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打卡” 宣传摩电安全知识
桂城交警中队深入各社区开展摩电宣传,推动摩电安全教育示范小区建设

■桂城交警到翠颐社区开展摩电整治宣传。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新闻/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冬冬通讯员/许启琛)朋友圈宣传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注意事项、小区推出头盔租借服务……近日,桂城街道大力开展摩电整治,为加强对社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南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桂城中队深入各社区开展摩电宣传活动,推动建设摩电安全教育示范小区。
打卡宣传摩电整治工作
11月10日下午,翠颐社区党委联同桂城交警中队、物业公司、街坊会骨干在颐景园西门开展“安全出行有你有我”宣传倡导活动,交警中队现场为街坊会骨干及电动车主宣传安全知识,并共同为第一期打卡活动的获奖者颁发奖品。
如今,桂城街道摩电整治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为加强对社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10月底翠颐社区党委携手桂城交警中队筹备组织开展本次倡导活动。活动通过线上打卡,并按社区提供的打卡内容发朋友圈,每期打卡5天及以上的方式倡导文明安全出行,共吸引了38位车主报名参与。“活动创新地以线上的形式举行,一方面便于车主参与,另一方面运用朋友圈的资源,扩大线上的宣传力度与效果。”桂城交警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翠颐社区安全出行打卡,休息时,让小电动回归它的家。”“翠颐社区安全出行打卡,我和爱车领证啦。”“配齐装备,平安出门。”自倡议发起后,翠颐社区居民的朋友圈热了起来,居民余先生每天打卡不同的内容,并精心配上图片,以彰显自己用实际行动宣传摩电整治工作。
翠颐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宣传内容更丰富、更接地气,翠颐社区联同桂城交警中队多次协商讨论,制定5天打卡内容,分别是倡导车主为电动自行车上牌、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在指定位置停放、电动桩充电等,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动员车主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人,共同营造文明安全出行的氛围。
据悉,翠颐社区自4月份起就联同颐景园物业、南海颐景园街坊会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及上牌服务,至11月6日共登记电动车680多台,并逐一完成台账,为小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奠定基础。
为加强车主的沟通交流,翠颐社区以小区为单位,于10月中旬成立了2个摩电安全服务协会,现有摩电车主会员约280人。接下来,社区将通过协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咨询、线上线下文明宣传活动等。11月16日起,将开展第二期的打卡活动,欢迎电动自行车车主报名参与。
小区推出租借头盔服务
在与翠颐社区相隔不远的桂雅社区,也开始了特别的摩电整治工作。在该社区的丽雅苑中区小门口,设有摩电教育牌子,让出入的居民第一时间学习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而在丽雅苑中区南门,设置有电动车宣传标语,如“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购买使用时要认准3C认证”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大大提升了摩电整治的知晓率。
为了使摩电使用更加规范,该小区还在中区北门设置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处和充电点,这些都是围绕着摩电工作开展的“小变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小区里设置的共享头盔服务。在丽雅苑中区南门,白色的头盔有序地放在保安室内,门口前面放有“共享头盔使用说明”的牌子。该小区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头盔租借服务仅限本小区业主及其家属使用,领用人填写个人信息后,缴纳30元押金,可租用1个头盔免费使用48小时。
“这样的服务真的很人性化,给社区和小区物业点赞。”居住在丽雅苑小区的居民曾小姐表示,自己每天都开着电动自行车上班,有时出门后会忘记佩戴头盔,来到小区门口就可以租借到,真的很方便,早在三天前她就享用过这个服务。该小区物管人员介绍,每天都会借出好几个头盔,希望居民爱惜使用,归还时保持头盔完好无损。
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佩戴好头盔、按道行驶是保障安全出行重要的一步。桂城交警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桂雅社区和翠颐社区的典型宣传为例,继续深入各社区开展各类摩电宣传活动,推动建设摩电安全教育示范小区,从而营造有序、安全的交通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