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5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
    • 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氢爱的南海走向新世界
    • 10部门部署开展“六一”庆祝活动
    • 勇攀地球之巅再次见证历史

    第A02版:经济

    • “氢”风劲吹 南海“高飞”

    第A03版:要闻

    • 宠物不能带上地铁 手机禁止外放声音
    • 150名干部赴4省8市学习调研
    • 南海元素“霸屏”展现文化底蕴
    • 南海启动学前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
    • 擅自拆除消防设施最高罚款5万元

    第A04版:要闻

    • 城市狮山如何打造“诗和远方”?

    第A05版:要闻

    • 为生命教育增添体验 让人生感悟更加深刻

    第A06版:健康

    • 35分钟!为心梗患者打通“生命线”
    • 牙掉了别放弃治疗!
    • p24

    第A07版:视野

    • 勇攀地球之巅 再次见证历史

    第A08版:天下

    •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笃定前行
    • “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 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 南方地区加强巡查确保安全度汛
    • p2
  • 数字报首页

A04:要闻

城市狮山如何打造“诗和远方”?

狮山发力人文领域提升城市魅力,让群众的幸福感更有“质感”

2023年05月24日

    ■狮山南国桃园。(资料图片)

    ■市民走进大顶苦瓜种植基地,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流程。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区辉成摄

    5月9日,狮山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召开,宣布“全力争当全国镇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协力同心,再造一个新狮山”的新目标,大胆向着两千亿迈进,提出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人为本的战略部署。这其中,人文领域的发力不可忽视。近一年来,“醒狮计划”“欢狮计划”发布、首届民俗文化活动月举行、“水上南海”之官窑生活家论坛引发大讨论等,展示了狮山发力人文领域的决心。

    城产人文,是支撑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四梁八柱”,也是狮山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实实在在发力的四个领域,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千亿大镇狮山而言,多年站稳千亿大镇脚跟,却仍存在一二三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虽坐拥佛山唯一的大学城,却难以留下毕业生;虽然聚集百万人口,但消费水平仍有待提高……

    狮山如何才能高举飘扬的“人文之旗”,为书写“两千亿”的第二个里程碑新答卷添墨增彩?在4月的昆山、嘉兴调研之行中,或许能对照借鉴一二,探索描绘狮山人文品质城市新图景。

    以文为媒  提升城市人文魅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决定城市的活力和长远竞争力。

    广东首个千亿大镇、稳坐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第一把交椅的狮山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工业镇街,但是深究其文化历史底蕴,并不年轻。

    狮山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这里曾是个繁华的商贸中心,也是一个文化名镇。如狮山官窑,有着千年历史,拥有十里长街、生菜包等令人熟知的地方特色,素有“先有官窑后有佛山”之说。

    长久的历史孕育出深厚的文化资源。狮山有璜溪古村、黎边古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咏春拳、官窑生菜会等12项区级及以上非遗,南国桃园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南海影视城,13个革命老区村等文旅资源,还凝聚出了“明德、树本、孝德、尚学”的文化品牌,成为滋养一方水土的精神土壤。

    近年来,狮山地区产业发展迅速,不断吸引外来人口。目前,已拥有超过100万的常住人口,属于佛山最“聚人”的镇街,但其中外来人口居多,对狮山的认同感有待提高。

    如何让他们“由内到外”成为狮山人,认同狮山?文化无疑是最有效的答案。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文化的引领,以文化先行探索,消除外来人对城市的片面认知,在产城并进不断深化的同时,以文化认同推动人的融合。

    2021年,嘉兴吸引了10.5万的新增人口,居2021年全国十大人口增长最多的地级市首位,其中自然增加人口仅为0.61万人。同样是外来人口增多,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嘉兴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在流淌千年的“诗与远方”中解锁了新时代美丽城镇集群。随处可见的“红船”标识、红色旅游品牌,积极打造“红色+”旅游新业态等,“红船精神”让游客刚到嘉兴就留下了深刻印象,“红船印记”也深入当地居民心中,成为了这座城市显性标志。

    对比嘉兴,狮山光有文化底蕴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提升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近一年来,狮山正在积极探索。近日,狮山官窑尤为吸睛,正在打造的“十里官窑”作为“水上南海”13个“文旅+”水经济创新示范区之一,将以“窑文化”和“广府文化”为着眼点,以“东方生活美学”为内涵,梳理官窑的地理空间关系、功能匹配及其业态内容设定。

