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 文明祭扫寄哀思
清明节临近,南海通过不同形式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清明”文明祭扫活动

■2023年南海清明公祭活动在菩提园举办。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市民将对先人的思念心语贴在心语墙上。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礼仪人员以五谷素果清茶醇酒之仪祭奠故人。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学生们进行网络祭扫。珠江时报记者/严佳瑶摄

扫码看绕行路线
风清景明,思念绵长。清明节临近,南海通过不同形式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清明”祭英烈活动,向逝者致以思念之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同时倡导文明祭扫、绿色祭扫、生态祭扫的祭扫新风尚。
清明公祭
以诗为祭赓续传统文化
“把思念埋在心底,把握当下芳华,感受生命的美好……”4月3日上午,2023年南海清明公祭活动在菩提园举办,以诗为祭,以礼颂情,传递着人世间浓浓的“爱与思念”,见证着传统文化赓续。
上午10时许,伴着舒缓的乐曲,南海菩提园的礼仪人员敬献鲜花,行鞠躬礼,依次敬献五谷、素果、茶水,向逝者致以思念之情。
“生生不息爱常在,代代相守亲情无疆;回首来路,长怀感恩心…”在小提琴悠扬的乐声中,礼诵人颂读“公祭词”,抒发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献鲜花、敬献五谷茶水、诵读祭词……公祭各项程序礼节周到、庄严肃穆、哀思绵绵。本次公祭对象包括为党和国家的建立牺牲和奉献的英烈,为人类医疗事业和延续他人生命而无私奉献的器官捐献、遗体捐献者,以及安息于菩提园的超20万的众逝者。
公祭现场,南海菩提园精心准备了一面“心语墙”,前来祭扫的市民可以留言,表达对已故亲人的追忆。
怀缅先人,重于心不拘于形。参与公祭的南海区民政局社会事务股副股长刘志雄直言,这些年来,南海市民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辈成为祭扫新趋势,公祭让菩提园里的“烟火味”淡了,“文化味”越来越浓。
“惟有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标记着自然与万物的轮转,又镌刻着生活与生命的轨迹。”南海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的坦言,祭祖扫墓,寄托对先人的怀念,承载着每个家族繁衍延续的历史记忆,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清明不变的主题,公祭仪式正是文明祭扫新形式的有效实践。
祭扫英烈 学生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4月3日,“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佛山市南海区“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在大沥实验小学举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持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大沥实验小学的学生们用武术、诗词朗诵、唱歌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追思。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简要分享大沥的战斗故事?”“毛泽东同志在哪个会议中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问答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抢答,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南海革命英烈故事。
“是英雄先烈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大沥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潘言表示,要学习先烈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勤奋学习,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进入电教室开展网络祭扫,在“佛山文明网”网上祭英烈专题页面了解佛山红色文化名片的故事,通过网络形式向英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敬仰和追思。
“网上祭扫是一种特别的祭奠方式,这种文明、环保的祭奠活动方便、简单、实用,值得提倡。”南海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股副股长陈国杰说,网上祭英烈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学生更直接地表达敬仰之情。他表示,本次活动,让学生们明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从小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同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市民开展移风易俗的文明祭扫活动。
清明节前夕,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高中部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前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行清明节主题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来到纪念碑前,全体师生立正、脱帽,祭扫仪式开始,学生在纪念碑前默哀并献花。陵区导游领着老师及学生们了解了纪念碑上浮雕的历史故事,金石学子深刻领会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和灵魂的红色革命精神。
一个鞠躬、一束花、一声宣誓……托清风寄去哀思。学校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敬畏历史,敬重先烈的品格,金石实验中学高中部的学子将秉承着他们的精神,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慕课发布
诗歌缅怀英雄感受英烈精神
“西樵山,红艳的木棉花,如火焰般热情绽放,粗犷和沧桑的树干撑开了一树的嫣红和厚重……”4月3日,记者从南海区文化馆了解到,“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730剧场系列活动之清明主题活动作品展示将于清明节期间发布,南海一众文艺工作者和学生代表们深情朗诵,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清明节不仅是感恩先人、追思敬祖的传统节日,更是缅怀革命英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节点。为此,南海区文化馆在今年2月发起“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清明”主题诗词征文活动。历时半月,共征集了42件作品,包括成人作品35件,学生作品7件,并从中选取了10首诗词作品进行录制。
本次活动得到南海区作协的大力支持,本土作家积极践行培根铸魂、服务人民的职责使命,纷纷围绕红色主题进行创作。例如,梁成坡创作的《英雄不朽,山河无恙!》再现了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的英勇事迹;黎铭光创作的《木棉花开颂英雄》,缅怀岭西烈士梁祥金;还有蓝子华创作的《踏在“红色之旅”的路上》、严婉儿创作的《在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陈红创作的《心的清明》等。
为了使慕课达到更好的效果,南海区文化馆还邀请了全国高级演讲与口才培训师、佛山市朗诵协会副会长、南海朗诵艺术协会会长李拓对参与录制的人员进行提前培训,通过语音校正、吐字发声、朗读技巧、形体表演等训练,以期达到声情并茂、陶冶情操的效果。
李拓表示,朗诵是有声的语言艺术,极富感染力。南海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希望通过深情朗诵,以慕课的形式将红色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引导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
朗诵人员中不乏学生代表,今年12岁的彭敏洳来自南海外国语学校,她觉得参与活动很有意义。“五星红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幸福的生活。我会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据悉,慕课将在清明节期间通过南海区文化馆公众号及南海文化云平台进行展示,欢迎广大市民通过“云”感受英烈的精神力量。
出行提醒
南海各墓园周边路段交通管制
4月3日,记者从南海交警获悉,清明节假期及其后4月的各个周末,各墓园周边路段将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前往拜祭的市民需按照相关措施和现场指引有序通行及停放车辆。交警部门介绍,按照往年惯例,清明节假期及后续两周的周末祭扫人数较多,建议广大市民错开上述祭扫高峰时段,同时,为避免交通堵塞和长时间等候,建议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此外,根据佛山市民政局有关通告,今年清明期间,南海区各大殡葬服务单位将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市民请进行预约后前往祭扫。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前往罗村长安墓园祭扫的市民较多,清明节假期及其后各个周末需经佛山西站出行的旅客及接送车辆,请从桂丹路辅路、环站西路、兴业路等道路进入佛山西站,尽量绕行罗村大道北、孝贤路等车流密集路段,避免延误出行车次。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郑慧苗严佳瑶黎小燕通讯员梁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