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11月1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聚焦重点持续攻坚 发力建设先行示范区
    • 一村一风景 一步一乡愁
    • “义”心一意 温暖桂城
    • 摩电整治常态化 车主出行更自觉

    第02版:重点

    • 村村景如画 处处见乡愁

    第03版:重点

    • 摩电车主守法行驶率达 92.7%
    • 朋友圈“打卡” 宣传摩电安全知识

    第04版:文明新风

    • 五年服务超 10万人次 他们用爱温暖桂城
    • 车牌被偷要马上报警
    • 平洲防保站 获“双料冠军”

    第05版:文化

    • 榫卯藏匠心 红木传文化
    • p35

    第06版:左邻右里

    • 文明实践“益”起来 美丽社区更和谐
    • “公益墟日”播撒关爱种子
    • U 18球员登场后浪激情“篮”不住

    第07版:生活

    • 强化安全管理 遏制燃气事故发生
    • 既换大血管 又切肺肿瘤
    • 及时接种疫苗 少去密集场所
    • p55

    第08版:校园内外

    • 波波池乐园
    • 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 征稿启事
    • 丰收的秋天
    • 立冬
    • 秋风醉
    • 枝头上的等待
    • 征稿启事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5:文化

榫卯藏匠心 红木传文化

方缘匠舍将于19日在潭州国际展览中心展出,推广宣传红木文化和广府文化

2020年11月18日

■林剑锋画设计图。受访者供图

■红木小屋“方缘匠舍”。受访者供图

榫卯之间,藏着红木的灵魂与智慧,更藏着木匠对家具细细打磨的那颗匠心。记者获悉,由桂城方缘文化艺术馆馆长林剑锋亲手打造的一座精致灵巧的红木小屋“方缘匠舍”将于11月19日在潭洲国际展览中心展出。这座由400多条材料组成的红木小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红木小屋的出产地——方缘文化艺术馆又有怎样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秘桂城的红木家具。

打造红木小屋宣传广府文化

榫卯,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连接方式,能在不使用钉子的情况下加固物件。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

今年11月初,桂城方缘文化艺术馆馆长林剑锋将榫卯设计与红木家具巧妙融合,设计出了一座精致灵巧的红木小屋,在第二届陈村三字经启蒙教育展上展出。11月19日,这座红木小屋将于潭洲国际展览中心再度亮相。

镬耳屋顶、虾笼灯、鱼艇窗、广府吉祥图案龟背纹的飞椅……这座长约6米,宽约4米的红木小屋名为“方缘匠舍”,投影面积约24平方米,由400多条材料组成,以岭南文化为设计风格。方缘匠舍浓缩了红木文化的精髓,结合年轻人的审美,以书法、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原古人在小亭写诗、作画、喝茶的写意环境。

为何会设计出这样一座红木小屋?林剑锋介绍,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看展览,传统的红木家具大且重,难以运输到各个展览,于是设计了一座精美又方便运输的红木小屋,以此推广宣传红木文化和广府文化。林剑锋说,希望自己能为年轻的红木人打个样,“大家在设计、制作的时候,可以更充分考虑家具的实用性,用创新的思维去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这样才能越走越远。”

怀一颗匠人心26载埋头红木间

工匠精神,可从红木人的身上一探究竟。红木人对每一个组合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件家具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把每一块木头都当做了有生命的个体,用心跟它们交流,从而做出了一件件精美、流传百年的红木家具。

林氏家族第九代红木传人林剑锋便是怀着一颗匠人心的红木人。

“我从14岁就开始接触酸枝红木,那时只是跟着爸爸帮别人维修古旧红木家具。”林剑锋的爸爸是平北工艺厂的匠人,林剑锋从小就在红木堆里长大。不曾想,这位小木工渐渐对红木痴了迷,“维修、制作红木家具不只是维持生计,它成了我的事业。”

