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剧本杀 带你“重回”1946
里水推出红色旅游品牌项目《北沙1946》,引领沉浸式党史学习新热潮

■青年们沉浸在北沙村革命历史的场景中。
珠江时报讯记者何国平何志锋摄影报道8月7日,在里水镇北沙村的革命老区,一场沉浸式剧本杀正在上演。来自里水镇、大沥镇的20名文艺骨干,参加了《北沙1946》红色革命体验项目烧脑版,通过剧本阅读、角色扮演、剧情推理、团队合作,学习历史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切身感受革命先辈们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
作为佛山市首个以南三花革命历史为原型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北沙1946》依据1946年至1949年沈少刚、陈启锐、杜路、陶少霞等共产党员发动群众“反三征”、潜入敌人营垒统战策反,并迎接解放的历史背景进行创作。
活动现场,青年们身着民国时期的服装,化身“爱国进步人士”,沉浸在北沙村革命历史的场景中。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在解密、演绎、推理、协作中,逐渐揭开了北沙村红色历史的神秘面纱,感受先辈们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深刻体验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
“以前多是阅读书籍或观看红色电影,现在通过角色扮演第一视觉去学习党史,更真切、更深刻。”里水镇文艺骨干罗荣继说,活动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追忆红色历史,致敬革命先烈。
大沥镇文艺骨干郑韵楠,在剧本杀的任务是秘密组织民间力量,开展抵抗国民党势力工作。“剧本杀的每个阶段都充满挑战和乐趣,这不仅需要参与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郑韵楠认为,这种沉浸式体验项目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参与者们在身临其境中,学习红色历史。
当前,南海区提出把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和实践样本。作为革命老区,北沙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渗透至每家每户,发展人文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北沙1946》是北沙村探索的首个文旅项目,分为烧脑版和团建版。团建版是基于1946年至1949年南三花工委成立后,组织军事训练、组建人民游击队等历史事实进行设计。据统计,项目推出一个月,便吸引了超200人次前来体验。
《北沙1946》沉浸式体验项目,不仅为里水镇红色旅游品牌增添新亮点,也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新活力。未来,里水镇将继续挖掘和传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推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红色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历史、铭记历史、传承历史,为佛山和广东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开辟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