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景如画 处处见乡愁
桂城街道领导班子考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工作情况,全面铺开学习“典型”做法

■桂城夏南一社区龙舟特色护栏的滨河慢行步道。

■桂城中区社区西江村“扫黄打非”主题公园。

■桂城石社区二村公园。

■桂城夏东社区三洲村文化中心附近的涂鸦。
木墙草顶,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繁花似锦……11月17日上午,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桂城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带领农村社区和经联社负责人,到中区、石、夏南一、夏东等社区考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效,并总结为经验,在桂城全面铺开分享学习“典型”做法。
记者跟随考察组游走在桂城的村落,看到一幅幅如油画般的乡村美景,屋内设计时尚,屋外古朴典雅,二者相得益彰,这是桂城乡村发展的真实写照。
中区社区
彩绘“爬上”厂房外墙
天气见晴,伴随着微风,考察组首站来到了中区社区,坐在西江村街心公园里晒太阳的老人,悠然自得。像这样的口袋公园,在中区社区就有4个,通过优化绿化景观,配置风雨连廊及休憩小景等设施,打造美丽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行美丽乡村。
沿着公园往里走,在河岸边,发现厂房墙身上有美丽的墙绘,绘画主要采用岭南水墨绘画技法,还原了西江旧八景的风貌神韵,进一步展现了西江传统文化内涵。河边护栏崭新坚固,村中的公厕也正在翻新,旧日的农村正在悄然换新颜。
“涂鸦确实好看,简直就是村落里的灵魂,感觉整条村变得有味道了。”西江村村民根叔说,以前这里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旧厂房,如今摇身一变,自己经常把这些美景拍下发到朋友圈与别人分享。
走到西江村主干道的尽头拐弯处,发现空地上竖立着很多展示牌,包括展示西竹岗改造、休闲小广场、西江迎宾公园等。而这片靠近三山森林公园的闲置空地,日后将投资约497万元,建成篮球场、健身体育设施及儿童游乐设施,提升绿化景观,完善排水系统和水气系统等设施配建,进一步优化乡村环境,从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夏东社区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哗,路面真干净,两边的环境也很优美。”伴随着赞美之声,大家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夏东社区。在这里,看到孩童在三洲村的古树下游玩,河水在旁边静静地流淌,随着环境改造、道路提升、文化营造这些项目的推进,使得这里的村容村貌有了质的飞跃,真正做到水清岸绿,美丽宜居。
作为桂城首批乡村振兴工作试点社区,夏东社区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先行者”。目前,夏东的乡村振兴形成了部门与部门、部门与社区并肩作战的格局,加快推进工作力度和速度。以“抢地战”为例,在社区、城管、查治部门完成清理任务的基础上,市政覆绿、整治花草树木工作要及时跟进。事后,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认领绿地、树木等,发动群众做好日常维护和监督。
除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外,夏东社区还投入600万元,对村委会广场、三圣河畔、孔溪村、三洲村和五房沙村进行环境提升,其中包括入口景观改造,一河两岸的护栏改造,沿线旧房的修葺,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铁腕查治“两违”行为,补齐垃圾处理、污水管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乡村振兴工作,关键是认识和思想要统一,这样才有战斗力。”在考察现场,麦绍强要求各社区、各部门,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当中,一定要提高大局意识、做到统一思想,把握机遇,发动引领群众,形成长效良性机制,实现桂城城乡高品质发展。
夏南一社区
让居民漫步在岭南水乡
从夏平路下车,沿着小路阶梯往走下,便是夏南一社区的高桥村,映入眼帘的是洁净、清澈的高桥涌,河涌沿着主干道蜿蜒,路口右边则是吸睛的龙船会展馆,室内通过布设龙舟文化墙、彩绘彩画,龙舟展台等展现社区特有的龙舟文化,以龙舟文化为主题展现出社区村民团结一致,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事实上,龙船会只是夏南一社区乡村振兴的其中一个剪影。去年,夏南一社区被列入桂城街道乡村振兴首批示范社区和南海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精品示范村。一年多来,夏南一通过深挖文化历史,保护乡情美景,留住了浓浓乡愁,展现了全新魅力,成为游客和村民打卡、拍照的“网红”点。
今年,这里还要建设1.2公里的滨河慢行系统,将文思广场、清风广场、龙船会、安宁桥等核心节点串联起来,让居民和游客漫步在岭南水乡中,感受浓浓的乡村气息。此外,夏南一还有着很多石板小巷,这些小巷古朴清幽,接下来将进一步挖掘提炼里巷文化,让传统文化精髓得以保留传承,从而打造具有文化、生活、生态价值的魅力岭南水乡。
听完社区人员的介绍后,岑灼雄点赞夏南一社区的发展思路和成效,并提醒现有的旧厂房理应做文创产品方面的转型,发展要有留白,不要见缝插房,而是应该见缝插绿,同时要做好停车楼方面的配套,满足民生需求。
石 社区
村民不遗余力扮靓家园
错落有致的古宗祠,美观的大理石护河栏,崭新的同乐桥景观……走进石社区,已是正午,当太阳直射入河涌的时候,伴着暖阳,看到的又是一番熠熠生辉的美景。
行走在伦氏大宗祠附近,看到周边闲置地种植绿化、修建停车场、修筑涌边石护栏、同乐桥景观等,周边环境得以大大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伦氏大宗祠前面的文叙园,美观的大理石护河栏由村民自发集资兴建,由此可见,扮靓家园村民也在不遗余力。
接下来,石 社区将继续加大力度进行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社区正申请石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立项,道路提升改造总长度约2500米,投资估算约1700万元,改造后石社区清晖路、直涌路、中二路等主干道路出行条件将大大改善。
同时,石 村史馆的建设也在规划中,将在石
社区居委大楼建设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石 村史馆,展现社区发展史、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以来社区面貌的提升,让村民感受社区的飞跃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一年来,桂城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整体风貌,以点带面,美化农村环境,着力开展新一轮活化古村落行动,推动连片改造,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共融”的城市空间新格局,绘就桂城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是惠及大家的美居蝶变。接下来,桂城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之地,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探索让“城市更城市,乡村更乡村”的“桂城模式”。
声音
●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
本次参观对自己的启发很大,接下来回到社区会根据实际,在环境和设施方面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造和规划。由于叠北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水为题开展工作。今年6条村都开展了河涌清淤,年底将会全部完工,并铺上了鹅卵石,这样意味着优良的水质更加有利于村民开展龙船运动。以往是端午节才看到有人扒龙船,如今在节假日或者晚上也看到了年轻人扒,这就是水体改造的好处。接下来,工作将会结合叠水小镇的建设再作铺排和规划。
●凤鸣社区党委书记谭灿斌:
要想改变人居环境,必须要大家一起努力,引导村民改掉陋习,如今在社区里就倡议“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进行观念改变。此外,凤鸣社区的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以渔业文化馆为主线,进行乡愁文化的建设和培育。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杜建新吴子棋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