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嘉厨
单品年销超亿元 打造粤式预制菜标杆
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专业生产健康美味、轻松烹饪的粤式预制菜

■牛肉片。

■富贵酿鲮鱼。

■精制牛腩。

■鲜肥肠。

■金嘉厨全链条保障出品安全。图为锯骨车间。

牛肉片、牛仔骨、牛仔粒、蒜香骨……每天清晨,一箱箱粤式预制菜从佛山市金嘉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嘉厨”)成品仓库搬上货车,自佛山市南海区发往全国多地。
从2015年成立至今,金嘉厨一直坚守“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专业生产健康美味、轻松烹饪的冷冻肉类制品。其营业额,在短短几年内,从最开始的年入两三百万元迅速跨入“亿元俱乐部”,2023年与2015年相比更是涨了约百倍,仅牛肉片这一单品就年销过亿元。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金嘉厨异军突起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经营之道?如今步入第十个年头,金嘉厨又将如何开启新的高质量发展之旅?近日,记者走进金嘉厨,深入探秘粤式预制菜如何做出大未来。
小小“烧腊仔”圆梦“美食情”
金嘉厨的创始人、董事长孙锐佳是土生土长的南海人,也是一位地道的“美食控”。
“我从小就喜欢美食,小时候在家有事没事就喜欢研究各种菜式。”说起美食,孙锐佳满脸止不住地欢喜,“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喜欢,好像就是与生俱来的。”
1997年,带着对美食的热爱,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上——继续上学还是学一门技术,孙锐佳选择了当时的“佛山一技”,就读烹饪班,重点学习烧腊烹饪技术。很快技艺有成,他先后入职佛山金城大酒店、佛山宾馆等佛山知名酒店,成为了一名小小“烧腊仔”。
步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佛山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酒店、酒楼以及各式大排档,烧腊行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烧腊行业历练多年的孙锐佳敏锐地察觉到,想要继续实现自己的美食梦,必须挑选新“赛道”。
经过深思熟虑,2015年,孙锐佳与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如今的金嘉厨。金嘉厨以制定粤式预制菜行业标准为目标,以“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为经营理念,专业生产健康美味、轻松烹饪的冷冻肉类制品。
“一开始规模不大,每个月就二三十万元的营业额,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并很快迎来飞跃式的发展。去年,月销售逾两千万元。”孙锐佳说,经过9年多的发展,金嘉厨已经从一开始单纯的冷冻肉制品制造加工企业,发展成一家初具规模并集仓储、物流、加工于一体的生产平台,拥有体积达20000立方米的冷冻储存仓库、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标准生产车间。
从金嘉厨实现蜕变的那一刻起,孙锐佳的美食梦才真正启航:他也不再是一名“烧腊仔”,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企业的“掌舵者”。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金嘉厨已步入了发展的第十个年头,形成了系列品牌冷冻产品,如牛肉片、黑椒牛仔骨、牛仔粒、小炒黄牛肉、大厨牛排等牛肉制品,以及卤水肥肠、脆皮乳鸽、豉汁排骨、墨鱼胶(滑)、蒜香小排、小炒鸡杂、富贵酿鲮鱼等其他日常肉制品,在预制菜行业内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他相信,预制菜行业一定大有前景,未来,金嘉厨将往全产业链的方向深耕细作,做成粤式预制菜的标杆企业。
单品年销过亿元背后藏“巧思”
在金嘉厨众多产品中,牛肉片是最核心、最受欢迎的“金牌产品”,去年仅这一单品销售额就破了“亿元大关”,占比总销售额约1/3。
小小牛肉片,如何有这般魔力?实际上,不只是牛肉片,金嘉厨的其他牛肉制品也深受市场喜爱。孙锐佳从选材、产品研发等多方面层层剥开这背后藏着的道道“巧思”。
要做好“牛”产品,先要有好“牛”。金嘉厨的牛肉原料全部来自于南美及欧洲的优质肉牛,并根据所需的肉质、片型、厚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产地的肉牛,“以上乘的原料做上乘的产品”。
金嘉厨专门设立了研发部,在孙锐佳的带领下,研发部同事们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边跑市场边进行调研,考察不同地区的饮食特色,以及市场需要什么、如何研发等,确保产品从原料到辅料都合乎当地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多年以来,金嘉厨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发室强强联合,借用高校科研力量,提升食品中的技术含量。“基本每个国家的食材原料,我们都会开发超过20个配方,保证呈现出最佳状态。”孙锐佳介绍,市面上所见的每一块来自金嘉厨的牛肉,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12人科研团队,从微生物、速冻等各个流程着手,通过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最终才得出这块牛肉的“终极公式”。其中,不同配方调制出来的牛肉制品,都会有工艺、口感、片型等方面的差别,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口味的饮食需求。
