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七大主题展区“高精尖”展品亮相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今日开幕,持续至17日
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将持续至17日。
本届航展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境外展商数量由上届航展的78家增至本届的159家,增长了104%;设立了低空经济馆等七大主题展区(馆),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集体亮相。以“有人+无人”“现场+远程”“陆地+海域”的表演形式,将为观众带来“空、天、海、陆”一体化的动态演示体验。
首次开辟中国航展第二展区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珠海国际航展中心总共启用1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全新扩建的金凤台观演区则大幅拓展了观看飞行表演的空间。本届航展还设立了低空经济馆、商用飞机产业馆、民用航空产业展区、商业航天展区、新材料及应用展区、成果转化展区、省市展团展区等七大主题展区(馆)。
为了顺应无人系统迅速发展的趋势,本届航展首次开辟中国航展第二展区,展示无人机无人船等无人系统装备科技。第二展区所在的珠海莲洲通用机场和虎跳门水道的位置、条件得天独厚,既有900米跑道、停机坪、现有保障设施,也有宽350米左右、深约4.5米的航道。为了方便观众在这里观看表演,珠海市结合百年一遇防洪工程,专门修建了1公里的看台,并新建了展示码头,为无人机、无人船的展示提供充足的空间。
多款无人系统装备“首展首秀”
据悉,第二展区将有亚光科技、珠海云洲智能、小鹏汇天、四川腾盾、联合飞机集团、北极鸥航空集团等超100家企业参展。届时,将有多款无人机无人船等无人系统装备进行“首展首秀”。无人机化身“天空骑士”,无人船上演“水上芭蕾”,水天之间,交错共舞,带来科技感、冲击感的观展体验。其中在无人船演示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将携多用途海洋探测无人艇、安防巡逻无人艇、警戒巡逻无人艇参展,并进行自主航行、环绕侦察、目标跟踪等编队机动航行展演。
亚光科技将带来11.8米警戒巡逻无人艇、8.5米高速智能无人艇等“明星产品”,在现场进行动态展示展演。全球唯一能装下“飞机”的汽车——小鹏汇天“陆地航母”盛装亮相,将首次向全球演示操作全过程,全方位展现中国飞行汽车智能、安全、领先等科技硬实力。
作为国内大型无人机及其应用技术发展的头部企业,腾盾科创也将携旗下“双尾蝎B”代表中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进行飞行表演。据了解,双尾蝎B是双尾蝎无人机的复合材料型产品,具备8500公里的航程,可以携带多种高性能任务载荷,执行应急救援、气象服务、广域巡护、航空投送等任务。
北极鸥航空集团则携BJO7——双机翼折叠倾转无人机惊艳亮相,自研智能AI视觉隐身涂料,随环境变色,隐身于自然之中,机头还能360度旋转自动调整偏航姿态,可在折叠机翼后垂直降落,载重可达50公斤级。
联合飞机集团将展示可在高海拔地区起降的高原、高速、大载重TD550无人直升机,以及采用了先进的视觉和TOF感知技术的Q20“镭影”四旋翼飞行平台,Q20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电力、能源、农业、林业、公安警用等行业中。无人机制造新锐企业珠海览众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品包括旋蜂X100、旋蜂X300微型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不仅携带方便,同时具备AI识别、智能跟踪等功能,拓宽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
商业航天创新成果亮点频出
在无人系统展区之外,本届航展在商业航天领域同样亮点纷呈。一系列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高科技展品集体亮相,部分展品更是实现了“首展首秀”,将全面展示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成果,彰显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综合实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在本届航展上带来近200项高新科技成果,其中150项为首次展出,新展品比例达到75%。集团将重点展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战略。长征六号丙、长征八号甲、长征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和商业火箭发动机、东方红四号E卫星平台、商业卫星运管系统等展品将悉数登场,展示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嫦娥六号探测器、鹊桥二号中继星、重型运载火箭等重量级展品也将展出,可重复运载火箭和8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等技术成果将首次与公众见面,展示我国在重大工程任务和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方面的突破。
航天科工将携百余项装备展品亮相,包括HQ-9BE远程防空导弹、FK-2000弹炮结合防空武器、YJ-12E超声速导弹、WJ-700无人机、BP-12B导弹等明星装备,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科技的魅力。
此外,本届航展还将举办多场以商业航天为主题的高端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进一步促进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聚焦
本届航展谁最酷?这些明星装备请关注
航展有何亮点?
