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建两大接种点 日接种超2万剂次
桂城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6月 22日已有46.8万人接种新冠疫苗

■映月接种中心48小时内建成投用,日接种能力超1万剂次。通讯员供图

■在夏北社区卫生服务站临时接种点,工作人员为接种市民测温。 珠江时报记者/丁当摄

■平北社区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派发物资。 通讯员供图

■市民在新经济小镇接种中心咨询登记区配合医务人员做好信息登记。 通讯员供图

■南海区人民医院“95后”护士钟丽萍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珠江时报记者/丁当摄
前段时间,由于出现确诊病例,桂城疫情防控态势也变得严峻起来。面对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和部分社区封控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医护人员、警辅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防疫一线工作者全力支援,市民团结一心配合,以不同的方式贡献抗“疫”力量。
自5月27日起,桂城街道开展了近2周的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超168万份结果全为阴性。
目前,桂城街道正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桂城街道新冠病毒疫苗映月接种中心(下称“映月接种中心”)、新经济小镇新冠疫苗接种中心(下称“新经济小镇接种中心”)等2个接种中心均在48小时内建成投用,日接种能力均超1万剂次,疫苗接种工作正在加速。截至6月22日,桂城街道已有46.8万人接种新冠疫苗,共接种76.8万剂次。
回顾 “红马甲”遍布桂城协助派物资引导填表
5月29日,由于桂城平洲华福御水岸小区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南海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华福御水岸小区周边的永安路以西、南港路以北、新胜路以东、佛山水道以南的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29日中午,桂城街道的蔬菜粮食、奶粉药品、防护物资等各种生活保障用品逐渐送入新胜村,为减少人群集聚,由志愿者挨家挨户派发。
时刻关注疫情防控工作的平北社区党员何铭堂,得知新胜村成为封闭式管理区域,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后勤保障组:“我身强力壮,能搬抬物资,熟悉街坊邻里,能高效派发,既然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在群众最需要我的时候,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何铭堂和2位志愿者一起搭档,把物资搬上三轮车,一车一车地拉,一户一户地敲门,一家一家地派发。一时烈日一时大雨,他们的衣服干了又湿,就这样坚持了5个小时。“可能有很多街坊都急着用这些物资,我们能早点送到,他们就能早点吃上饭。”何铭堂说。
镜头转向同德社区,这里不少“红马甲”是在职党员,也有全职妈妈,他们都在全力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5月27日起,同德社区86名党员志愿者临时组建了一支党员抗疫先锋队,支援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全职妈妈唐秀颖就是其中一员。
“去年疫情发生时,我恰巧去了旅游,没有参加党员志愿服务。今年疫情再次来袭,我一定要挺身而出。”安顿好家人后,唐秀颖穿着红马甲到现场,换上防护服,引导市民有序排队、协助市民登记信息、安抚市民情绪等。唐秀颖是第一批开展服务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时间从5月27日16:30至28日凌晨1:00。“我仅在吃晚饭时喝过一次水,当我脱下防护服时,内衣已经全湿透了。担心虚脱,当下我就给自己‘灌’了一大瓶水。”唐秀颖说,后来因为身体不适暂时“离岗”,6月2日至3日又回到核酸检测采样点继续“战斗”。
医护团队进校园进社区全力支援核酸检测
高考前,省医南海医院安排了十几名医护人员对南海一中全体师生进行了多轮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为高考保驾护航。
去年的“援鄂战士”——省医南海医院ICU护士叶嘉敏也在南海一中核酸检测采样队的名单中。“去年援鄂,穿着防护服工作略显‘笨拙’。而今年再次穿起防护服,保护我们的家,已经‘熟手’了。”在忙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后,叶嘉敏又回到了护理岗位,继续悉心照顾病患。“以前对我来说,医护人员只是一份工作,但现在我想说,这辈子能当一名护士,是很值得的事情。”
“辛苦了!”“谢谢白衣天使!”“你们超了不起……”6月5日,完成了新一轮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省医南海医院外派医护团队,收到了来自南海一中学子各式各样的感谢信,不少曾经进行外派任务的医护人员,看到感谢信后都被感动了。
