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爱的南海走向新世界

◎施玥卓李年智
历史上,佛山这座功夫之城,以一招“无影脚”打遍世界。
现如今,走向世界的佛山南海有了一张新名片:氢能。
5月22日至26日,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在南海举行,国内外的氢能顶尖学者、专家齐聚于此。
此次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南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这是对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成果的极大肯定,也将大大增强南海争当“氢能产业第一区”的信心。
获授“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南海拥有足够的底气。正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所说,佛山南海敢为天下先,已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为,目前南海氢能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条件,规模集群优势明显,符合认定的要求。
回溯历史,早在2009年,南海以引进燃料电池空压机生产项目为起点,开启氢能产业新征程。经过14年的“恋爱”长跑,南海对氢能的热爱从未减退。2018年,南海提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点方向。2019年,佛山仙湖实验室落户仙湖氢谷。南海对氢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长期主义,一张蓝图绘到底。
南海的底气来自于产业链的布局。近年来,南海积极培育氢能“产、学、研、用”生态体系。在产业链布局上,目前已集聚氢能企业和机构150多家,涵盖氢能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形成超600亿元的投资规模。南海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具备燃料电池及系统八大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环节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燃料电池及系统生产企业最多的地区。
南海的底气还来自于创新的硬实力。南海建设了以佛山仙湖实验室、华南氢安全中心、鑫锦伟华洁净能源研究院为代表的多个研发创新平台,吸引多个院士项目落户。近期佛山仙湖实验室成功获批建设国家能源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海的底气还来自于大项目的进驻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南海在氢能领域动作不断,释放迎来收获期的强烈信号。
2月,南海迎来首届“氢能和氨氢融合新能源仙湖科技大会”;
3月,美锦能源氢能科技园开园暨飞驰科技新车下线,标志着南海实现氢能整车制造新突破;
4月,百亿项目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成功拿地,南海迎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氢能装备安全论坛”;
5月,南海氢能一天之内两上央视,备受全国关注……
南海氢能产业新势能正在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中国氢能看佛山,佛山氢能看南海”正成为业内共识。
南海本无海,却成为逐梦蓝海。南海本无氢,却成就湾区氢城。正是凭借这股闯劲和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南海的氢能产业成功“杀出一条血路”。
唯有凌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今年3月,南海提出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这不仅是南海雄心壮志的一种表达,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我们还须清醒看到,氢能产业发展尽管进入了“快车道”,但还有一些障碍需要努力克服。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所说,电堆水平和国外仍有差距,膜电极基础材料技术成为下一步发展急需攻克的瓶颈;氢燃料价格偏高,储运仍是氢能技术链的薄弱环节。
面向未来,南海还需加倍努力,勇往直前,聚焦氢源供给、氢能装备和氢能应用三个环节,发力氢能材料、动力转换、机械装备、标准和检测四大领域,统筹政府、企业、科创、上级、境外五大资源,抢抓氢能风口,继续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把氢能培育成支柱产业,擦亮这张城市新名片。
“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是块金字招牌,来之不易,重若千钧。站在这个新起点,南海务必要踔厉奋发,久久为功,力争为中国氢能产业长期发展探索南海路径,贡献南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