会前来做志愿者的身影。
从名苑一区,到二区,到三区,再到一区,名苑这群创熟同路人默默地接过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交接棒,当有工作人员劝他们回家休息时,名苑二区的街坊会志愿者黎安桦如此说:“没事,我才值了10个小时的班,我还能坚持!”当有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歇一会时,名苑三区的街坊会志愿者国哥说:“你们工作人员才应该好好休息,上半场放心交给我们,深夜的下半场还要靠你们呢!”这些话语平凡,但却暖心。
此外,街坊会成员还致力推动社区人员接种新冠疫苗工作,通过进行线下上门派发《倡议书》的形式,线下对相熟的街坊进行倡导,线上在各楼道微信群转发接种新冠疫苗的好处,为居民科普疫苗知识。在名苑街坊会的大力推动下,名苑小区街坊接种疫苗的意愿明显得到提升。
“不仅仅是街坊会成员,春苗义工队的小成员也加入到防疫的队列中去,他们为门岗值守人员送去夏日慰问饮料和物资。”叠二社区“两委一中心”干部、创熟专干唐婉坤表示,在基层的疫情防控中,全员动起来,只有做到更深、更细、更实,力求全覆盖无死角,才能给众人带来更多的守护和安宁。
事实上,这是桂城社区开展防疫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桂城很多社区,也可处处看到“创熟”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防疫工作,甚至有些小区还组成了防疫先锋队,例如灯湖社区的滨江一号街坊会就集合骨干力量组成了防疫先锋队,党员楼长和热心居民走在防疫一线,守护共建家园的安宁。
滨江一号
成立防疫先锋队携手物管共同防疫
防疫期间只留一个出入口,业主需经体温测量合格后方可进入小区;街坊会成员、党员楼长联合物管加强巡逻……近日,桂城街道灯湖社区滨江一号街坊会骨干成员联手小区物管公司成立“防疫先锋队”,利用街坊会在社区、物业和业主之间形成的良好沟通渠道,有效宣传发动参与群防群控,扎紧防控的每一根篱笆,织密防控的每一个网眼。
定期巡查做好疫情防控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从我做起。我是街坊会会长,所以要带好这个头。”滨江一号街坊会会长罗成强说,根据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要求,要切断病毒的传播,作为党员的他以身作则带领街坊会成员每天17点协助物业对A、B、C小区开展出入口巡查,严格执行体温检测,监督小区人员是否戴口罩、是否持绿码通行。
在滨江一号小区入口的旁边,摆放着一张长桌子以及一个约2米高的架子,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小区专门设立的外卖自提点。闸口旁边的一大块空地,则按楼栋有序地摆放着林林总总的快递,业主可自行前来取货。
而罗成强、朱业根等防疫先锋队队员的工作,就是通过每天的监督,保证包括亮绿色健康码通行、无接触配送等防控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对于进出的人员,我们都要求他们亮码。”罗成强说,一开始他们也遇到一些出入人员不配合,屡屡这样他都会对不配合的人员作出教育,告诫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做好疫情防控。
坚持了几天后,他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亮自己的健康码给对方看,然后再要求对方亮出他们自己的健康码。罗成强说,先出示自己的,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工作,对方看到这样一般就会积极配合。若发现“黄码”人员,则会采取“发现一例、登记一例”,切事做好防疫工作。
此外,为保证居家隔离人员基本生活需求,作为党员的他们主动亮身份,与物管人员每日定期询问并统计隔离户的体温状况,并为其提供医疗物资、生活用品、食材等代购服务,派专人送货上门。
持续关注小区民生问题
对于疫情防控,这支防疫先锋队是有经验的。去年1月底,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滨江一号小区街坊会的骨干主动站出来,召集成立滨江一号防疫先锋队。今年疫情再次重来,他们迅速地“集结”起来,发挥街坊会这个自治团体的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如今,他们日常的工作是协助做好物业出入口人员测量体温,督促与检查小区的电梯间消毒、垃圾清理等各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还利用街坊会与业主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
得益于社区党委的带动和引领,在小区里种下“创熟”的种子,凝聚了一批肯做事、乐做事的骨干成员。据悉,去年街坊会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件,涉及居民50多人,调解成功率达到98%。
“对于一些楼上楼下的矛盾,我们介入处理后会要求他们走出家门,参加小区的‘创熟’活动,大家在活动中打破隔阂,拉近距离。”滨江一号街坊会副会长朱业根感慨说道。
接下来,街坊会成员除了在一线支持防疫工作外,还会持续关注并改善小区的治安、卫生、公共设备设施等问题,共建和谐、文明、安康、美好的新家园。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王小姬刘伟伟吴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