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东-新加坡中小学校长交流活动举行,粤新校长共话教育创新
南海“美好教育”成果引外宾点赞

■交流活动开幕式上,西樵镇民乐小学的学生们表演醒狮操。(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通讯员沈培浩罗远仪报道3月31日至4月2日,“创新教育和育人方式变革”第三届广东-新加坡中小学校长交流活动在广东举行。作为广东教育强区,南海“美好教育”创新实践成果精彩亮相,备受各方关注与赞誉,南海学校还吸引了新加坡教育代表团前来参观交流。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新加坡教育部主办。3月31日下午,活动在精彩的表演中拉开帷幕,西樵镇民乐小学的学生们踏着激昂的鼓点表演醒狮操,尽显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西樵镇第一小学的小演员们则带来极具感染力的《威武生》粤剧表演,现场掌声雷动。
随后,粤新两地校长围绕“创新教育和育人方式变革”展开圆桌对话。面对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南海实验小学校长潘光志分享了“数字化+宽教育”理念。学校借助数字化技术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打破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实现个性化教学和精准教育,这一做法赢得了现场嘉宾的认可。
4月2日下午,新加坡教育代表团到访南海外国语学校。踏入校园,学生们活力四射的醒狮表演瞬间吸引了代表团的目光。随后,校长吴迪介绍了南外在课程改革上的创新实践,学校推行“学思行课堂”,开发了信息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90多门选修课程,致力“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从“解题”到“解决真实问题”,从兴趣到志趣,南外先进的办学理念获得了代表团的高度赞誉。
在交流环节,新加坡的校长们纷纷“抢麦”,围绕教师梯队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师生关系构建、教学教研开展等多个教育核心议题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在本次交流活动中,南海外国语学校与新加坡杨厝港小学签约,缔结为姊妹学校。此前,两校就科学教育已开展了两次深度交流。吴迪表示,期待两校深化合作,共育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南海一直积极推进教育交流与合作,近20年,南海教育更是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国际交流舞台。2004年,石门中学参加广东省首批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随后,南海多名学生被送往国外交流,南海也接待了多名来自欧美和东南亚的交流生。2019年,约30所南海学校参与“汉语桥——美国校长访华之旅”中美校长合作洽谈会。2023年,佛山首家港澳子弟学校落户南海。2024年,南海教育亮相“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向世界展示了南海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
未来,南海教育将继续深化对外交流,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培养更多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南海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