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4月2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构建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
    • 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赋能环两江先行区建设
    • 残健运动员模拟对抗测试南海绿茵场
    • “理论+实践”双管齐下培养合格的“小海豚”

    第A02版:要闻

    • 87项活动等你“解锁” 500万补贴助你“买买买”
    • 三天两夜只要399?出游警惕“低价陷阱”

    第A03版:镇街

    • “头雁”取经 探索发展密码
    • 以“三督办”促科技工业园焕新颜
    • 扎根全域土整一线 让土地重新“肥沃”
    • 政企共建 改造桥下空间
    • 从“土地收租”向“产业运营”跨越

    第A04版:南海玩家

    • 野生舞台约你“开趴” 拳王争霸赛火热开票
    • “爱一棵树就是爱生活”古树平安守护行动在深启动
    • 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及电动自行车号牌、行驶证作废公告
    • 分类信息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3:镇街

南海区司法局苏宝立:

扎根全域土整一线 让土地重新“肥沃”

2025年04月25日

■苏宝立(左二)与同事一起走访项目现场。

2024年4月底,南海区司法局的苏宝立带着一摞泛黄的法规文书和一腔热忱,走进九江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办公室。此时,墙上的航拍图正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面临的“困境”——鱼塘如碎镜般散落,厂房与农田犬牙交错,权属界线像一道道未愈的伤痕。

在这里,下沉干部与九江镇自然资源所的“活地图”、农业农村办的“铁算盘”、城市更新办的“设计师”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土地治愈者联盟”。他们用测绘仪丈量每寸土地的潜力,用政策条文缝合破碎的权属,重新定义这片沃土的未来。

土地集约 打破发展困境

三年前,九江临港国际产

业园的前身,九江金属材料市场还蜷缩在零散的鱼塘与旧厂房旧仓库之间——0.65的容积率像一道沉重的枷锁,2730亩土地被纵横交错的权属线切割成破碎的拼图。在敦根经济社,“全域土整”人花了整整两周,用红漆在泥泞的塘埂上标记出17条裁弯取直的规划线。

如今,站在产业园观景台俯瞰,204.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首批投产的智能制造车间里,激光切割器正雕刻着新能源电池板的精密纹路;那些曾经阻隔发展的权属界桩,如今化作连接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隐形纽带——就像九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办公室里那面贴满33个项目标签的招商地图,每个标签背后,都是土地容积率从0.65到2.4的惊人跃迁。

苏宝立谈到,这不是简单的土地整理,而是一场生产力革命。这些投资项目的背后,是一份份权属协议,一场场协调会,以及“全域土整”干部的辛勤和汗水。

科技助力 促渔业产业升级改造

晨雾未散时,站在海寿岛的渡口远眺,会看见一幅奇妙的图景:无人机在鱼塘上空划出规整的航线,传感器将水质数据传输到手机上。而在十年前,这里的养殖户还靠着祖传的“看水色”经验,在3.44万亩的阡陌间摸索前行。

苏宝立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上西村时,老支书指着星罗棋布的零散鱼塘苦笑:“这些补丁地,连驾驶投料机都转不过弯。”

为此,他与九江镇自然资源所的年轻工程师们,用了三个月将全镇鱼塘测绘数据建成三维模型——当投影仪将连片集约化改造方案投映在村委会白墙上时,养殖大户们突然发现,那些祖传的塘埂曲线,原来可以重新谱写。

广东鱼兴港的工厂化育苗车间,如今成了教学基地。玻璃幕墙内,加州鲈鱼苗在循环水系统中追逐人造浪花;智慧大屏上,尾水处理设施的动态数据如一首现代诗般流淌。

在“政府主导+村社集约”的模式下,九江“全域土整”促成了27个经联社的联动,将碎如瓷片的承包地整合成现代化养殖园区。现在,每天有上亿尾戴着九江芯片的鱼苗游向全国,14亿元的年产值里,有30%来自数字化管理的溢价。

在苏宝立看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从来不是图纸上的几何游戏。它是干部们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诗意,是鱼塘与稻田的浪漫置换,更是九江人写给西江的又一封绿色情书。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