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双管齐下培养合格的“小海豚”
南海开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培训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洁通讯员黄喆陈世新黄秋瑜报道4月15日至22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佛山赛区预录用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南海校区、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南海校区同步开展,两所高校共438名预录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培训。
据悉,南海首批次志愿者将在南海体育中心举行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十一人制男子组)项目上岗,助力赛事安全有序开展。
本次培训邀请14名省级讲师参与授课,培训内容涵盖志愿服务理论政策、应急事件应对、心理健康调适、通用礼仪规范等核心内容,旨在全面提升志愿者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投身志愿工作。
着眼于聋人足球赛事的实际需求,团区委联合区残联开设专门手语课程,引导志愿者们掌握基本的手语交流技巧,以便更好地服务聋人运动员。此外,团区委还联合区消防大队开设了消防安全培训课程,让志愿者们掌握基本的火灾预防、扑救、逃生自救等知识和技能。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实践”模式,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学习效果。在紧急事件应对课程中,讲师模拟突发事件情景,并带领志愿者们学习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危机处理能力。参训志愿者表示,通过情景模拟、实践演练等环节,他们的应变能力得到了增强,这样的培训干货满满。
据悉,南海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培训工作严格遵循“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原则,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志愿者通过考核后方可正式成为“小海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昵称)。
接下来,团区委将按照“校馆对接”的方案,陆续组织广东东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近400名大学生参与培训,他们将在十五运会的龙舟和女子足球等赛事中上岗服务,以青春激情和专业素养参与体育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