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人大督办科技工业园整治
以“三督办”促科技工业园焕新颜

■亚纺新能源公园充电桩前新能源车整齐停放。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金全通讯员李瑞茹区婉莹冯汉明摄影报道在西樵科技工业园内,创业大道车流有序,亚纺新能源公园充电桩前新能源车整齐停放。这一幕,正是《关于开展西樵科技工业园综合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的议案》办理后的生动缩影。4月23日,西樵镇人大组织代表现场视察并召开座谈会,通过“看得见的变化”检验议案办理成效,推动园区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目标迈进。
一行人实地走访了西樵科技工业园一楼服务展示大厅、百西功成运动公园、亚纺新能源公园,深入调研园区环境提升成效。“百业大道东尚大木业路段、致兴路致兴纺织北门及南门路段的交通视频监控设备恢复使用后,工业园交通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视察中,代表们留意到,百业大道的违停抓拍设备已高效运转。
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与西樵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的“1号议案”密不可分——当时,多名人大代表直指园区交通混乱等痛点,提出开展系统性整治的建议。“企业反馈员工常因违停堵车迟到,雨季厂区还会遭遇积水倒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营商环境。”西樵镇人大代表陈干才和潘志源坦言。
座谈会上,作为议案办理牵头部门,西樵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介绍:联动西樵交警中队、综合行政执法队、市政等多部门,统筹推进交通秩序整治、市场及沿线摆卖规范、园区环境优化提升计划,开展“樵见美好·三生融合”西樵科技工业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自今年3月上旬全面启动整治以来,阶段性成效已初步显现: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樵见美好·三生融合”西樵科技工业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及企业走访清单印发实施,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派发倡议书,引导企业参与绿美园区建设,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形成共治合力;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创业大道、新纺路修复工程有序推进,道路、公共空间、雨水管网等五大系统改造同步展开,卫生死角清理、违停乱摆整治、“除四害”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创业大道南700平方米通道硬底化改造、百业大道2460平方米闲置地升级等项目落地见效,“名企百园”建设与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工程同步启动;管理服务双管齐下,通过强化秩序管理、深化企业服务、破解建设瓶颈,落实《西樵纺织产业基地“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功能”十条措施》,持续优化助企服务机制。
“议案办理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构建了‘三督办’机制——现场督办看进度、会议督办抓协调、代表督办评成效。”西樵镇人大主席陈滔元表示,西樵镇人大已将园区整治列为2025年重点监督议题,接下来将组织代表开展“回头看”专项督导,紧扣长效机制建设等关键环节靶向发力,以闭环监督推动园区整治成果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