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创新激发城市活力的南海探索

插画/黄少冰


千灯湖艺术装置《醒》亮灯。

市民在桂城AI公园活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决定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正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尺度。站在“十四五”新潮头,如何更好地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是南海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
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南海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正如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所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为此,南海以创新为魂不断探索,通过文商旅体创深度融合,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根和魂
文化自信塑造新格局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活力、城市活力、人的活力全面迸发,这是新时代南海文化发展的逻辑起点,决定着城市文化建设的眼光和格局。
文化,历来是南海最厚重的底色。从始皇郡、隋帝县到明清时期的“首府首县”,从改革开放初的“首富县”再到如今的“全国百强区”,千年古郡,有着令人艳羡的岭南文化:西樵山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理学名山”,桑园围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醒狮、龙舟、功夫、粤剧无一不是重要岭南文化IP。
这些悠久且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南海的底蕴所在、魅力所在,更是这座城市厚积薄发、恒行致远的无穷力量。当前的南海,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备物质基础。南海已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百强区第二名,以不到全省千分之六的土地,创造了全省近百分之三的生产总值。富裕起来的南海更有条件让文化自信巍然耸立。
今年8月,佛山印发《佛山市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吹响了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冲锋号。古有岭南“首府首县”美誉的南海,必须激扬文化自信,勇立时代潮头。这既是历史留给南海的启示,也是南海在新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更是南海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突围而出的迫切需要。
纵观世界城市格局,一个城市要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环顾全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无论是西安、杭州、成都、武汉还是长沙,无一例外都是消费主导型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文化消费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21年,南海人均GDP约9.71万元(按常住人口算),这意味着南海存在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文化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有了文化,城市才有底蕴、灵性和气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新时代第一个五年,南海提出全面打造品质彰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活力从何而来?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不同场合强调,必须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活力、城市活力、人的活力全面迸发。这是新时代南海文化发展的逻辑起点,决定着城市文化建设的眼光和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间的文化竞争,不仅表现为存量之间的竞争,更表现为文化增量之间的竞争。为此,南海迎来了新命题:把优秀本土文化推向新一代主流人群,推向新的表现形态,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文脉传承的“存量自豪”走向文化焕新的“流量胜利”。
文化是南海的最大优势之一,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南海高质量发展之路,恰逢其时!
破与立
文商旅体创融出新天地
南海持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文化产业已成为南海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时代是一个创新创意驱动的时代。只有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更好地激活创新动能,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海加快构建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文化+科技”、西部“文化+旅游”的文化发展格局,而跨界和融合是其显著特点。换句话说,文化产业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通过资源整合,打破藩篱,推动文商旅体创融合发展,让文化赋能产业和城市发展。
为此,南海进行了系列探索。
南海打造千灯湖、听音湖和广佛智城三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夜间经济集聚区,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每当夜幕降临,以“城市会客厅”为定位的千灯湖公园,1300余盏灯汇聚成千灯夜景,周边环湖建筑化身巨型屏幕,岭南醒狮、佛山功夫等元素的光影点亮城市夜晚。兼具欣赏性和体验性的主题式水幕灯光秀不仅为佛山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更带旺了千灯湖周边的商圈。
南海以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里水镇“水乡花园”乡村旅游精品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松塘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仙岗村、海寿村、璜矶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南海获评2019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县市,西樵山获评第二批国家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成功打造彰显岭南文化特色的旅游名城。今年,南海还重磅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引入大地艺术节,通过激活名山、古村、海岛、基塘农业等文化生态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
南海盘活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把醒狮文化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经过二十年的深耕,“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和“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已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狮艺赛事。在此基础上,南海围绕“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品牌,把醒狮文化与国潮音乐、动漫、电影、电竞、文创等新兴产业结合,让醒狮文化引领“新国潮”,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中。此外,南海创新“文博+文创”发展新路径,举办国内首创的文博IP资源文创设计大赛,“南海有礼”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案例”。
