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11月1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 习近平抵达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聚焦改革创新狠抓任务落实全面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
    • 五大方面展开合作 共绘一体化新图景
    • 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1%
    • 人大代表走进叠滘探寻古村发展之道
    • 南海创新推出“视频办”服务

    第A02版:要闻

    • 南海区人民医院公交枢纽启用
    • 菁英“充电”提素增能
    • 精益求精 当好全域土整讲解员
    • 南海社矫工作成效获市检查组肯定
    • 了解丹灶历史弘扬有为精神

    第A03版:经济

    • 办事咨询不用跑 视频远程帮到你
    • 两家南企入选 树数字化转型标杆
    • 跨境电商出口单量首次突破1000万票
    • 聚焦氢能产业担当探路先锋

    第A04版:要闻

    • 汇聚“微能量”点亮“微心愿”
    • “宠”爱有方文明养犬入人心
    • 把“食”事做实 让老人吃出幸福味道
    • 从“心”开始呵护青少年成长
    • 狮山再增两个城管工作站

    第A05版:要闻

    • 54岁“斜杠青年”用一身活力描绘“枫”景
    • 绕行!周末起,这些道路封闭施工
    • 西樵开展高层住宅全覆盖消防整治
    • 私家车堵消防通道车主被行拘5日

    第A06版:文化

    • 30多年坚守甘当龙狮文化守艺人
    • p27

    第A07版:教育

    • 新! 特色方阵尽显青春风采
    • 趣! 博爱学子共享体艺馨香
    • 萌! 学生原创吉祥物亮相
    • 特色活力早操伴儿童健康成长
    • 国家级课题为抓手打造劳育新范式

    第A08版:天下

    • 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 教育部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 禅规公示2023-1S454号佛山瑞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鹏瑞三龙湾壹号广场项目9#住宅楼,14#-17#、21#-24#商业楼,裙楼及地下室建设项目调整批前公示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1:要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2023年11月16日

    据新华社电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指出,一是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下转A08版)

    (上接A01版)

    文章指出,二是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文章指出,三是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

    文章指出,四是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

    文章指出,五是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对于传统行业,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