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变新网红 南海红木圈粉新生代

■耕酸堂开展研学活动。

■红木家具。

■广式木作雕刻细节。

作为引领数百年风尚的广作红木家具,如何俘获年轻人的芳心?这成了南海红木业者当前重要的课题。
“我们从前年开始开设抖音账号和官方直营店店铺,不少抖音用户通过私信等方式找我们定制家具,一些红木文创产品非常受网友欢迎。”佛山市南海区耕酸堂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耕酸堂”)总经理刘锡桦介绍,公司已建立直播基地和广式硬木家具展览馆,互联网已成为公司品牌宣传和销售的重要渠道。
在南海,越来越多的红木企业像耕酸堂一样拥抱互联网,他们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构建红木生态链,讲好红木故事,塑造品牌意识。与此同时,他们通过研学活动、全屋定制、创新设计等方式,圈粉新生代消费者,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老手艺“触网”与“后浪”同频
“江苏的粉丝最近来探店,夸我们的工艺好!如果不是互联网,我们的客户人群范围肯定到达不了这么远。”80后红木人楠荞红木总经理林达信说,早在2019年,公司就开始在自媒体渠道发布产品和企业相关的宣传视频。
“88平方米的小户型,红木家具怎么摆放最适宜?传统古法榫卯结构的缅花大床怎么拆?”谈及直播技巧,林达信透露,楠荞红木的抖音账号并不是直接卖货,而是通过宣传红木的手艺和文化,科普红木家具的保养技巧,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定制家具。
在南海,像楠荞红木这样拥抱互联网的企业已越来越多。“透过视频和直播,网友可以看到广式硬木家具的美。”刘锡桦感慨,不少年轻人看了视频后,对广式硬木制作技艺萌发出兴趣。
除了营销渠道的创新,刘锡桦及其父亲还开发了一系列性价比高、且运用了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文创产品。比如,西关趟栊门、咏春木人桩、玲珑桌椅套件等。物件小巧精致,充分体现广式家具的核心技艺。刘锡桦表示,非遗传承,传的是“工艺”,承的是“观念”,想要传承好非遗,工艺一定要老,观念一定要新。
对正在探索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的南海红木产业来说,电商和直播带货无疑是一片新蓝海。南海的红木商城也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机遇,2023年,“南海区红木电商集聚区”在佛山(海宜达)信得国通红木城挂牌,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红木产业转型升级。
佛山(海宜达)信得国通红木家具综合城整合了珠三角乃至全国红木家具专业采购资源,以中高端红木家具采购中心为主,董事长梁剑国表示,红木家具的电商营销不能急功近利,首先目标就是让众多消费者对红木家具有一个认知、提升的过程。红木城已积极与相关电商企业洽谈,期待引入电商企业进驻红木城,为进驻商户增值服务,目前红木城已有十余家红木产业商户进驻。
推出研学课程普及红木文化
红木家具拥抱新生代消费者,一定要抓住新生代消费者的喜好。文化和技艺,是红木家具最有魅力的地方,研学方式则是普及传统文化和红木家具之美的重要手段。
从2023年年底开始,耕酸堂尝试了新项目:研学。2023年12月16日,耕酸堂迎来了广州某小学的一众师生,体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研学活动——《小小传承人——中华筷制作体验》课程。通过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懂得了如何制作和鉴赏传统的广式家具,还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出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
今年年初,耕酸堂又联动大圩社区亲子家庭等开展“历史建筑+非遗文化”参观研学活动,为家长和孩子了解非遗文化中广式红木家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搭建桥梁,给非遗文化注入更多的年轻活力。
“同学们除了倾听传承人的细致讲解,还给他们动手实操的机会,比如,制作起传统红木中华筷子,拼装富贵凳,让他们不仅收获卯榫等知识,也提高动手能力,收获更多成就感。”刘锡桦表示,借助研学这种创新性做法,构建起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助力南海红木文化传播推广的目的。
接下来,耕酸堂将继续做好非遗进校园系列课程,继续努力做好非遗传承。
抓住90后审美量身定制家具
如今的消费市场,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世界。作为潮流文化的代表,“新生代”在消费选择上有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中规中矩的产品已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不少南海红木企业已经意识到,市场之变的实质是用户需求之变。当下的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家居的功能也在转变。在新一代消费者看来,他们住的是小户型,喜欢简易、定制和搭配,对红木家具的颜值和功能也有着新的要求。
“现在的年轻客户有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希望能一站式完成装修,我们抓住了这个痛点,推出了量身定制和全屋整装服务,打造理想舒适的家。”平洲宏兴红木家具厂总经理肖礼鹏介绍,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喜欢过于复杂专业的家装过程,而是更希望可以指挥商家上门服务。
除了全屋整装服务,新生代的审美越来越转向轻奢、简易设计。在当下流行的国学、传统文化的带动下,去除复杂雕花,简约设计的新中式家具,已成为后起之秀。
“红木家具,要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出现在年轻人眼前,来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生活距离。”南海红木行业协会秘书长罗惜坤表示,我们倡导会员企业积极适应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以产品之变应对需求之变。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年智彭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