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治校 扬长育人
石实“扬长教育”登上《新课程研究》,特色品牌与育人成效受肯定

■学校举办体艺节,为孩子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学校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通讯员罗炽娴)近日,全国知名教育类学术期刊《新课程研究》以《以爱治校扬长育人》为题,对石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罗剑辉进行专访,详细介绍了他的办学理念,充分肯定了石实“扬长教育”特色品牌与育人成效。
2021年,在教育领域奋斗近30年的罗剑辉出任石实实验学校的“掌舵人”。就任后,他以“以爱治校、尊重你我”的教育价值观团结师生,以拼搏、实干精神继续擦亮石实的“扬长教育”品牌,将石实打造为南粤大地上璀璨的民办教育明珠。
在他的带领下,石实的办学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在南海区75所初中学校的综合评比中,获得2023年南海区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先进学校一等奖。在全区教育大会上,学校还被授予“鲲鹏奖”(即被认定为南海区英才培养先进单位)。2024年,南海区少年科学院大沥分院在石实设立。
“一减一增”打造有爱校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源泉,是师生精神力量的来源。”罗剑辉在专访中强调,石实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是“爱”,即“以爱治校、尊重你我”,其中“爱”涵括仁爱(造有爱的校园)、热爱(做有爱的教师)、育爱(育有爱的学生)。通过巨大的“爱的核聚变”形成合力,形成师生、生生、师师、家校相互尊重的美好局面。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入团仪式等常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同时,发动教师、家长发挥志愿服务精神,成立交通志愿者服务队,为学生安全上学、放学保驾护航。
此外,石实围绕“一减一增”,不断打造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减”指的是减去教师、学生工作的冗余部分,将更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时间留给师生。“增”指的是通过提升管理精准度、服务精细度、师生满意度,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增”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增加具有文化意蕴的校园景观;二是增加校长信箱;三是在全区率先建立博士工作室、科创教育工作室;四是开设心理关爱小组、年级心理畅聊室、家长沙龙活动中心等;五是优化教师的办公环境;六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扬长活动”,延长并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七是为学生合理搭配营养膳食,定期开展欢乐自助餐、“校长请客吃雪糕”等活动;八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班主任队伍;九是增加教师的活动时间,如开展周末工会团建活动;十是打造学校文创产品,营造全校齐心的环境。
近两年,石实始终秉持“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信念,从全国各地的“双一流”大学招聘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补充招聘高级教师、区级名师、管理骨干,组建了一支有持续战斗力的新队伍。学校还以青蓝培养工程、双微课程工程、领军人才工程精准打通教师发展的“绿色通道”,以名师工作室工程、教师评价改革工程、中心基地校工程铸就名师孵化的“教育航母”,并通过出台“教师五年发展提升规划”,率先推行“低职高聘”,以多维评价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让每个学生“寻长、育长、扬长”
创建于1999年的石实实验学校(原石门实验学校),是佛山市第一所民办实验类全寄宿学校。自2000年办学以来,学校培养了2万多名社会人才,其中,25名毕业生入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近5年,近400名毕业生入读省内外的“双一流”大学。
罗剑辉介绍,石门实验学校坚持以“扬长教育”为品牌特色,以培养素质综合、特长明显的石实学子为目标,以扬长课程、扬长课堂、扬长活动为抓手,通过“寻长、育长、扬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套个性化课程”,实现以长促长、以长育长、以长补短、以长助全。
在扬长课程建设方面,学校通过落实国家课程、融合开设地方课程、创新开发校本课程,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邀请一批校外专家入校开设特色课程,包括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冯桂英老师开设的藤编课,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饶宝莲老师开设的剪纸课等。
在扬长课堂创设方面,学校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总目标,对标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探索高效课堂新样态。
在扬长活动开发方面,学校持续优化扬长大擂台、扬长大舞台、扬长大讲坛、扬长大展台等系列活动,并组织扬长教育开放日、扬长心育节、扬长迎新年庆、扬长合唱节、扬长体艺节、扬长科研周等系列节庆活动。
作为“扬长教育”集团核心校,石实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已辐射1所省外、1所区外初中,以及镇内的7所中小学和1所幼儿园。
谈及未来发展,罗剑辉表示,石实将通过学段衔接、集团共建,构建小初衔接与初高衔接的面向全体的人才一体化培养新模式,探索面向拔尖生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新路径。学校还将以学生为核心,以家校同心合作为桥梁,将各种社会资源引进学校,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家庭教育同步,真正实现同心共育,让全体学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