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
南海开展清明公祭活动,缅怀先辈,全面做好清明祭扫保障工作,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

■南海举行清明公祭活动。图为礼仪人员敬献花篮。 ■丹灶永福园为清明安保工作做准备。

■清明防灭火演练。

祭扫预约入口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临近清明节,佛山市、南海区都举办了清明公祭活动,引导市民和未成年人缅怀先辈,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为做好清明祭扫保障工作,南海区和多个镇街提前部署,制定应急预案、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同时,多个部门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和清明出行指南,倡导市民文明祭扫,平安出行。
活动
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4月2日上午,南海区大沥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肃穆,“慎终追远缅怀先烈”2025年佛山市“我们的节日·清明”暨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活动在此举行。
活动上,佛山市文化馆带来的朗诵《佛山的好女儿—陈铁军》,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随后,学生代表精神抖擞地走上前,宣读《清明倡议书》。他们清脆而坚定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传递着用文明新风传承红色血脉的强烈信念。
敬献花圈环节,气氛凝重而庄严。佛山市、南海区文明办及大沥镇相关领导缓步上前,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祭英烈活动结束后,市、区、镇相关领导前往大沥城区小学电教室,与学生们共同参与“网上祭英烈”。大家通过线上平台向革命先烈献花、留言,以现代文明的方式寄托追思。学生代表还参观了大沥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悟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清明公祭 倡导文明新风
4月2日,2025年南海清明公祭活动在南海殡仪馆举办,以“生命对话”为经纬,传递着世人对先贤的缅怀之情、思念之心、感恩之意,开启清明追思怀远的文化深意。
上午10时许,伴着舒缓的乐曲,一场以“缅怀先烈·传承家风·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公祭活动开始,南海殡仪馆的礼仪人员敬献鲜花,行鞠躬礼,依次敬献五谷、素果、茶水,向先贤致以思念之情。
“生命至贵,灵长万邦。当珍此命,善待众芳。生虽朝露,精神恒长。以有限之命,续无限之荣光…”凝神而聚,感先贤尊辈之恩,在悠扬的乐声中,礼诵人充满真挚情感的颂读“公祭词”,抒发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诵读祭词、放入水溶祝福卡……公祭各项程序礼节周到、庄严肃穆、哀思绵绵。本次公祭对象包括为党和国家的建立牺牲和奉献的英烈,为人类医疗事业和延续他人生命而无私奉献的器官捐献、遗体捐献者,以及安息于南海殡仪馆的超20万的众逝者。
“惟有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标记着自然与万物的轮转,又镌刻着生活与生命的轨迹。”南海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的表示,祭祖扫墓,寄托对先人的怀念,承载着每个家族繁衍延续的历史记忆,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清明不变的主题,公祭仪式正是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清明期间,南海殡仪馆将陆续推出“心祭明礼·生态共融游园会”系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形成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保障
清明节三天预计88万人次祭扫“一不变、三增强”护平安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南海区民政局透露,今年清明节期间,南海祭扫人数将达到172万人次,在清明节三天更达到峰值88万人次,提醒市民要错峰祭扫。
南海区现有11间殡葬服务机构,含1间区殡仪馆、3间经营性公墓、7间公益性墓园(骨灰楼堂)。南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往年清明数据分析,预判4月4日至6日,以及接下来的第一个周末12日至13日将迎来今年清明的祭扫高峰期。
为了做好清明节祭扫保障工作,南海提出“一不变、三增强”基调:预约控流措施不变,增强安保要求、增强督导检查、增强宣传力度。
南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疏导祭扫人流,今年依然实施在4、5、6日三天预约祭扫,群众可以通过佛山+、南海发布和南海区殡葬协会公众号进行预约。截至4月1日,通过网上、现场、电话预约的有60多万人。为了应对人流高峰,南海将在清明节三天每天投入不少于3500人安保力量(其中公安460人、交警340人、治安联防和护林员约800人、墓园及第三方特勤等1900人)。其中,狮山华侨墓园和西樵福荫园将作为双重点区域,每天分别保证不低于600人和400人。同时,今年南海将继续依托空天地一体社会治理系统,调用205个摄像头和无人机实时监控人流、车流及烟火点。通过预约控峰和技术手段,全力确保祭扫高峰期安保高效统筹和精准调配。
