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现代农业 厚植绿美底色
里水探索“农业+”新路径,加快实现绿美产业化、产业绿美化

■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千亩稻田。

■南海花博园现代农业观光发展为流潮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5月22日,里水镇副镇长、里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党委书记杜坤率镇内多家现代农业企业代表到季华实验室和南海氢能中心参观学习,既是开阔视野,更是希望以科技赋能里水农业发展,以数智化思维推动里水绿美经济迸发新活力。
“百千万工程”是里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绿美建设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内在要求,绿美经济是绿美建设的内生动力。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进程中,里水通过探索“农业+”新路径,让花卉、蓝莓等现代农业打头阵,将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为绿美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科技赋能
绿美资源转化绿美经济
考察团一行人在季华实验室科技成果展厅听取了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及最新科技成果,并就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科研工作、成果转化、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参加本次考察的企业有大峰水产、华穗耘谷、智昊农业、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博园、蔬源、粤山生物、高雁集团,均是里水第一产业的佼佼者。
佛山智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嘉浩表示,希望与季华实验室联动,在蓝莓的采摘、分拣方面取得人工智能的应用突破,既有利于管理人手,也可精准把控蓝莓品质。
杜坤认为,里水引进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从业者学历、素质和水平都很高,做的是高附加值的农业,迫切需要科技赋能。里水正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通过“科技赋能、龙头带动、品牌引领、融合发展、服务支撑”,推动绿美资源向绿美经济转化。
作为南海唯一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里水响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召,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今年,里水各涉农村(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34支乡村绿化党员先锋队,共计举办乡村绿化美化活动超160场次,打造“先锋林”“企业林”等主题林超50个,参与“五带头”的党员群众1.5万人次,累计植树约2.8万株,绿化面积超22万平方米。
绿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助力。里水通过集约农田、整治田头棚、植绿护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项目等形式,大力挖掘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林果种植、休闲文旅等产业,走出“万亩青山变金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4月,里水与茂名电白签约沉香经济林示范项目,计划在里水文头岭试种约3.67公顷(55亩)奇楠沉香。里水将借助茂名电白成熟的沉香种植技术,探索开发佛山本地的林业生态经济,实现林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绿”种下了,“美”来了,经济发展了。在广袤的里水大地上,里水已通过集约和农业招商集约农用地800公顷(1.2万亩),引进了现代农业产业项目15个,“一心五带十园”的产业格局基本成形。
在里水这片沃土上,由年产销1100多万枝的百合花、种植面积超200公顷(3000亩)的三角梅、产销占全国四分之一的蝴蝶兰、年销售量达300万尾的观赏鱼构成的“三花一鱼”正慢慢提升为“三花三鱼一豆一稻一果”,成为里水响当当的高水平农业名片。里水种出了“中国香水百合名镇”,种出了华南最大的蝴蝶兰生产销售基地,种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融合发展
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提升
里水积极助力农企转型升级,在品种研发、电商直播等方面探索,切实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度”发展。目前,里水农产品“研产销”全链条融合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
通过实施“种业+”和“电商+”计划,里水的华豆、灏岚等企业研发出一批大豆、蓝莓新品种。新农人借助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手段,将本土农产品卖到更广阔的市场中。
在万顷园艺世界,仙鹤花卉种植基地年销蝴蝶兰近300万株,产值约1500万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销量由园区内的电商公司销售。基地负责人何彦霖表示,从陈村搬到里水,看中的正是园区规模更大、交通更方便、电商配更成熟。
数据显示,里水已带动镇内300多家蝴蝶兰、观赏鱼电商企业参与电商项目。其中,广东万顷园艺世界内电商企业80多家,南海花博园内观赏鱼电商直播企业80多家。年网络销售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20家,最大的奇彩龙鱼年网络销售逼近6000万元,惠和锦在微拍堂平台观赏鱼排名第二。
里水还以“绿美”为底色,实施“农旅+”计划,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里水镇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贤鲁岛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成为了广佛地区的网红打卡点。梦里水乡百花园推出民宿、夜游、餐饮等服务,探索出一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的。以南海花博园所在的流潮社区为例,过去7年,流潮社区村集体农用地租金从1000元/亩增加到5000元/亩,年增收600万元,村民房屋出租率和房租同步提升。花博园提供工作岗位约2000个,社区内餐饮企业从3家发展到如今的40多家,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逐步兴旺,带动年产值6至7亿元。
接下来,里水将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城乡“颜值”,发展绿美经济,将绿化美化与庭院经济、苗木经济、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齐头并进。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志健通讯员钟健锦罗蔼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