林剑锋回忆,以前广州很多富贵人家喜欢红木家具,有人拿着从别处收来的残缺品进行修复,也有人慕名而来,委托他制作仿古家具。“凳子缺了一块,客户想还原原貌,我没见过,就拿着图片到处找行家问,找书看。博物馆里不让记录家具尺寸,我就用眼睛仔细观察,数地上的地砖还有墙上的青砖,目测家具的长、宽、高,然后马上离开博物馆记录下来。”

就这样画着做着,26年过去了,林剑锋也逐渐形成了自己酸枝红木家具设计与制作的风格。“我们每件家具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我更喜欢叫它作品。”林剑锋说,仔细观察手工制作的红木家具,可以透过每一处细节,感受到工匠当时的状态和感情。

手艺人变守艺人建文化馆存记忆

26年兢兢业业发展红木家具产业链,林氏红木家具闻名海内外。但林剑锋知道原材料有限,红木产业要闯出一条新路,必须推陈出新。“在2014年发展鼎峰时,我决定把生产型企业改为文化艺术型企业。”他说,希望这一线路的改变,能把红木家具发展成艺术品,乃至收藏品的级别,守好其工艺、美学特色,慢慢传承下去。

于是,他把员工从200人缩减至30人,还把6个卖场全都撤了。接着,他便在林岳开了一家方缘木制品厂,主要生产收藏级传统广式红木艺术家具。再后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方缘”谐音“方圆”,取自木作行规“准绳分曲直,规矩定方圆”。而这个“缘”也代表缘分,在林剑锋心里,这既是林家木匠世代与木材的缘分,也是方缘品牌家具与识木者、爱木者的缘分。

去年12月9日,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迁至佛罗伦萨小镇旁的第壹时区。该馆展示面积约800平方米,集红木文化展示、宣传、科普、研发设计功能于一体,不仅以实物和图片展示方缘红木及中国红木家具发展史,还展示了红木家具创作流程、榫卯结构工艺、吉祥文化。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雕刻刀、什锦锉、木工锉、线锯、钻头等陪伴林剑锋走过20多年的“饭碗”,还可以观赏榻、桌、凳、柜等红木家具,感受广式家具的优雅与浪漫。

除了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林剑锋还在顺德容桂马岗森林公园旁建设了仿清代并有佛山本土特色古建府邸的漫生活馆,用于传统红木家具的创作和红木家具文化漫生活展示体现。

《方缘》即将出版让世界认识红木

从平北的红木小作坊,到林岳的红木厂和展厅,再到三山的方缘文化艺术馆,林剑锋将自己对红木的理想与情怀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而现在,林剑锋正准备将《方缘》红木家具文化书籍出版一事提上日程。

“这本书是我和来自甘肃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祁翠花老师共同创作的。从2016年起,我们围绕红木家具共写了近百篇文章,《方缘》就是摘取了其中57篇散文,合计18万字,并选取了樊年林、黎乃溪两位老师的两百多幅作品作为配图。”林剑锋介绍,《方缘》通过“悠悠往事、深沉足迹、依依匠心、拾萃昔年、绵绵木韵、含英存珍”等六个小辑,宣传岭南传统家具文化及广府文化,让读者触摸红木的本质,共同解剖那些藏在红木家具里的秘密。

“我只是一个木工,但我想将这些红木文化、广府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人认识传统红木家具。”林剑锋说,《方缘》不止是提供给家具爱好者看,还希望更多文人雅士能认识广府红木家具,“这将是助力传统家具‘破圈’的一步,《方缘》预计于明年出版,让世界认识红木。”

林剑锋还提到,南海红木人很多,竞争也大,但如果每家红木企业都能通过手艺做出自己独有的性格和风格,而不是通过机器生产大量风格相似的家具,那消费者的选择会更多,同行之间也能从竞争变成互利。林剑锋寄望,未来在红木家具这块,消费者不只是选择价格,更多的是选择风格,让南海红木行业慢慢发展起来,形成一个靓丽名片。

展览信息

方缘匠舍

时间:11月19日至22日

地址:潭洲国际展览中心7号馆T05

方缘文化艺术馆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7:00(需提前预约)地址:佛罗伦萨小镇旁第壹时区29座107~108号

文/珠江时报记者丁当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