清明期间将全面落实由公安部门牵头应急、市场监督、城管等部门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邮寄、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多部门联合对“人民币冥币”开展源头整治,排查生产企业、销售个体户,并对服务机构加强监管。全区在重要林区入口设置49个检查站,安排专人对进入林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火种不入山。
南海区紧抓清明祭扫契机,全面推进文明殡葬宣传。目前,已发放横幅800条、海报3000张至各村居及殡葬单位,通过“南海发布”“佛山+”等平台发布清明资讯10余篇,阅读量超10万,并发送提示短信12万条。
清明祭扫期间,各墓园将开展鲜花义卖,倡导绿色低碳祭扫新风尚。
举行灭火演练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3月31日,丹灶镇召开2025年清明祭扫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各村(居)及相关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确保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响应,扎实做好清明节期间祭扫服务工作,营造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清明祭扫氛围。
为织密清明“安全网”,丹灶已于3月26日开展“清明防灭火演练”,通过模拟墓园火情与森林火灾两大场景,全面检验应急处置能力。
4月1日下午,大沥镇开展清明节前安全生产检查,重点督导建筑施工、森林防火、防汛备汛等工作。
检查组一行首先来到中藤产业项目施工现场,详细检查工地安全管理、施工防护及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重点环节监管,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随后,检查组前往长青墓园,重点检查清明祭扫安保措施、森林防火巡查、人流车流疏导及应急准备情况。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加大巡查力度,严格火源管控,做好宣传引导,确保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
检查组还来到大滘泵站,实地查看水闸运行维护及防汛备汛工作。
提醒
文明祭扫绿色清明
一束鲜花可抵万语千言
不妨以素菊替代纸钱,用松柏置换香烛。让鲜花的芬芳代替烟尘,让绿植的生机延续思念。您也可在“云端”点亮电子香烛,在虚拟空间敬献鲜花、书写寄语,让思念乘着春风抵达远方。
一份守护传递文明温度
祭扫时请主动配合人流疏导,车辆有序停放。不携带火种入山林,不燃放烟花爆竹。建议错峰出行,给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多些礼让,让清明出行更显温情。
一脉传承延续家风悠长
老照片里藏着家族故事,旧家书里记着祖辈叮咛。不妨在祭扫时与晚辈共读家谱,分享先人奋斗故事。用手机记录下祖辈口述的历史,让家族记忆在数字时代永续流传。
一缕新风滋养文化根基
倡导简约祭扫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树立厚养薄葬理念,不攀比祭品多寡,不追求排场规模。可将祭扫花费转化为公益捐赠,用栽种纪念树代替焚香烧纸,让孝心善意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离家前做到“三清三关”
三清,即清厨房,定期清理抽油烟机和灶具、油纸、布等易燃物品,要远离明火;清阳台,及时清理阳台的纸箱、塑料制品等可燃物;清走道,不在走廊、楼梯间堆放杂物,不在居民楼内停放电动车。三关,指的是外出离家的时候要关电源、关火源、关气源。
南海民政部门提醒,请参与祭扫的市民群众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现场管理,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和火种进入祭扫服务场所,不焚烧纸质祭品、不燃放鞭炮。山高林密,不要为了抄近路,而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做好自身防护、规避安全风险。同时,清明期间祭扫场所人员密集,市民如有身体不适,建议不要前往祭扫场所,取消已预约的订单后,不影响再次预约。
建议错峰出行提前规划路线
南海区即将迎来祭扫、踏青出行高峰,南海交通部门提醒,自驾出行前,需要提前保养和维修车辆,检查车辆电路、油路,防止车辆自燃;车内不要放置打火机、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易爆物品;在行驶中与前车保持必要的间隔距离,切勿盲目超车急驶;停车不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如遇执行任务的消防救援车辆,请主动避让。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时要留意安全出口、消防器材、安全锤的位置。
2025年4月4日至4月6日为集中出行期,南海殡仪馆和各墓园周边道路早7:30-11:30、午后14:00-16:30易拥堵,建议错峰出行,提前规划路线。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戴欢婷江秀珍吴志恒区勇坚章佳琳通讯员梁丽基黎毅诚李晓茵张以鹏李翠姗陈杰斌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