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

插画/李世鹏
上西樵山观舞狮、逛市集、玩剧本杀;进南海影视城,赏国风、品美食、比功夫……国庆假期,南海文旅市场异常火热。
近年来,南海聚力大文化格局构建,坚持文经相促、文旅融合,文化产业驶入“新蓝海”。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文化产业总产值约948.8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约304.6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约9.6%,文化产业已成为南海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为什么能成为南海经济发展的新“担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能发现哪些创新密码?
现状
文化产业已成南海支柱产业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先天优势。作为制造业强区,南海已连续七年名列全国百强区第二名,以不到全省千分之六的土地,创造了全省近百分之三的生产总值。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经第三方机构测算,2015年,南海区文化产业总产值达422.09亿元,实现增加值128.11亿元,占2015年全区GDP比重达5.7%;2020年,南海区文化产业总产值约948.8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约304.62亿元,占全区GDP比重约9.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3%)。短短5年,文化产业已成长为南海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文化产业集群已经构筑起南海文化产业新版图,“文化+”正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能量。
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2020年,全区文化产业总产值约948.8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约304.62亿元。从行业分类看,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最大,增加值为206.86亿元;其次为体育产业,增加值为59.10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3.38亿元。“十三五”期间,南海文旅体融合发展态势良好,全面激发文化产业新活力,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5.16亿元,接待游客1261.87万人次。
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约400多家影视相关企业落户南海,“十三五”期间国艺影视城、南海影视城接待外来剧组超过500个,高效承办2019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正逐步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
电竞产业异军突起,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正盛,数年时间形成“俱乐部+赛事”“内容+直播”“产业园+电竞专业场馆”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电竞文创中心”正式启动,王者荣耀KPL战队GK俱乐部和网红直播业务落户南海。
休闲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南海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西樵山国际超级马拉松”“定向世界杯决赛”“欧洲高尔夫球挑战巡回赛”等特色鲜明的赛事品牌,近五年累计吸引超35个国家和地区超100万运动员和市民游客热情参与。
背后
打造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是顶层设计、政策支撑与创新推动的结果。
“十三五”期间,南海确立了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文化+科技”、西部“文化+旅游”的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南海文化资源加快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产业加速培育为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南海在政策引导上下足功夫,持续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先后出台了《南海区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南海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促进电竞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佛山市南海区全域旅游规划纲要(2021-2030)》等政策,大力支持文商旅体创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文化、旅游、体育、电竞、影视、民宿等产业发展。
近三年,南海发放文旅体、电竞产业等项目扶持资金近5000万元。“南海区以奖代补提振文旅行业发展信心”获评“2021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助企纾困典型案例”,大大促进了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南海重点培育创意设计产业,引入洛可可在南海落户两个设计中心,举办IOD国际设计大会、南海文博IP创意设计大赛等,用设计赋能南海产业转型升级。此外,主动链接资源与清华大学共建西樵山书院,陆续引进大地艺术节、全球AI文创大赛、四海网红节等国际国内高端品牌活动,吸引多个院士团队、各类人才、项目、资金集聚南海创业发展,不断提升南海的国际影响力。
案例
桑园围水脉复兴
盘活文化存量要增量
盘活南海文化存量资源,把南海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重要举措。
今年3月,南海重磅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该规划涉及沿线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千米,将以“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为愿景,打造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与以往规划不同,桑园围水脉规划打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把西部三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把文化、生态、人文等要素综合一起,使规划更有生命力。
根据桑园围水脉规划,南海将打造“一核引领,十图辉映”,展现千年岭南文化活力。其中,一核取名“文明灯塔”,选址西樵山和听音湖,通过以山为核,山湖联动,打造文化名山度假旅游目的地。同时,自北向南贯穿水脉,打造氢氧生活、诗礼传家、织造天下、渔耕粤韵、河清渔火、圩里九江等10个文旅场景。
作为桑园围水脉规划的重要文旅项目之一,“艺术在樵山2022——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也将于11月举行,艺术节将邀请众多国内和国际优秀艺术家,通过深入的地域考察,以在地化创作方式,讲述南海本土故事。同时,激活名山、古村、海岛、基塘农业等文化生态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
发放 1705万文旅消费券
激活消费新场景
4月28日,“微度假 到南海”特色旅游季正式启动,南海发布10条精品线路,并率先在全市发放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随后,又增发705万元文旅消费券,南海文旅消费券活动将延续到明年春节。
据悉,参与活动企业超过400家,包括旅游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营业性电影院、体育健身场馆、文博文创、书店、体育用品零售、研学基地(营地)及影剧院等11类领域。截至9月26日共发放了七批次、近39万张消费券,带动消费超26万笔,拉动消费近6000万元,最后一批消费券已于9月30日全部发放完毕。截至10月1日,“满100减50”零售餐饮券的领用核销率为79.48%,预计该数值将在国庆假期后有所增加。
一张小小的文旅消费券到底有多大的能量?作为直接受益者,文旅企业最知道个中冷暖。
位于里水镇贤鲁岛北洲村的陶花缘民宿受疫情影响经营,一直处于维持状态。自加入文旅消费券活动后,生意逐渐升温,端午节入住率达到九成以上。“真心感谢政府的支持。”民宿负责人麦慧虹说。
在文旅消费券的带动下,全区文旅企业明显复苏。今年1至6月,南海区规上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速20.1%;规上住宿业企业的营业额为4.63亿元,同比增速1.5%。
除了文旅企业受惠外,不少商圈也借着政府的文旅消费券活动搭上“便车”,“加码”自主策划营销活动,让市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暑假期间,广佛智城推出潮玩夜市和草地音乐节活动,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近60%。而千灯湖环宇城也推出了啤酒节活动,仅仅三天,场内销售突破1500万元,环比上升25%。
以文化为商业赋能,更多的消费新场景被激活,南海的烟火气更浓更盛。
竞逐电竞新赛道
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重大项目建设是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海抢抓机遇,引入和培育电竞产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今年9 月,佛山南海电竞在地化大会暨映月文化中心佛山DRG.GK 战队主场启用,这是南海区电竞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南海初步形成了“电竞龙头项目+ 赛事+ 本土俱乐部+ 电竞场馆+ 城市新文创”的生态圈层。自2018 年开始,南海区陆续举办了“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春季决赛”“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
赛”“和平精英新势力联赛S2 赛季总决赛”等国内顶级赛事,培育和推动南海电竞产业发展氛围。
此外,南海通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竞文创产业中心、发展大湾区电竞青训基地、加快电竞场馆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电竞产业
集聚区。同时,南海引进王者荣耀职业俱乐部佛山DRG.GK、虎牙直
播全球研发总部、欢聚集团产业互联总部等国内头部电竞企业落户南海,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吸引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汇聚南海,推动海电竞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走上新的台阶。
如今,电竞产业已成为南海区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点和增长。南海旨在通过电竞在地化发展,电竞产业与南海传统制造业、文商旅体创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赋,通过线上推流、线下转化流量和消费相结合,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
文/珠江时报记者 洪晓诗 黎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