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10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主持这场会议,总书记提出这些要求
    • 学习园地
    • 这场会议,研究这些重要报告

    第02版:新闻头条·大家事

    •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底线
    • 从五个方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从三大方面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第03版:文化南海

    • 文化浸润处 活力向未来

    第04版:文化南海·城市探索

    • 以文化创新激发城市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06版:文化南海·产业发展

    • 文化+ 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

    第07版:文化南海

    • 文化润民南海人的“幸福密码”

    第08版:文化南海

    • 文化振兴 开创基层治理新气象

    第09版:文化南海

    • 文化赋能城市发展光靠出圈还不够

    第10版:服务企·业

    • “真金白银”助企纾困

    第11版:新闻头·条

    • 又有 39个“冠军”入列 南海初步构筑起冠军集群
    • 以教育活力激发发展活力

    第12版:生活服务

    • 私家车 10年内仅需上线检测 2次
    • “注销校园贷”是骗局有人被骗 26万
  • 数字报首页

07:文化南海

文化润民南海人的“幸福密码”

2022年10月10日

    在南海,开启一段文化之旅非常便捷。

    在城市客厅千灯湖,不仅有全市最密集的“亿元楼群”,也有广东大观博物馆、魁星阁、钟书阁、桂城AI公园等热门“打卡地”,更有大型灯光秀《千灯谣》、夜光龙舟漂移,下班之后,年轻的白领们便能“无缝”衔接一场文体活动。

    无论是在社区还是乡村,群众“家门口”就有智慧图书馆、社区体育公园;即使到了周末、节假日,文化活动也是目不暇接,“南海艺术四季”“南海快乐运动”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好戏连连,各种文化惠民活动任君选择……

    群众在哪里,文化供给就在哪里。近年来,南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功构建了“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高品质现代化文体服务体系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南海四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便是对南海城市发展的最大肯定,而文化润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密码之一。

    数读成效

    截至2022年8月

    全区累计建成29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241个(含智慧图书馆225个)、社区体育公园351个,博物馆10家,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中心、所、

    站、点)893个,成功构建“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

    截至2022年8月

    按常住人口计算,南海平均每1.54万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远超全省水平,人均密度赶超国际先进地区。南海区智慧图书馆(24小时读书驿站)项目获评广东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截至2022年8月

    南海区共新建和改建社区体育公园351个,体育场地总计5792个,总面积约为1008.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2.75平方米,高于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水平。

    近年来

    平均每年举办文体活动约6000场,

    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超400万。

    幸福半径

    打造﹃家门口﹄的公共文体服务圈

    10分钟能做什么?喝一杯茶,刷一会朋友圈?在南海,10分钟可以勾勒出群众文体生活的“幸福半径”。

    “自从有了这个社区体育公园,我再也不用大老远开车找球场,朋友们都会不定期地在微信群约大家出来踢足球,从我们家到足球场,走路只需要10分钟,非常方便!”居住在平西社区的张军浩说,自己很喜欢运动,而且健身场所就在家附近,这也是保持长期健身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像张军浩一样的南海市民不在少数,闲暇之余,他们会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来,健身已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这些群体来说,设施完善的健身场所,种类多样的健身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家门口健身。

    无独有偶,“家门口”的智慧图书馆,也让群众近距离拥抱“诗和远方”。“自从家门口有了智慧图书馆,孩子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是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32岁的全职妈妈张清芳,每天都会带着女儿来到离家不远的里水大步智慧图书馆,挑上一本儿童绘本,一起享受阅读慢时光。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文化润民的基础。近年来,南海坚持以文润民,用绣花功夫打造“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十分钟文化圈”,不断扩大市民群众的“幸福半径”,推动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覆盖。

    截至2022年8月,全区已建成29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241个(含智慧图书馆225个)、社区体育公园351个,博物馆10家,构建了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并在全国率先推动智慧图书馆、社区体育公园村居全覆盖。

    按常住人口计算,目前南海平均每1.54万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远超全省水平。智慧图书馆全覆盖项目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推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文化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此外,南海还大力推进南海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和有为馆等高端文体场馆建设,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今年,投入24亿元建设的南海体育中心正式运营。南海体育中心位于狮山镇的南海中央公园,占地约4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内设2万坐席的体育场、1万坐席的体育馆,以及游泳馆、全民健身综合馆、南海业余体校及相关配套设施,极大地弥补了全市区级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的短板。随着场馆部分功能场室陆续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端休闲体育配套。

