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思维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转型
珠江时报讯记者袁夏璐报道7月23日,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带队到大沥镇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调研,实地走访联江东路“工改工”项目、沙岗工业区“工改工”项目,并召开区域协调发展调研座谈会。
依托广佛路和广佛新干线两条“黄金走廊”,大沥镇有色金属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镇拥有金属加工企业超2200家、金属批发企业超26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和限上批发业企业超400家;拥有再生金属回收企业超1000家,主要集中在雅瑶、沥东、沥北、沥中、奇槎、太平6个社区,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再生金属收集、分拣产业链,为南海、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再生金属材料。
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委书记岑灼雄介绍,大沥根据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分布特点,设立两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网点规划区域,并在沥北、沥中、雅瑶社区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引导优质企业入园经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转型升级。
当天,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沙岗工业区“工改工”项目、联江东路“工改工”项目。据介绍,沙岗工业区“工改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目前意向投资方正在修改完善整体开发方案。联江东路“工改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预计建设建筑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有投资意向方,并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社区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分别围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信心,期待政府能给予企业更多的指引和扶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南海在发展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这个事情上要有一个系统的思维。”顾耀辉指出,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投融资这两个方面,同时,企业也要保持清醒,要想办法兑现承诺,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产业链配套对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要围绕“一山一园一院两平台”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一山”是指用“城市矿山”理念来打造有色金属产业园区;“一园”是指有色金属产业园,目前狮山已经有5000亩的有色金属产业园,其他镇街符合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建设,实现“一区多园”;“一院”是指利用好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为陶基、铝基、铜基新材料提供支撑;“两平台”是指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和废旧金属回收平台。总的来说,就是要打通回收、加工、销售整条产业链,整合行业资源,扶持头部企业,把有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