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狮山如何打造“诗和远方”?
狮山发力人文领域提升城市魅力,让群众的幸福感更有“质感”


■狮山南国桃园。(资料图片)

■市民走进大顶苦瓜种植基地,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流程。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区辉成摄
5月9日,狮山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召开,宣布“全力争当全国镇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协力同心,再造一个新狮山”的新目标,大胆向着两千亿迈进,提出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人为本的战略部署。这其中,人文领域的发力不可忽视。近一年来,“醒狮计划”“欢狮计划”发布、首届民俗文化活动月举行、“水上南海”之官窑生活家论坛引发大讨论等,展示了狮山发力人文领域的决心。
城产人文,是支撑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四梁八柱”,也是狮山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实实在在发力的四个领域,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千亿大镇狮山而言,多年站稳千亿大镇脚跟,却仍存在一二三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虽坐拥佛山唯一的大学城,却难以留下毕业生;虽然聚集百万人口,但消费水平仍有待提高……
狮山如何才能高举飘扬的“人文之旗”,为书写“两千亿”的第二个里程碑新答卷添墨增彩?在4月的昆山、嘉兴调研之行中,或许能对照借鉴一二,探索描绘狮山人文品质城市新图景。
以文为媒 提升城市人文魅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决定城市的活力和长远竞争力。
广东首个千亿大镇、稳坐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第一把交椅的狮山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工业镇街,但是深究其文化历史底蕴,并不年轻。
狮山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这里曾是个繁华的商贸中心,也是一个文化名镇。如狮山官窑,有着千年历史,拥有十里长街、生菜包等令人熟知的地方特色,素有“先有官窑后有佛山”之说。
长久的历史孕育出深厚的文化资源。狮山有璜溪古村、黎边古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咏春拳、官窑生菜会等12项区级及以上非遗,南国桃园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南海影视城,13个革命老区村等文旅资源,还凝聚出了“明德、树本、孝德、尚学”的文化品牌,成为滋养一方水土的精神土壤。
近年来,狮山地区产业发展迅速,不断吸引外来人口。目前,已拥有超过100万的常住人口,属于佛山最“聚人”的镇街,但其中外来人口居多,对狮山的认同感有待提高。
如何让他们“由内到外”成为狮山人,认同狮山?文化无疑是最有效的答案。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文化的引领,以文化先行探索,消除外来人对城市的片面认知,在产城并进不断深化的同时,以文化认同推动人的融合。
2021年,嘉兴吸引了10.5万的新增人口,居2021年全国十大人口增长最多的地级市首位,其中自然增加人口仅为0.61万人。同样是外来人口增多,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嘉兴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在流淌千年的“诗与远方”中解锁了新时代美丽城镇集群。随处可见的“红船”标识、红色旅游品牌,积极打造“红色+”旅游新业态等,“红船精神”让游客刚到嘉兴就留下了深刻印象,“红船印记”也深入当地居民心中,成为了这座城市显性标志。
对比嘉兴,狮山光有文化底蕴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提升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近一年来,狮山正在积极探索。近日,狮山官窑尤为吸睛,正在打造的“十里官窑”作为“水上南海”13个“文旅+”水经济创新示范区之一,将以“窑文化”和“广府文化”为着眼点,以“东方生活美学”为内涵,梳理官窑的地理空间关系、功能匹配及其业态内容设定。
此前,狮山更发布了“醒狮计划”“欢狮计划”,让文化乐章一年四季在狮山欢潮荡漾、此起彼伏,成为狮山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以文为媒,狮山正在用它的城市魅力实现“不仅聚人,更聚人气”。
文旅兴城 推动城市形态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与文旅空间已经没有绝对的区别。
五一期间,南海全区旅游总收入全市第一,文旅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与文旅空间已经没有绝对的区别。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营造主客共享、可游憩、有温度的生活社区、特色街区、新型商区、公共空间、人文乡村等,满足大众对美好旅居生活的需求,是文旅发展的趋势。
以旅游闻名的昆山周庄镇就是如此。周庄围绕古镇景区既有景点、地标、巷弄、店铺等进行点化和升格,通过串联互动、整体推广盘活周边旅游资源,带动更多酒店、餐饮等商业体入驻,进一步做大、做深“旅游+”产业链,不仅改善原住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更带动了城市形态的改变,脱掉了周庄原本“苦镇”的“帽子”。
