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利用好 种出美味有机菜
在里水,垃圾分类也能很有趣

■亲子家庭动手制作香蕉圈生态循环系统。

珠江时报讯(记者/邓施恩通讯员/谢金定摄影报道)让环保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是里水特色垃圾分类宣教阵地的建设目标之一。近段时间,里水镇市政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里水镇市政办”)创新探索,依托里水镇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定期举办“垃圾分类,里更美丽”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旧物市集、可持续艺术工坊、环保Ploging等,有效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6月4日至5日,“垃圾分类,里更美丽”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延伸,里水镇市政办在野孩籽农场连续开展了两场“香蕉圈”永续农业堆肥体验活动,引导市民学习环保知识、体验环保乐趣。
此次活动共吸引了20组亲子家庭参与。活动一开始,专业讲师为亲子家庭详细讲解了“香蕉圈”的含义。据介绍,“香蕉圈”是一个善用各种植物的生长需求、消灭大量农场杂草及厨余的好方法。在人为制作的香蕉圈内投放大量的落叶和厨余垃圾,待其自然分解后,不仅可以给香蕉持续提供养分、吸收土壤内过多的雨水,还可以用来处理厨房污水。此外,若喜湿耐肥又耐阴的作物种植在香蕉林下,还能向香蕉供给所需养分,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认真聆听讲解后,亲子家庭纷纷对“香蕉圈”这一环保理念表示赞许。随即,他们兵分三组开始动手制作香蕉圈生态循环系统。其中,一组负责割树枝、运杂草,一组负责挖坑堆肥,更有大开脑洞的创意小组为香蕉圈画下可爱的牌子。在通力协作下,亲子家庭最终完成了2个香蕉圈生态循环系统。
“通过这次活动,我和孩子都了解了许多自然、生态、可持续的观点理念和实践方法。”黄先生表示,今后将带领孩子将朴门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事业。
今年1月,里水镇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在里水镇鲁岗村骑行驿站(乡伴·上海三联书店阅读空间)设立。基地设立以来,先后开展了5场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组织近500名市民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并开展了22次资源回收日活动,累计回收纸皮215.7千克、塑料瓶2633个、易拉罐近2000个。
接下来,该基地将继续围绕文旅环保相结合的新思路,举行为期2个月的垃圾分类成果展,引导广大市民践行垃圾分类环保新风尚,助力建设绿色、环保、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