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校园贷”是骗局有人被骗 26万

“如果不注销校园贷就会影响个人征信……”你是否曾接收到类似的电话或短信?在南海,初入职场的小倩(化名)就因为轻信这样的电话,被骗超26万元。目前南海已有多名“90”后、“00”后高校毕业生被骗。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何屡屡中招?警方提醒,这种“注销校园贷”骗局专盯年轻人,如若接到类似“注销校园贷、变更贷款人身份信息”的电话、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案 例 点 击
接听陌生电话陷入“注销校园贷”骗局
西樵的小倩今年刚满23岁,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当地一家工厂。不久前的一通电话,让她陷入了“注销校园贷账户”骗局,损失超过26万。
8月20日,小倩在上班期间,接到一通以“00”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平台的“客服”。在准确报出小倩的身份证号、毕业学校、银行卡账号等个人信息后,“客服”称小倩在学校申请注册的一张银行卡被人冒用开通了校园贷款业务,并强调如果不及时注销账户,删除校园贷记录,就会影响征信,将来买房买车都会受到影响。
小倩见各种信息都对得上,便添加对方的QQ。随后,小倩点开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并在网页上点击“立即注销违规网贷”。紧接着,页面自动跳转到了“客服”功能,该“客服”称如需取消“违规网贷”记录,需要转账证明自己的信誉没有问题,并承诺后续转账的金额会原路返还。
于是,小倩按照对方的指引,共分7次将26万余元转到了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然而,当小倩再次联系“客服”时,对方却没了消息,小倩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赶紧到西樵派出所报案求助。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易受骗人群
符合以下三种条件的,是此类诈骗的高危人群:
1.90后、00后;高校毕业生;
2.有过校园贷记录或平台注册记录。
常 见 套 路
1.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骗子会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2.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骗子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诈骗手法
1.骗子自称某金融机构客服,并能报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毕业学校与借贷信息,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
2.骗子称受害人用学生身份注册,不符合规定,需要注销账户,否则影响征信,同时会导致受害人借贷利息变高,即收取受害人本金,也就是无端端扣款甚至欠费。
3.骗子会向受害人提供伪造的金融机构工作证、银保监会授权公司处理“校园贷”的授权证书等内容,打消受害人的疑虑。
4.骗子会试探受害人哪些渠道能借到钱,并且骗子会有目的地诱导受害人打开某些可以借到钱的平台,让他们核实可以接到的贷款额度。
5.骗子会诱导受害人从借贷平台上将贷款提现至本人银行账户,再从本人账户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
6.此后,受害者再也找不到骗子。甚至有的骗子称在将钱款退回受害人时显示对账不匹配,要求受害人再转一笔钱给他们,核对完毕后再把所有钱都退还给受害人,造成受害人进一步的财产损失。
警方提示
1.个人征信无法人为修改,
任何部门不会提示你注销贷款。
2.支付宝不存在“将学生账户升级为成人账户”的说法。
3.凡是提到
“在校期间贷款记录” “注销贷款账户” “清空贷款额度”的均为诈骗。
4.不要轻信陌生来电,不要轻易给陌生账户转账。
5.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防止被他人盗用。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