2022年,佛山1/10的经济总量出自狮山,南海区1/3以上的经济总量产自狮山。对于工业狮山来说,狮山足够大,人口多,经济实力强,但对于城市狮山而言,狮山的城市形态还不够完善,大部分来到狮山的人,很难产生“城”的感觉。
要发展城市,不如借助周庄经验,凭借本地文化资源从文旅切入。今年春节假期期间,狮山举办持续一个多月的首届民俗文化活动月活动,包括新春欢乐购、桃花文化节、新春足球音乐会、烟火晚会、元宵灯会、官窑生菜会等十多场精彩丰富的主题活动,当地居民、各地旅客积极参与,吸引线上、线下共超200万人次,拉动镇内消费超10亿元。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狮山累积了不错的经验。
当前,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大热点。狮山既是农业大镇,也是文化大镇。官窑马蹄、石碣西瓜、沙水桃花等本地特色农作物丰富,更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鲲鹏研究院等科研院校齐聚,能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农文旅融合发展底气十足。
狮山提出了坚持新农业稳家,全力打造广府特色新农业示范镇的目标。实施“农狮计划”,强化大湾区都市智慧农业示范园、北江亲水“鱼·花”观光农业示范园、广佛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和大湾区农产品现代加工流通示范园“四大园区”开发,以推动农地集约化为抓手,致力农业“+工业”“+互联网”“+生态文旅”。
文旅发展正在狮山多点开花。可以预见,狮山的文旅发展、城市品质将显著提升。未来你或许可以漫步南粤古驿道的街巷,在斑斓灯光下穿越古今;在甜玉米地游玩体验,一边采摘一边深入感受精致田园生活……
以人为本 打造基层善治标杆
文化影响的不仅是城市形象,还能激发自下而上的自觉,动员社会合力,带动基层治理不断向好。
狮山有76个村居、581个经济社。自建镇以来,走的就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搞工业、建城市的发展路子。时至今日,狮山的城市、产业相当程度上是与乡村混杂在一起的,近100万常住人口大多生活在村居基层,可以说基层安则狮山安。
基层治理的中心是人,是满足人的需求。在共同经历了城市化的推进、互联网的加速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考验后,群众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复杂的挑战,但普罗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面临着更高要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嘉兴桂苑社区是一个拥有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走进其中却不见破旧之感。全新粉刷的外立面、丰富的文体娱乐公共场所、数智化设施及服务建设,推动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直线上升。以5G+云诊室为例,针对慢性病,居民“家门口”刷身份证进入5G+云诊室“看诊”,等待医生进行远程配药,方便实用。
改造的背后离不开基层善治。什么是善治?它也被称为良好的治理,是指要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参与者互相文化认同才能顺利完成。桂苑社区改造过程中收集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呼声,并集多级政府合力响应民之所呼,成为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和升级现代社区的样本。
对比狮山,狮山2000年以前城镇化程度较低,不少老旧小区楼龄接近30年,亟待改造提升。近年来,狮山镇房管所联合相关部门,按照“老旧区,新活力”的理念,重点改造“水电气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及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开展道路、楼道、建筑外立面、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等提升改造。
但基础配套、建筑翻新等只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第一层次,从嘉兴经验来看,更重要的是听民所需,思考如何将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认同度高的人文要素融入进去。为此,狮山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应将人文因素放在关键位置。尤其是在当代人对生活便利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以数智手段便利生活,助力改造,或许更能获得人心。
同理,在民生实事、安全保障等工作上也是如此。狮山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基层善治标杆。这个过程中强化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认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才能加速提升狮山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彭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