6月4日上午,南海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钟丽萍早早地来到同成社区,和大家一样,“全副武装”坐在核酸检测采样点为市民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成为护士的第4个年头,钟丽萍已经是第2次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7日下午,我们临时收到通知,要马上组织一支医护队伍,赶往同德社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刚下班的钟丽萍马上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同事一起赶往现场。
钟丽萍的同事透露,执行临时任务时,其实钟丽萍才刚拔完智齿不久。由于受炎症影响,钟丽萍上班时头一直痛,好不容易下班可以休息,但她还是坚持去现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一直忙到凌晨2时才回到宿舍。“我一直在帮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可能太过专注,体力透支了也没有发现。直到4小时后轮班了,松了一口气,我才发现原来炎症犯了,已经痛得说不出话来。”钟丽萍说。
防控工作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桂城医院、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共派出超过600名医护,开展疫苗接种、封闭封控区域的核酸检测采样和医疗保障等工作。此外,组织街道驻点团队、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小区物管人员等近2.6452万人次,实行24小时三班轮换制,全力支持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
直击 2大接种中心投用日接种能力超2万剂次
一周内,映月接种中心、新经济小镇接种中心等2个大型疫苗接种中心建成投用,再一次向广大市民展现桂城街道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桂城速度”。
6月12日,仅用48小时即搭建完成映月接种中心并投用。该中心位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东侧,建筑面积3230平方米,设有40个登记位、40个接种疫苗卡位,日接种能力超1万剂次。该中心留观区从16日开始扩建,仅36小时就将该区域的面积几乎翻一番,座位也由800多个增至1500多个。
6月16日,映月接种中心的日接种能力提升到1.3万剂次,刷新该中心的接种纪录,也打破桂城单日接种量最高纪录。而6月12日至6月17日上午,该中心已经完成疫苗接种超4万剂次。
继映月接种中心后,6月17日,第二个仅用48小时就完成搭建的接种点——新经济小镇接种中心也建成投用。该接种中心位于宝石东路南海新经济小镇,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30个登记位、23个接种卡位,日接种能力超1万剂次。
2大接种中心服务时间为8时至21时,均采用了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单向流动设计。现场安排工作人员做好人员疏导、资料填写等指引,为市民提供贴心、便捷、安全的接种服务。桂城街道卫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大接种中心投用后,大大提高了桂城街道新冠疫苗日接种能力,为接种人群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目前,已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一剂的市民无需预约,携带身份证原件即可到最新投用的2大接种中心排队接种第二剂。而未曾接种的市民也可到社区居委会领取纸质预约号、《流行病学调查书》《知情同意书》,携带身份证原件和上述资料,按照预约时间段前往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桂城街道新冠疫苗接种中心,排队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一针。
临时接种点按需开放方便周边市民接种
截至6月22日,桂城街道已有46.8万人接种新冠疫苗,共接种76.8万剂次。在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中,桂城街道展现了巨大的决心和实力。上月有流动接种车开进社区、商圈等,本月也有临时接种点按需开放。为方便周边市民接种,6月16日,桂城街道开放夏北社区卫生服务站临时接种点。
记者现场了解到,周边社区的市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戴好口罩,凭着在社区居委会领取的纸质预约号、《流行病学调查书》《知情同意书》来到夏北卫生站临时接种点,通过测温、检查粤康码等流程,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快速、准确地填写好个人资料,随后与他人保持1米间距,有序地在遮阳伞下排队。
在夏西社区居住的市民钟女士于下午来到夏北社区卫生服务站临时接种点,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二剂。“我在禅城工作,在微信朋友圈得知夏西社区不用排队就可以拿到预约号,我就赶紧请假回来接种第二剂。”钟女士还叫上家人朋友一起前来接种第二剂,“他们都是和我一样,4月底就已经接种第一剂了。得知今天有疫苗,我就把他们都叫来,一起接种第二剂,这样我们身体就多一层‘防护罩’啦!”钟女士笑说。
而夏西社区市民王女士则是第二次来到夏北社区卫生服务站临时接种点接种,“我第一剂就是在这里接种的,如今社区也安排我来这里接种,挺有缘分的。”王女士说,现在该临时接种点开辟了专门服务接种人群的通道,核查信息的流程也比之前更严谨,让前来接种的市民更为放心。
文/珠江时报记者丁当通讯员杜建新李芳毅范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