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5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习近平向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致贺信
    • 一体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实验区建设
    • 南海民办学校完成电脑随机摇号录取
    • 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工作落地落实
    • 专家媒体学者领衔带你探秘河西走廊

    第A02版:经济

    • 老手艺变新网红 南海红木圈粉新生代
    • 将非洲作为南企出海的“金色大陆”
    • 明天这个品评活动邀你前来试吃打分

    第A03版:要闻

    • 宣讲“全域土整” 推动乡村振兴
    • 映月湖中央人文区又拍出地块
    • 职工登台秀绝活展风采
    • 南海新一批科普教育基地获授牌
    • 丹灶这场舞蹈演出延期至5月31日晚

    第A04版:要闻

    • 单品年销超亿元 打造粤式预制菜标杆

    第A05版:要闻

    • 深耕现代农业 厚植绿美底色
    • 摸底调查排水户 推进排水许可工作
    • 大型违建铁棚被拆三龙湾大道“蝶变”提速
    • 丈夫给“小三”财物妻子能否要回?
    • 2024年大沥镇端午龙舟季系列活动物料采购项目公告

    第A06版:教育

    • 专家媒体学者领衔带你探秘河西走廊

    第A07版:要闻

    • 过六一迎端午 来南海解锁潮玩新姿势

    第A08版:网红

    • 非遗火出圈 文旅“上大分”
    • 一周网闻
    • 公 告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8:网红

非遗火出圈 文旅“上大分”

2024年05月24日

扫码看起龙视频 “藏龙”唤醒 592岁盐步老龙“重出江湖” 事件回顾 5月18日,大沥盐步老龙起龙仪式举行,全国现存最老、珠三角久负盛名的盐步老龙再出江湖,吸引央媒、省媒等主流媒体持续报道,一批高流量的网络媒体、自媒体纷纷投来关注,引发网友热议。 媒体聚焦 央视新闻客户端:盐步老龙礼俗包括起龙船、拜华光、游三河,重头戏则是五月初五、初六当天,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五约仁威老龙跨越12公里的相会。相关活动将持续热闹一整月,直到端午过后,老龙才会重新藏入船坞。 南方+app: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关注,与大沥的精心谋划密不可分。老龙“出水”年年都有,如何用现代的语言把老龙精神、老龙文化表达出来?大沥首先想到的是,对起龙仪式进行全面的策划,让一场活动的意义超出活动本身。 网友声音 @繁星:500多岁的老龙舟,岁月的痕迹都刻在了每一寸木头上,满满的都是故 事感! @AA欣爷:这种传承的力量,让人心里暖暖的。 @浅墨:通过直播,全程目睹盐步老龙“醒过来”,超震撼! 时报微点评 盐步老龙作为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其起龙仪式的年度盛事不仅唤醒了古老的传统记忆,也激活了地方文化的勃勃生机。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极大地丰富了南海乃至广东的文旅内涵,吸引更多游客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习俗,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展现出非遗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无限可能。

扫码看南海非遗出圈背后的意义 文化“输出” 南海非遗亮相贵州“村超” 事件回顾 5月18日,在贵州榕江的“村超”赛场,南海非遗再次火出圈,吉祥如意的乐安花灯、精神活泼的醒狮、气势十足的咏春拳、韵味悠扬的粤剧等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广东狮山咏春足球队与丹寨斗鸡足球队上演了一场畅快淋漓的友谊赛。 媒体聚焦 醒目视频app:三年来,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合作等方面,“粤黔协作一家亲”在这里都结出了 丰盛果实。一场“千里牵线”的球赛,更是给这颗果实注入了文化的活力。 “南海旅游”微信公众号:悠久且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南海的底蕴所在、魅力所在。近年来,南海致力打造文旅品牌,多项城市IP、文旅 活动频频出圈,此次南海非遗特色表演亮相贵州村超,成为南海展示城市形象、文化魅力的又一窗口,也是深化文体旅融合的契机,进一步活化文化、强化文化赋能。 网友声音 @杨小姐: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南海非遗文化,南海醒狮水平高、技艺巧,咏春拳刚柔并济、灵活多变,整个表演特别好、特别震撼。 @冯爷:非遗的加入,让足球赛多了几分文化韵味,爱了爱了! @梦里的风:贵州村超不只是足球那么简单,让这个赛事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文化交流平台,点赞这种创新! 时报微点评 线上线下好评如潮,证明文化无界限。南海用一波优秀的非遗文化“输出”,向网友展示自身魅力的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以文塑城找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近年来,南海积极推进非遗传承,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率先实行非遗“进民宿、进景区、进校园、进商圈”,通过展览展演、文创融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传承,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感受南海非遗的独特魅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