能够快速出餐,也是金嘉厨抢占市场的一大优势,这体现在金嘉厨的所有产品中。“我们主打的就是方便出餐,产品一解冻甚至有些产品无需解冻,然后简单烹饪就行,特别适用于团餐、快餐、煲仔饭等渠道。”孙锐佳举例,如经典牛肉片,自然解冻后抓揉松弛,过油配搭鲜蔬爆炒、浸煮、蒸均可。
目前,金嘉厨产品面向全国经销商客户,销往除了新疆、内蒙古以外的其他各地区。
全链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从广义上讲,速冻食品都是预制菜,如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面包等,自然,冷冻肉制品也位列其中。预制菜因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烹饪而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但随之而来的疑问也不少——预制菜是否安全?
“健康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公司出品的全部产品,我和员工都经常吃。”孙锐佳表示,从食材原料采购、研发、生产到监管、成品出库各个环节,金嘉厨都以标准化流程推进,全链条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让老百姓买得放心、煮得安心、吃得舒心。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是金嘉厨打响“金字招牌”的一大秘诀。金嘉厨选用的南美及欧洲的优质肉牛,在经过海关、企业、第三方多重检验,确保原材料安全可用后,才会进入研发和生产流程。为进一步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孙锐佳还持续布局“第一车间”建设,计划在肉牛产业较为发达的巴西选购牛场,开辟从养殖、屠宰到加工、冷链上下游全链条的冷冻肉类制品生产线,保证原材料供应新鲜稳定,提高品控能力。
对于生产加工企业来说,能干的“熟工”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公司员工流动很小,从‘小白’成长为‘能手’,员工们大多数都选择陪伴企业共同前行。”孙锐佳表示,金嘉厨很重视企业管理,尤其是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上稳定的人员,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规避生产操作风险。”
据悉,每周一下午,金嘉厨都会安排两小时对员工开展集中培训,从生产要求、安全卫生、团队建设等方面推动员工素质提升。同时,该公司生产车间启用组长制,以12至15人为一组,实行三级管理,以稳定的团队保障生产的稳定。
金嘉厨还聘请专家及食品安全监管团队走进企业开展专业评估,并定期出具监测报告、优化方案及整改建议,切实保障监管透明与生产安全。
创新推出佛山手信“佛山功夫鱼”
“游佛山逛祖庙,年年有余!”酿鲮鱼是佛山人儿时的记忆,逢年过节家中长辈便会拿出这一手“大菜”。“脱胎换骨见刀工,煎酿鲮鱼自不同。但嚼无妨宜老幼,鲜甜可口味香浓。”鲮鱼原本多刺,但酿鲮鱼将有骨变无骨,破皮取肉,融合了广东特色腊味海味干货,色香味俱全,是广东十大名菜之一,声名远传。
早在创业之前,孙锐佳就凭借自己对美食的喜爱,师从“南厨宗师”梁奀师傅学习制作这道广东名菜,并顺利成为酿鲮鱼制作技艺传承人。传统酿鲮鱼制作技艺流程复杂、精细,对手工操作要求很高,特别是选材、烹饪、包装等环节离不开长期的经验累积和判断力积淀,难以被现代技术所替代。如今,因工序复杂、成本昂贵,并受到流水线制品冲击,酿鲮鱼制作技艺青黄不接,甚至到了几近失传的地步。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的饮食口味、生活质量也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酿鲮鱼材料和做法不一定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据了解,鲮鱼盛产于珠三角地区,在温差极大的北方城市几乎不能生存。经过市场调查,孙锐佳发现佛山手信市场正缺肉制品类。如何既能够留住家乡童年的味道,将酿鲮鱼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又能够打出佛山特色,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推陈出新,研制佛山手信“佛山功夫酿鲮鱼”的想法在孙锐佳脑海中逐渐成型。
既然是“功夫鱼”,“功夫”下在何处?在孙锐佳的带领下,金嘉厨研发团队对酿鲮鱼制作技艺进行了改良:选用更贴近当代受众喜好的马蹄碎、冬菇粒、陈皮丝、葱花等配菜;投资百万元购入全新数控设备,其速冻功能可以将鱼肉定格在最鲜美的时段;引入流水生产线,将酿鲮鱼留皮、去骨、包馅等工艺分割开,既去骨去肉,一头一尾鱼皮又能不破,塞入辅菜后还能保证鱼皮的完整、馅料的充足。
“我们每天能生产2万尾鱼。”孙锐佳憧憬,将佛山功夫酿鲮鱼做成粤式预制菜的代表产品,以佛山手信的形式向外传递粤菜“功夫”的神韵。“吃在嘴里,它不仅是品一道名菜,更是品一段时光,我相信,佛山功夫酿鲮鱼的市场将更加广阔。”孙锐佳充满信心。
策划/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吕啸天孔显涛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马一右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马一右刘怡图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