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8月0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以改革实现南海更活更强
    •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超燃油车
    • 探访本地企业 领略城市魅力
    • 体育运动热起来 全民健身成时尚
    • 携手电商数智平台南海拓宽线上蓝海
    • 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七夕将开行“幸福号”
    • 浪漫七夕在南海邂逅甜蜜

    第A02版:要闻

    • 名厨带你领略粤菜精髓
    • 人防技防结合 加强宣传劝导
    • 与企业对接 助毕业生“起跑”
    • 桂城将持续三个月清查整治重点领域
    • 沥17B区间(文旅)公交线明日启用

    第A03版:经济

    • 设计如何赋能智造? 企业家走进高校寻机遇
    • 主动拥抱智能 南海家纺出圈
    • 专家学者献策香云纱发展
    • 上半年投放贷款金额超88亿
    • 又一清华团队企业选址南海

    第A04版:文明佛山

    • 42个党群和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获扶持
    • 红色剧本杀 带你“重回”1946
    • 精神病人犯罪不是“一刀切”不处罚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寻目击证人

    第A05版:要闻

    • 志愿者“大总管” 凝聚力量有一手
    • “院”景美如画 “吸睛”更“吸金”

    第A06版:南海玩家

    • 浪漫七夕 在南海邂逅甜蜜

    第A07版:健康

    • 专注微创介入治疗 续写患者生命之路
    • 立秋后调理身体 注意养脾胃去燥热

    第A08版:网红

    • 全民健身 燃爆南海
    • 一周网闻
    • p70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A07:健康

立秋后调理身体 注意养脾胃去燥热

2024年08月09日

立秋后,广东户外热浪滚滚,依然酷热难当。这不仅“不见秋”,未来可能还会更热,同时雨水频繁,湿热严重。日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岭南时令与健康专家媒体座谈会”,来自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家给大众分享了立秋调理身体、预防季节性传染病的建议。

养脾胃去燥热 三伏天勿因热而贪凉

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8月24日才出伏。不少市民上月就贴上了三伏灸。对此,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主任医师提醒,“贴完了三伏灸,皮肤毛孔是打开的,此时最好能让身体多出汗,喝热粥和热米汤不仅可以助胃气,也能起到补充水分和发汗,也能帮助三伏灸起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高温酷热,出汗多,则可多选择清汤、粥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食用果类、根茎类等水分多的清润食物,如苹果、雪梨、甘蔗等来补充体内津液。同时配合用陈皮、炒麦芽、鸡内金、山楂等健脾消食的食物,保持脾胃健旺和腑气通畅,减少人体内湿热的产生。

杨志敏还提醒,三伏天勿因热而贪凉,少食冰冷食物,特别是长期在空调房内或喜食冷饮的人群,容易受寒气侵袭。部分老年人,有上热下寒的表现,晚上开了空调,脚冷影响入睡,此时可以适当用中药沐足以散寒湿。

游泳当心腺病毒感染 登革热也进入流行季

在高温环境下,不少传染病进入高发时期。近期,发生在泳池的腺病毒感染引起广泛关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指出,小朋友游泳回来发热,可能由于泳池没有做好常规消毒,导致接触受到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病毒。建议游泳时,选择管理规范、消毒严格的公共泳池。

进入暑期,学生外出旅游、夏令营、聚会聚餐等活动增多。夏季高温潮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一些病原微生物容易繁殖,肠道传染病高发,常见有病毒性、细菌性感染导致的腹泻。康敏强调,“病从口入”,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特别是海鲜水产品之类的要煮熟煮透,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切记不喝生水。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食品安全所主任医师黄琼也指出,肉毒梭菌、米酵菌酸、单增李斯特氏菌等致病菌,可谓是食物中隐藏的“致命杀手”。这些菌种即便大量生长繁殖甚至产毒,都不会明显发霉发酸发臭变质。她提醒大众,不要在家进行酵米面的制作;木耳银耳泡发用水要干净,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购买湿米面制品要认真留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的食品等。

此外,当前登革热已进入流行季节。广东省疾控、各地市疾控公众号会定期发布“蚊子地图”等,市民要及时掌握身边的疫情动态和防护知识。

多喝水降血液黏稠度 避免骤冷骤热“爆血管”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冯颖青提醒大众,高温天气导致出汗甚至脱水,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出汗多,钠钾流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有些人会从高血压变成低血压,特别是老年人,甚至会出现休克的表现。所以要随时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出门时随身携带充足的水,不要到渴的时候才喝水。她建议,少量多次地饮水,每次50~100毫升为宜,以白开水为主,出汗多时需适量补充电解质,例如在水中加少许盐,口感略带咸味即可。晚间睡前和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或常温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由于天气炎热,一活动就出一身汗,不少人喜欢户外回家就立即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或者冲冷水澡。”冯颖青指出,室内外的温差大可能会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影响心血管病疾病,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她建议,从户外回家后,先擦干身上汗水,休息10~15分钟后再开启空调,或用温水进行洗澡,避免在饥饿或饱胀状态下洗澡。(来源:羊城晚报)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