南海还引入重大文旅项目,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随着虎牙、欢聚集团等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的进驻,以及宋城·佛山千古情、大湾区影视制作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电竞文创产业中心等一批龙头项目落地,南海的影视演艺、休闲旅游、电竞动漫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经第三方机构测算,2020年南海区文化产业总产值约948.86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526.7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28.11亿元增长到304.62亿元;文化产业占全区GDP比重也从2015年的5.7%提高到2020年的9.6%。短短5年,随着文商旅体创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已成为南海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与特
文化空间展现新美感
南海将醒狮、龙舟、粤剧等特色文化巧妙地植入公共文化空间,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人文滋养,让城市的美好无处不在。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化空间的“体验值”,一定程度代表其生活的“理想值”。
场馆是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载体。在南海,南海体育中心、飞鸿馆、樵山文化中心等文化新地标已投入使用。其中,南海体育中心“腾龙跃海”的设计惊艳了全城,为群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休闲体育运动体验;而听音湖畔的樵山文化中心、飞鸿馆则成为新的“打卡点”,具有岭南韵味的新式建筑和灵动的运动场馆相得益彰,勾画出湖光山色的独特美景。
除此之外,在南海中轴线上的千灯湖周边,南海文化中心、南海艺术中心正“呼之欲出”。陆续涌现的高颜值文化新地标背后,正是南海一直以来致力于建设的高品质现代化文体服务体系。
去年,南海提出力争到2023年实现290个村(居)社区体育公园和智慧图书馆全覆盖,以补齐薄弱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同时,要新建成一批“小、精、美、特”新型文体空间,满足市民对公共文体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看出,南海的文化供给不仅解决量上“有没有、够不够”,更着力解决“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一批融合本土文化特色、彰显本地文化内涵的智慧图书馆,开进社区、村居、园区、商业体,让群众喜闻乐见。翰林书屋、一锥书屋、钟书阁等融入现代时尚美学的文化空间不断涌现,成为更多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我们可以看到,南海社区体育公园频现“爆款”。滨江公园增设网红玻璃屋读书驿站和龙舟造型的网红栈道桥;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AI公园充满了黑科技;平胜大桥桥底的极限运动公园则成了“时尚范、年轻范、运动范”的代言。这些公园除了“标配”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外,儿童游乐场、花海、智能科技、涂鸦等新鲜元素应有尽有,让群众“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这些热气腾腾的新型文化空间,生机勃勃,充满美感,为城市文化赛道的竞争增添了一道绚烂的光环。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建设看似是非常具体的文化项目,却具有非常切实且影响深远的重要意义,与城市微更新的文化赋能、城市空间的优化、城市文脉的传承、城市文化内涵的丰富、城市文化形象的打造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令人欣慰的是,南海已掌握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诀窍,醒狮、龙舟、粤剧等南海本土特色文化巧妙地植入,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得到人文滋养,让城市的美好无处不在。可以预见,随着更多的美学特色融入新型文化空间,一个更舒适宜居、别具一格的现代城市,一个让人们更加诗意地栖居的幸福家园将呈现眼前。
千灯湖片区
文商旅融合 越夜越精彩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千灯湖市民广场的巨型狮头艺术装置《醒》亮灯,结合新媒体灯光秀和水景喷雾,一个虚实结合的唯美舞台呈现在市民面前。9月28日,千灯湖艺术装置《醒》暨桂城二期景观提升工程启用,南海又多了一个城市潮玩新地标。
8月25日,《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公布,千灯湖片区入选。千灯湖片区位于南海中心城区桂城街道,毗邻广州,是闻名远近的广佛城市客厅。如今,以夜经济为重要发力点,瞄准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文化,桂城正全力打造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加快建设“网红城市”。
数据显示,千灯湖片区内汇聚大小商户超过4000家,累计营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其中夜间营业的商户超过2400家,夜间营业面积超135万平方米。经过前期的系列投入,目前千灯湖片区已逐步呈现出夜演有品牌、夜读有基础、夜游有内涵、夜展有创意、夜购有去处、夜宴有品质、夜市有人气、夜宿有保证的特点。
以夜演有品牌为例,桂城充分利用千灯湖公园的开放空间布局,夜间常态化展演城市灯光秀、周末音乐汇、《千灯谣》《幻彩耀灯湖》音乐喷泉水秀等剧目,连续多年举办千灯湖音乐节等地方品牌活动。
夜读有基础,片区内集聚新华书店、钟书阁、阅读家、先行书店等品牌书店,以及读书驿站等各类阅读场所及平台近80个。上述场所服务时间均延至22时,着力打造“阅读+消费”“阅读+休闲”“阅读+网红”等新业态阅读空间。
千灯湖片区还形成了形式丰富的夜展氛围。通过举办南海公共艺术展、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公共展览活动,由此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创建。此外,位于千灯湖畔的大观博物馆,实行夜间开放,还定期举办“听鸿夜话”等文化沙龙活动,开发研学路线,深受市民喜爱。
以文化为魂,千灯湖片区焕发出新的消费潜力。如今,千灯湖片区内,近10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组成“千米商贸长廊”,每晚吸引人流车流汇集,是夜间消费主要载体。此外,千灯湖片区的酒店数量充足,较大规模的酒店有20多家。拥有两个市级粤菜美食集聚区,分别是千灯湖环宇城、佛山保利MALL+灯湖西街,片区内餐饮美食云集,拥有各类餐饮商家近1000家。华灯初上,活色生香的文商旅融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市民前来打卡消费。
社区体育公园家门口感受城市活力
生活在南海,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是社区体育公园”。AI公园、极限运动公园、尖东“水上乐园”……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高颜值又好玩的社区体育公园刷爆南海人的朋友圈,还吸引了不少广佛市民前来体验。
2022年,南海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实施社区体育公园村(居)全覆盖工程,建成一批“小、精、美、特”空间。截至2022年8月,全区累计新建或改建351个社区体育公园,5792个体育场地,总面积约1008万平方米,各项指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构建了“十分钟体育健身圈”,生动描绘了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径”。
一直以来,南海十分重视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从过去每个村居的“一场一室”到社区体育公园,设施在不断提升和优化。如今,南海社区体育公园也频现“爆款”,一批主题各异、各有千秋的“小精美特”空间让群众连连称赞。
例如,曾经是“桥下灰”的平胜大桥桥底,如今已成为充满“时尚范、年轻范、运动范”的极限运动公园;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AI公园设有智慧跑道、智慧骑行区、智慧音乐阶梯等,充满了科技感和美感;在网红打卡地标BNS篮球公园,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醒狮”涂鸦形象格外显眼,让人赏心悦目;在南海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有趣的智能互动体育设施,让小朋友畅享运动的快乐。
对于一座现代都市而言,文体空间的“体验值”,一定程度代表其生活的“理想值”。走进南海的社区体育公园,不难发现,年轻人尽情享受着阳光与运动,他们玩滑板、跳街舞、酷跑……体育休闲正成为这座城市的新时尚,而一张张运动的面孔,正是这座公园城市最具活力的表达。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 洪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