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
查分录取防诈骗“撒欢”要注意安全
高考结束,家长和高考生们已进入放松的阶段,一些诈骗分子却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相关诈骗伎俩。此外,考生在“放飞自我”的同时,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查分和录取
套路1
提前查分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和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如点开网址链接,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就会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被盗用钱财。
●温馨提醒
高考查分都会提前公布官方渠道,考生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成绩,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套路2
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每年高考后便有各类小道消息,称能通过技术进入系统,或称认识所谓“内部人员”,只要付费就可修改高考成绩。●温馨提醒
高考阅卷工作保密性极高、管理极其严格,任何人不可能更改成绩。同时,成绩公布后,对自己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复核。考生和家长切勿听信谣言。
套路3
智能志愿填报百分之百保上
不法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和智能手段,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
●温馨提醒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通过各级招考机构和高校的官方平台,获取各类准确的招生信息和招生政策,同时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四川考生可充分利用由省教育考试院指导、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研发的公益服务平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根据系统中存在的真实历史录取数据,结合自身分数与位次等信息进行分析。
套路4
有“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的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或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温馨提醒
高校招生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会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存在所谓内部降低分数“补录”“补招”的情况。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套路5
申请助学金先交费
不法分子利用一些考生上大学需要申请助学金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考生、家长先交报名费或手续费。●温馨提醒
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或“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套路6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骗取钱财。
●温馨提醒
收到录取信息后,考生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高校官方发布的录取查询方式确定自己的录取信息。
日常生活
预防溺水
同学们不要贪一时清凉而不顾自身安危,到一些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发现有人溺水切勿盲目施救,要量力而行、科学施救。
注意交通安全
切忌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已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同学,切莫酒后驾车。骑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乘坐车辆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切记“安全带就是生命带”;坐出租车时,要乘坐正规出租车,在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切莫贪图便宜搭黑车。
注意出游安全
同学们出游时应选择正规的旅行社、乘坐正规的车辆、入住正规的酒店,到安全、适宜的地方旅游;不要独自外出旅游,和同学出游要及时和父母沟通;外出游玩要将详细行程告知家人;旅游过程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向旅游监管部门反映。
注意聚会安全
切记饮食卫生安全,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酗酒;在公共场所聚会时,要留意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遵守聚会地点的防火规定。
注意身心安全
考试内容可以交流,但心态要摆正,不要过度影响自己的情绪;高考后,建议家长适当地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合理询问考生的考试情况,适时鼓励和开导孩子;家长可带孩子去户外散心,放松心情,调整不良情绪;考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过多沉迷网络,不要过度放纵自己。
注意兼职安全
高考结束,在寻找暑期工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警惕用工陷阱;防止“黑中介”的诈骗,不随意相信网络上的兼职广告,防止陷入传销陷阱;暑期社会实践要事先了解实践单位的情况,与实践单位明确有关法律事项,谨防被骗;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及时提醒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身心“充电”小妙招
●确保充足睡眠
为新生活储备精力
高考后,考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社交活动和未来的学习压力。为了保持身心的活力,确保每晚有足够的睡眠至关重要。制订一个合
理的作息计划,并尽量遵守它。建议23点前上床
休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7~8小时,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记忆力和创造力,让考生在未来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出色。
●坚持运动锻炼
释放压力迎接新挑战
运动是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消耗能量,保持机体代谢的活跃性,为考生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挑战提供更好的身心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骑车、游泳、俯卧撑、平板支撑等,并坚持锻炼。记住,运动时要适度,避免过度疲劳。
●重视社交支持
分享与倾听
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不仅能帮助考生缓解压力,还能获得宝贵的支持和建议。与家人、朋友或新结识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困惑和喜悦,他们会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倾听他人的故事和经验也能让人从中学到很多,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运用积极心理暗示
点燃内心的动力
高考后,积极心理暗示将成为考生的一大助力。尝试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能够应对这个新挑战”“我已经为大学生活做好了充分准备”等,能够增强自信心和内在动力,让考生更加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挑战。
(综合健康中国、山西晚报、长沙晚报、恩施网警)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