1
静态展示
展品全维度涵盖“陆、海、空、
天、电、网”,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集体亮相。
2
动态演示
将呈现“空、天、海、陆”一体的动态演示新格局,“有人+无人”“现
场+远程”“陆地+海域”的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焕新升级,力争为观众带来
震撼的感官冲击。
3
飞行表演
中外飞机联袂献技、炫舞蓝天。
航展飞行表演值得关注
1
本届航展期间,每天飞行表演时间约为4小时
2
中国空军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战机会公开露面,直观展现远程战略投送、空中打击等能力
3
备受关注的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红鹰”飞行表演队都将再抵珠海,与国外多支飞行表演队同场共舞
4
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将在阔别8年后携6架苏-35S重型战斗机、1架苏-35SM亮相本届航展
近距观察
苏-57原型机首次来华
俄罗斯空天军编号“054”的苏-57重型双发多用途隐身战斗机日前抵达珠海。这既是苏-57首次来华,也是俄首次向友好国家派出隐身战机参加航展并将进行飞行表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来华的苏-57未挂载“龙勃透镜”,这种装置的作用是隐身战机非战斗转场时,可增大自身反射截面积,以便空管雷达对其实施导引。
而据媒体观察,054号也没有覆盖雷达吸波涂料,说明其与量产型不同,并不具备雷达隐身能力,自然无需加装“龙勃透镜”。
除了054号,俄方还派出一架用于地面展示的苏-57原型机。
双星闪耀
歼-35A与歼-20联袂亮相
本届航展最耀眼的“双子星”,无疑是将集体亮相的空军两款隐身战斗机——歼-35A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和歼-20重型双发多用途隐身战机。
从空军发布的歼-35A外形照片来看,其采用了V形垂尾布局,以及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后者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阻力小、隐身性能好等优点。在机头下方,歼-35A还装有钻石外形的光电红外瞄准探头。
至于歼-20,可谓航展常客,此次也将继续亮相。
“射天狼”
红-19防空系统重磅登场
这次是中国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红-19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红-19发射车采用8×8轮式高机动卡车底盘,配备6枚装在圆柱形“储运发”一体式发射筒内的拦截弹。
有专家指出,红-19以近乎垂直的大倾斜角方式“冷”发射,不仅战场环境适应性更强,战时反应速度也更快。
而且,红-19采用动能拦截弹技术,拦截速域广、范围大,既可拦截传统弹道导弹,还具备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导弹的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制海利器
“六爷”配备“撒手锏”
官方消息称,空军轰-6K轰炸机将以静态展示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架被军事爱好者戏称为“六爷”的轰-6K,左右翼下各挂有一枚KD-21空射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目前除了中国,全球正式列装类似空射型弹道导弹的只有俄空天军,即米格-31K战机挂载的“匕首”导弹,可以10马赫高速精确打击陆地和海上目标。
电弹起飞
歼-15T编号藏玄机
另一款与空基制海作战相关的参展装备,是歼-15T重型双发多用途舰载战斗机。
歼-15T编号中的T代表“弹射型”,这是其与只能滑跃起飞的早期型歼-15的最大区别,表明歼-15T可从配备电磁弹射器的“福建舰”上弹射起飞升空。
弹射起飞的优势在于,舰载机可以“满弹满油”起飞,从而大幅增强海军航空兵的反舰战力。
歼-15T最鲜明的外形识别特征,莫过于前起落架装有与弹射器配套的特殊挂钩,且起落架结构明显加强。此外,歼-15T机头雷达罩采用新型透波材料,颜色比早期型歼-15要浅,而与机身涂装颜色一致。
虽“无”胜“有”
无侦系列挺神秘
日前,无侦-7无人机和无侦-10无人机以“自行飞抵”方式,依次降落在珠海金湾机场。“自行飞抵”4个字,可谓信息量巨大,从侧面展示了中国空军在无人机操控、运用方面的领先水平。
其中,作为全世界首款正式列装部队、采用联(接)翼气动结构的大型无人机,无侦-7战略无人侦察机已是第二次参展。
据介绍,无侦-7能够执行高空长航时侦察任务。其菱形联翼布局的前后翼以“人”字形连接,这种气动布局的好处是能获得高升阻比,适合高亚音速远程飞行。不仅如此,联翼布局还可降低结构重量与翼展,同时保持较高飞行速度。
而无侦-10无人机则是首次参展,神秘面纱正待进一步揭开。
远火新秀
这辆轮式炮车有意思
陆战武器方面,本届航展也有不少新面孔亮相,其中较为抢眼的当属国产轮式155毫米自行火炮。
该型火炮采用国产8轮通用底盘,不仅能减轻后勤保障压力,还可显著提升承载力、机动性和作战效率。此外,其炮塔顶部还装有遥控武器站,表明具备一定的防空自卫能力。
(综合新华网、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半岛都市报等)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