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蒸工序“一键达成”
九江酒厂通过数智化改造,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酿造、包装的升级转化

车间内的智能化生产线。受访单位供图

提起九江双蒸,广府人无不知晓。
近年来,九江酒厂已成功实现了从数字化营销,再到智能化生产管理、智能化酿造及包装的升级转化,通过古法技艺结合现代科技,让米酒的出酒率从过去的145%提升至160.5%。目前,九江酒厂正从多方面加快推进酒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
单次蒸馏量提升两倍
在广东远航酒业集团的制曲车间,各种原料、辅料和曲种在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再通过自动制饼机进行压制。不一会,一块块方正匀称的曲饼出现在履带上。
“轰隆隆,轰隆隆。”在酿造车间,成吨的大米通过U型管道从一楼运送到五楼进行清洗、蒸煮、摊凉、混料,再通过管道运往下一个环节。“以前都是由工人一袋袋扛上去,现在全自动化运输不仅帮助工人释放了双手,也提高了产能。”广东远航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师方毅斐介绍。
走进蒸馏车间,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一名工人正站在蒸馏甑旁紧盯着操作板。“传统蒸馏罐的容量只有8吨,自从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现在蒸馏一次的量是以前的三倍,蒸馏期间也不再需要十几名工人轮岗值班,只需一名工人进行操控即可。”方毅斐介绍,通过“低温慢酿”等古法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成功实现了双蒸工序“一键达成”。记者留意到,装有酒体、蒸汽、原料等自动化运输管道已实现了生产链全覆盖,氢能叉车和智能机械手臂也成为生产线上的“新C位”。
下午5点,几十辆氢能叉车在6000多平方米的酒厂场区来回穿梭,将一箱箱酒品运上货车。“以前傍晚总是最忙碌的时候,每天都会有近百名工人来搬运酒品,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氢能叉车。”方毅斐告诉记者。
在包装车间,生产线上投入使用的机械臂正在进行搬运、检测、扫码、打包,全程无人工干预。据负责人介绍,目前,整条生产线一小时最快能生产出24000瓶酒、打包完成2000箱产品,生产线的另一端还放置着一台智能扫描仪。“为了方便酒品溯源核查,每瓶酒的瓶盖都附有二维码,通过生产线上高速摄像机拍摄后自动导入二维码信息系统,这样每瓶酒出厂后都能在信息系统上形成完整的产品追溯链。”方毅斐表示,产品出厂遵循着十分严格的工序,通过“一物一码”全流程管理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据悉,九江酒厂在十年前就开始进行转型升级布局,通过引入ERP系统,实现了企业生产资源计划、制造、销售、采购等方面的系统信息化管理。此外,还通过构建全链条数字化运营体系,实现了从销售计划到生产计划的无缝衔接,并拓展出多种数字化业务。
育人才
“大师工作室”师徒共成长
“酿酒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既需要系统的体系,也需要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何松贵是广东远航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副总经理和技术总工,也是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第十六代非遗传承人。
为了传承酿酒技艺,广东远航酒业集团在2009年成立了“大师工作室”,并实施师徒管理制度。师傅每年都会给徒弟设定IDP(个人发展计划),并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机制,从而发掘徒弟的专长和优势。目前,“大师工作室”已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据何松贵回忆,四五年前,第十八代非遗传承人曹荣冰在研发“领粤1821”时提出了使用曲霉的建议,这是对一直在酿造工艺上使用根霉的一次创新挑战。曹荣冰在寻得师傅的同意后便开始尝试,没想到这次创新带来了令人惊喜的结果,用曲霉酿制出来的酒体干净、杂味少且蜜香醇,不仅工业稳定性很高,质量也非常稳定。酒厂从去年开始推广这一菌种做法,研发出的产品已成功推向市场。
“以开放的思维与态度进行创新尝试,让师傅和徒弟一起学习成长是创立‘大师工作室’的本意。”何松贵告诉记者,“大师工作室”目前由3位第十六代非遗传承人、15位第十七代非遗传承人、18位第十八代非遗传承人以及20位第十九代非遗传承人组成。“每三年会在酒厂员工中进行选拔,按年龄进行分层,按酒厂发展的周期来进行人才布局,从而实现企业长周期的发展规划和系统安排。”何松贵说。
目前,“大师工作室”已有6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获得授权19项发明专利、5项外观专利以及7项实用新型研究。
新赛道
科技赋能打造高端白酒
2021年,即九江双蒸成立200周年之际,广东远航酒业集团宣布从传统白酒转战高端白酒赛道,提出了“广东的双蒸,世界的米香”这一品牌新定位。
“当前,南海区正加快推进本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九江酒厂必须紧抓机遇,不断对白酒的智能化生产进行探索创新。”何松贵表示,做好产品升级工作成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今年年初我们已与季华实验室进行了深度洽谈,针对酿造食品传统生产过程的瓶颈问题,现已研发出人工智能辅助光谱分析技术。”何松贵表示,九江双蒸将与科创平台加强合作,借用科技创新技术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该项技术的检验结果准确率超过90%,已进入试用阶段,推广后能将产品检测时间缩短为原先的五分之一,还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工业稳定性。
此外,九江双蒸还将以品质提升为抓手,促进米香价值回归。“未来,米香要在酿和藏方面做好‘时间’文章,通过储存年份酒拉开米香产品的品质层次;在白酒方面则立足酿造技术,让酿酒工艺在传承中不断精进、不断突破。”何松贵表示,公司现已制定出五十年储酒计划,目前正处于细化阶段,预计明年开始实施。
截至目前,广东远航酒业集团已打造出15类产品系列,2021年实现了市场规模达11亿元,税收达2亿元。未来,广东远航酒业集团将以打造“米制酒No.1”为发展战略目标,力争2025年实现市场规模突破25亿元的目标。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
见习记者施玥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