    幸福转变

    从﹃政府端菜﹄到﹃百姓点菜﹄

    近年来,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不断升级,文化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刚需”。如何优化有效供给,实现群众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南海文化改革创新的重点方向。

    为改变过去供需不完全对称的情况,南海进行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惠民”到“文化悦民”的升级跨越。如创新供给方式,让群众“点单”公共文化产品,实现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转变,同时注重老年、青少年等群体的特殊需求。

    “可以免费阅读新书,是我们市民的好福利。”家住桂城的陈晓琳是一名书迷,她对“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赞不绝口。 “有时候我会去南海新华书店的‘你选书我买单’新书专区看看有没有心仪的新书,选好了书就可以用身份证马上借走,方便快捷。”

    “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只是南海把群众“点单”的工作思维融入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南海还结合“南海艺术四季”、“品质南海文化周末”、社区文化节、 “一镇一品牌”等活动,逐步扩大群众点单、机构接单配送活动比例,实现双向互动。

    此外,南海还从“云端”发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对味”。

    打开南海文化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心仪的文化活动,并为两个孩子安排好周末的活动,已经成为市民林玉珊的一个习惯。文化云是一个小程序,也是许多市民眼中的“文化宝矿”,通过该程序,市民便能获取南海区各镇街最新的文化活动资讯。

    此外,订场馆、赏佳作、找活动等都能实现。陈鹏是一个羽毛球爱好者,喜欢趁着周末约上朋友打球,“预定场地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但是文化云会列出南海所有的球馆,还配有图片、联系方式,我看中哪个,就可以直接打电话过去预定,非常方便。”

    自“南海文化云”上线以来,其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向群众提供公共文体场馆在线预约、文旅体活动信息查询、艺术作品线上展览等精准化服务,有效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 进入“指尖”,实现公共文化“一码通”。

    幸福体验

    让群众成为文化生活中的主角

    “这年头没点才艺,都不敢当保安。”“高手在民间!”“这笛声简直惊为天人!”最近,一条保安吹笛的视频走红网络。

    这位保安名叫黄雄,广西南宁人,在南海区文化馆工作。除了吹笛外,他还身怀多种技能,吹葫芦丝、吹萨克斯、唱高音、耍大刀、跳舞、游泳,简直文武双全,被网友称为“世外高人”。

    今年48岁的黄雄,在南海生活了14年,其中,在南海区文化馆做了12年保安。这12年来,他最大的快乐便是“蹭课”。“文化馆活动很多,经常有专业老师过来上课,教唱歌、教演奏、教话剧、教粤剧……很多时候我上晚班,白天就去蹭课。”黄雄说,这些专业老师很随和,就算是他这种“小白”去请教,老师们也耐心指点。

    除了“蹭课”,黄雄还加入了粤海之声艺术团,并多次获奖。在他的家中,放着各类获奖证书:有为和声“有为金咪奖”,南海区群众歌唱展演金奖,第一届佛山(珠三角)龙形拳传统武术公开赛男子成年组传统龙形拳长器械金奖……最近,他所在的粤海之声艺术团参加全民综艺大舞台桂城赛区海选比赛,斩获第一名直接晋级。

    黄雄并不是特例,不管是专业老师无差别的热心指导,还是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和比赛,千千万万个来自五湖四海的“黄雄”都可以参与其中、享受其中,是南海浓厚的文化氛围孕育了一个个“世外高人”,也是南海海纳百川的胸怀,让一个个新南海人在城市找到快乐与幸福。

    近年来,南海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品质接地气文体活动。公共艺术展、广东省有为文学奖、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狮王争霸赛等“南海艺术四季”“南海快乐运动”系列品牌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曲艺精品下基层”“高雅艺术进剧场”“非遗进校园”“粤剧粤曲进校园”“功夫角”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据统计,近年来南海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6000场次,覆盖人群超400万人次,让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文化有没有感染力,要看它离群众有多近。正是文化事业与民生福祉的高度融合,以及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化润民照进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   文/珠江时报记者 洪晓诗 黎小燕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