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3月1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我国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
    • 推动乡村绿化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 做大联盟 做强产业 做优服务
    • 15分钟! 央视重磅聚焦南海新质生产力
    • 佛山排名全国第三连续四年广东第一
    • 以“1128”总思路推动宣思文工作高质量发展
    • p50

    第A02版:要闻

    • 奋楫扬帆促发展 凝心聚力奏强音

    第A03版:经济

    • 从一场推进会看佛北南海片区强势发展决心
    • 近千女性就业岗“职”等你来
    • 栽下储能“梧桐树”加快引来“金凤凰”

    第A04版:要闻

    • 用文化“上色” 绘出乡村好“钱景”
    • 巾帼引领创新 匠心培育英才
    • 商家可随意泄露顾客个人信息吗?

    第A05版:要闻

    • 徒步南海线 赏景更上镜

    第A06版:教育

    • 六大重点行动 培育“善美之师”
    • 以爱治校 扬长育人
    • 榕江职校订单班学员在佛山开启专业实习
    • 师生播撒种子 开展廉洁教育

    第A07版:健康

    • 开展特色治疗 提质中医药服务
    • “救人要紧,知情同意书我来签!”
    • 国家级专家坐诊帮助失眠抑郁患者
    • p38

    第A08版:视野

    • 抬头无人机 出门打“飞的”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4:要闻

用文化“上色” 绘出乡村好“钱景”

绿美南海不断提升乡村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颜值

2024年03月14日

■西樵镇松塘村激活传统文化,聚集大量人气。图为松塘美景。(资料图片)

■桂城叠滘水乡的龙船漂移火遍全网。(资料图片)

■里水镇赤山村以跳火光民俗活动,点燃大家心中 的文化种子。           (资料图片)

拜孔子,步青云路,登翰林门,学生们在丝竹声中跳起传统舞蹈六佾……随着央视等多家媒体关注,南海西樵松塘村的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人们视野。当游人走进南海广袤乡村社区,目光所及,青山绿水、诗意田园,还有各种有文化气息的活动和场景,更是频频出圈,越来越惊艳。

桂城叠北社区“飙”龙船火爆全网、丹灶仙岗社区烧番塔红红火火“潮”好玩、里水赤山跳火光“跳”出文旅新活力……它们用文化“上色”锻造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骨,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发现南海这些不但美到“骨子里”,还带来好“钱景”的乡村,找寻不一样的绿美南海。

文化赋能书写“绿美”新文章

说起用文化“上色”的绿美乡村,不得不提西樵镇上金瓯社区松塘村。

“传承了文化,记住了乡愁。”这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曾经对松塘村的盛誉。

环塘而立,清幽而古朴的松塘村,在未被文化“上色”之前,资源平平。“松塘的文化保育,是从老一辈村民开始的。”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祖桥介绍,早在十几年前,老一辈村民就自费编撰史料,深挖松塘村历史文化内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松塘村“趁热打铁”,发动村民自发制订并全体表决通过《西樵镇松塘村村规民约》。2022年初,松塘村发起筹款修缮区氏宗祠,短短13天就筹得善款300多万元。村中还成立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至今累计筹得600多万元,修缮7间古建筑,创下南海村民自发修缮文物规模最大的纪录。

塑形铸魂、传承文化,松塘村的文化保育之路,让乡愁有“乡”可寻,让这块“璞玉”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焕发了新的生机——“高颜值”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和艺术家前来打卡、创作,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上金瓯松塘村就是八大艺术分区之一。

抬头见古迹,触目皆绿美。“我们修复那么多古建筑,绝不能止步于文化保育。”陆祖桥深知,守护文脉与绿美发展并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是共生共存的。

依托村里古建筑、绿美“颜值”等资源,松塘村开设研学项目,设置“德”“智”“体”“美”“劳”五大研学主题,被评为“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文化赋能之下,研学新业态为松塘村的全域旅游发展带来了品质化、差异化的旅游供给。

美到“骨子里”带来好“钱景”

当一群充满活力、乐观奋进的“10后”研学孩童,在古巷旧街、青砖黛瓦、旧祠堂里,与这个800岁的古村,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传承着历史文脉,村民区信启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特意数了一下,游客多的时候,停车场停满12辆旅游大巴车!”

以创建“3A”景区为契机,松塘村8个经济社联合成立松塘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区信启成为该公司董事长,计划合理有序在村内植入民宿、餐饮店、文创店等业态、业种组合,满足游客多样需求,拓宽文旅融合发展路子。

不只松塘村,用文化“上色”,美到“骨子里”带来好“钱景”的乡村,在南海数不胜数。

在里水镇赤山村,一个以300多年“跳火光”历史闻名于外的历史古村,不仅拥有优美的水乡风情,还是里水优秀历史文化的代表村庄之一。最近几年,传统跳火光民俗活动,点燃大家心中的文化种子,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播撒、传承,凝聚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绿美建设的磅礴力量,迸发文旅新活力,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在赤山从早玩到晚。

火爆“出圈”的还有桂城叠滘水乡,拥有“九曲十三湾”的特色水网。以龙船文化为抓手,去年,叠滘龙船漂移成为端午流量密码,火遍全网,吸引超10万观众观看,被央视多个频道报道,岭南水乡风光走进全国人民视野。

内在的气质提升了,外在的颜值也不能落下。南海正计划完善绿美建设全民参与机制,构建党员带头、乡贤支持、企业参与、群众出力的全民参与机制,大力培育“庭院经济”“美丽经济”,让广大群众成为绿美南海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可以预见,用文化“上色”的绿美南海,将交织着更多与众不同的“色彩”。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程虹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郑慧苗戴欢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