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公布
民乐小学美育成果获特等奖

■民乐小学学子参加佛山秋色巡游。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金全摄影报道近日,佛山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作品类、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布,西樵民乐小学《以美化人,人人出彩——乡土文化视域下农村美育浸润的实践探索》美育成果获佛山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特等奖。
民乐小学以“醒狮”为主题,立足国家课程,逐步开发《岭南少儿狮艺》《醒狮童画与扎作》和《器乐与合唱》等体艺融合的特色校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从艺术着手,将醒狮技艺与音乐舞蹈相融合,借助唱、跳、舞、武、演奏、绘画等形式,创编喜闻乐见、富有童趣的原创音乐舞蹈作品。
学校坚持一年一个原创舞剧,一年一首原创歌曲,让乡村的孩子在作品的演绎和诠释中,唤醒内在生命力与创造力,带动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与发展。
在落实美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民乐小学实施“以美化人,人人出彩”的理念,逐步落实“知识技能+审美体验+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进行美育教育的多点研发。
在内容实施上,学校开展全员器乐课程,选择的都是50元左右的乐器,形成低年段弹奏卡林巴、中年段吹奏牧童笛、高年段吹奏葫芦丝的格局。学校以提升课时容量与质量为导向,形成节节有合唱、节节有演奏、节节有展示的音乐课堂教学机制,并结合每周一的国旗下课程的全员合奏,每周五“小飞鸿大舞台”的年级、班级展示,每月的主题展示、每学年的主题汇报,不断拓展知识与技能的场景化应用,做到面向人人。
学校以南狮非遗传承基地为点,持续开展主题化、项目化美育教育实践。校园内随处可见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学校“小飞鸿杂货铺”的外观装饰也是孩子们的“杰作”。“每季一更”的醒狮主题画展,更成为乡村校园极具性价比的艺术美学展。
学校始终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多学科融合,形成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机会的六育并举花会,以课程、活动、资源、平台,为孩子们打造全面发展的舞台。
校长麦国清表示,学校会继续扎根乡土文化,持续优化现有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美育课程中探索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美育浸润课程,如陶艺三部曲,并逐步推进美育浸润“新三科”——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打造美育浸润新场景,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