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中学数学教师黄伟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力上好每一堂课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上,黄伟亮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物档案
姓名:黄伟亮学校:石门中学从教感言: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主要荣誉:曾获佛山市优秀教师、南海区优秀教师、南海区优秀班主任、南海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南海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南商教育基金“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秋日里,走进南海石门中学,满目的鲜花正开得绚烂,琅琅书声从教学楼传出,操场上不时听到学生们欢乐的笑语……
如同眼前的鲜花般,在“园丁”的辛勤耕耘下努力绽放,这里的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也健康地成长着。老师中,数学教师黄伟亮便是坚守教育一线,用心用情用力育“桃李”的其中一位。
“老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肩负起育人的使命。”黄伟亮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大学毕业后,如愿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如今,他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掌握最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佛山市优秀教师、南海区优秀教师、南海区优秀班主任,南海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南商教育基金“教学能手”……这一个个荣誉,是对黄伟亮的教学、业务以及个人品德的至高评价。
黄伟亮从读书时就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梦想实现的那天起,他就时刻告诫自己:要严于律己、立德树人,在南海教育这片热土上,竭尽力量与责任。从2002年走上教学岗位以来,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教育,俨然成了他生命中的全部。
为提升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都坚持不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上好每一堂课。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黄伟亮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得出自己的教学理念。他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相对于接受式学习,在课堂上他更主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遵循“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
黄伟亮认为,数学是一门高度演绎的科学,既严谨,又有规则。相应地,也比较抽象。从这个基本判断出发,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风趣幽默的教学,将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这一道题运用刚刚新学的知识,哪位同学可以帮老师解答一下呢?”课堂上,黄伟亮经常会抛出问题,让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思路解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索,遇到问题便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同一个公式,换道题目就不会了。”黄伟亮说。
正是因为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困生“消化得了”,黄伟亮所带班级的成绩每年都名列前茅。
“黄老师为人和善、幽默风趣,上课能很好地调动我们的积极性。遇到难题,他都能鼓励我们要有信心。我们也会反复思考,多多尝试。”学生说。
常与学生谈心疏导情绪压力
2022年高考,黄伟亮任教的高三(18)班取得优异成绩,5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4人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录取,6人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录取,2人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
高分考生的背后,不只是考生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还有着老师的支持和陪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黄伟亮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探索教育规律。课余时间,他常常与学生交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情况。
朱映陶同学在2022年高考上取得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卓越医师科学家)专业录取。在备考的时候,他也曾迷茫过。佛山二模考试结束后,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导致情绪和状态都有波动。
“对于考试,其实尖子生也会有恐惧,担心考不上理想学校。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如何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呢。”黄伟亮说,在临近高考的节点上,老师很有必要介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学习和复习的策略、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最后阶段的心理调控,我都和他分析,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意见。同时还聆听他的困惑,通过心理疏导和情绪的释放,让他重新调整好备考的状态。”
在黄伟亮看来,谈心,既是了解学生的手段,也是教学过程的本身。高质量的沟通,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强化职业素养带动教研氛围
骄人的成绩和学生好评是黄伟亮工作的有力见证。他深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教学之余,黄伟亮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强化自身职业素养。
例如,征得科任老师同意后,他主动去听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同时,也会向教育行家学习,将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上。“自我提升还需要阅读,数学老师不仅要学习数学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应该要博览群书。”黄伟亮说,每次阅读以后,都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是自我提升的一个途径。
黄伟亮坦言,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准备得再精彩的一节课,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这些遗憾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回顾,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作为老师来讲,最大的幸福是来自于学生。“我会继续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给更多同学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黄伟亮付出了许多,也让他体会到了奉献者的艰辛与快乐。
“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黄伟亮爱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学生。他以无私奉献的情怀、诲人不倦的坚守,如老黄牛般耕耘在教育的沃土,未来他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文/珠江时报记者洪晓诗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