    此前,狮山更发布了“醒狮计划”“欢狮计划”,让文化乐章一年四季在狮山欢潮荡漾、此起彼伏,成为狮山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以文为媒,狮山正在用它的城市魅力实现“不仅聚人,更聚人气”。

    文旅兴城  推动城市形态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与文旅空间已经没有绝对的区别。

    五一期间,南海全区旅游总收入全市第一,文旅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与文旅空间已经没有绝对的区别。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营造主客共享、可游憩、有温度的生活社区、特色街区、新型商区、公共空间、人文乡村等,满足大众对美好旅居生活的需求,是文旅发展的趋势。

    以旅游闻名的昆山周庄镇就是如此。周庄围绕古镇景区既有景点、地标、巷弄、店铺等进行点化和升格,通过串联互动、整体推广盘活周边旅游资源,带动更多酒店、餐饮等商业体入驻,进一步做大、做深“旅游+”产业链,不仅改善原住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更带动了城市形态的改变,脱掉了周庄原本“苦镇”的“帽子”。

    2022年,佛山1/10的经济总量出自狮山,南海区1/3以上的经济总量产自狮山。对于工业狮山来说,狮山足够大,人口多,经济实力强,但对于城市狮山而言,狮山的城市形态还不够完善,大部分来到狮山的人,很难产生“城”的感觉。

    要发展城市,不如借助周庄经验,凭借本地文化资源从文旅切入。今年春节假期期间,狮山举办持续一个多月的首届民俗文化活动月活动,包括新春欢乐购、桃花文化节、新春足球音乐会、烟火晚会、元宵灯会、官窑生菜会等十多场精彩丰富的主题活动,当地居民、各地旅客积极参与,吸引线上、线下共超200万人次,拉动镇内消费超10亿元。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狮山累积了不错的经验。

    当前,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大热点。狮山既是农业大镇,也是文化大镇。官窑马蹄、石碣西瓜、沙水桃花等本地特色农作物丰富,更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鲲鹏研究院等科研院校齐聚,能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农文旅融合发展底气十足。

    狮山提出了坚持新农业稳家,全力打造广府特色新农业示范镇的目标。实施“农狮计划”,强化大湾区都市智慧农业示范园、北江亲水“鱼·花”观光农业示范园、广佛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和大湾区农产品现代加工流通示范园“四大园区”开发,以推动农地集约化为抓手,致力农业“+工业”“+互联网”“+生态文旅”。

    文旅发展正在狮山多点开花。可以预见,狮山的文旅发展、城市品质将显著提升。未来你或许可以漫步南粤古驿道的街巷,在斑斓灯光下穿越古今;在甜玉米地游玩体验,一边采摘一边深入感受精致田园生活……

    以人为本  打造基层善治标杆

    文化影响的不仅是城市形象,还能激发自下而上的自觉,动员社会合力,带动基层治理不断向好。

    狮山有76个村居、581个经济社。自建镇以来,走的就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搞工业、建城市的发展路子。时至今日,狮山的城市、产业相当程度上是与乡村混杂在一起的,近100万常住人口大多生活在村居基层,可以说基层安则狮山安。

    基层治理的中心是人,是满足人的需求。在共同经历了城市化的推进、互联网的加速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考验后,群众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复杂的挑战,但普罗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面临着更高要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嘉兴桂苑社区是一个拥有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走进其中却不见破旧之感。全新粉刷的外立面、丰富的文体娱乐公共场所、数智化设施及服务建设,推动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直线上升。以5G+云诊室为例,针对慢性病,居民“家门口”刷身份证进入5G+云诊室“看诊”,等待医生进行远程配药,方便实用。

    改造的背后离不开基层善治。什么是善治?它也被称为良好的治理,是指要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参与者互相文化认同才能顺利完成。桂苑社区改造过程中收集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呼声,并集多级政府合力响应民之所呼,成为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和升级现代社区的样本。

    对比狮山,狮山2000年以前城镇化程度较低,不少老旧小区楼龄接近30年,亟待改造提升。近年来,狮山镇房管所联合相关部门,按照“老旧区,新活力”的理念,重点改造“水电气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及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开展道路、楼道、建筑外立面、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等提升改造。

    但基础配套、建筑翻新等只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第一层次,从嘉兴经验来看,更重要的是听民所需,思考如何将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认同度高的人文要素融入进去。为此,狮山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应将人文因素放在关键位置。尤其是在当代人对生活便利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以数智手段便利生活,助力改造,或许更能获得人心。

    同理,在民生实事、安全保障等工作上也是如此。狮山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基层善治标杆。这个过程中强化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认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才能加速提升狮山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彭燕燕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