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这样吃才是健康的
珠江时报讯(记者/戴欢婷)粽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但怎么吃才更健康?吃完粽子后哪些水果不能吃?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周俊亮,为大家解锁吃粽子的“正确姿势”。
周俊亮表示,粽子主要以糯米制成,不易消化,婴幼儿、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较差,吃粽子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他还特别提醒,不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吃粽子。
“粽子黏度高,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周俊亮建议,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空腹也不宜吃粽子,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旧病复发。过量吃粽子也会不利于消化,容易出现便秘、腹胀等症状。
周俊亮认为,吃粽子的最佳时间是午餐,此时人体消化能力最强,且下午还有充足的时间消耗粽子的热量。粽子属于主食,如果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其他主食的量,避免一日当中热量超标。
吃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
但周俊亮提醒,吃粽子后要避免吃含水分过多的寒性水果,尤其是西瓜、哈密瓜这些水果最好不要吃。
市面上各式各样的粽子治愈了我们的味蕾。添加肉类和油脂的粽子脂肪含量较高,普通人过量吃容易积食。“有没有办法提前预防食滞呢?”周俊亮建议,如果吃多了粽子导致胃不舒服,可以煮些麦芽水、山楂水或陈皮水来喝,消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