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品牌 构筑“大关工格局”
南海区关工委以党建带“关建”,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活动现场,少先队员向获奖代表献花。
5月31日,南海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行成立20周年暨致敬五老关工人活动,现场对区关工委历年来的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和工作成效进行了汇报。
坚持党建带“关建”,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凝聚社会力量做实做好教育关爱保护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四工联动”“朝阳读书”等11个优质工程,培育打造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教育基地和工作示范点……自2001年成立以来,南海区关工委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大关工格局”。
发展至今,南海关工委拥有591个关工组织,组建了8000多人的“五老”骨干队伍,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不断有效延伸覆盖到基层,推动关工事业蓬勃发展。区关工委连续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西樵镇关工委更获评2013年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还涌现出梁肇钜等一批批获评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的南海关工人,打响了南海关工人的金漆招牌。
坚持党建带“关建”培育打造系列特色品牌
自2001年区关工委成立以来,南海各级关工委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成效显著,为促进南海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海区关工委能以五年一跨越、十年大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南海区关工委主任叶桂容表示,党建带“关建”是取得突出工作成效的“秘诀”。她表示,关心下一代工作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构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关工格局”。
为此,2020年,区关工委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佛山市南海区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带关工委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从组织建设、班子架构、工作机制及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新的强大的动力。
在大关工格局之下,区关工委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抓特色创品牌,持续推动“四工联动”“朝阳读书”“家庭教育一条街”“家长学校”等11个优质工程。其中,西樵镇首开全市“朝阳读书”活动之先风,成立了80多个读书社团,吸引了3万多名学生参与;里水镇小学读书节至今连续举办了15届;品牌项目“家庭教育一条街”,被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称赞为“没有围墙的学校”,现已全面推广提升。
尤为亮眼的是,南海是全市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最多的区,目前全区70多所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覆盖到每个镇街,免费开展各类书画、艺术、球类、武术培训,大大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活动。九江镇一些村(社区)还在少年宫开辟“430课堂”,解决孩子们放学后托管难问题。
此外,区关工系统还打造了16个具有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的教育基地,培育了4个基层工作示范点。其中,“中华文化教育基地”大沥黄飞鸿武术龙狮协会关工委立德树人、主动帮扶1万多名边缘青少年回归正道,免费培训学员约5万人,受到全省关工委主任会议的高度称赞。
一个个特色品牌和教育基地的开创、建成,为深化大关工格局,推动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阵地堡垒,也从侧面反映了党建带“关建”的突出成效。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区成立了591个关工组织,组建了8000多人的“五老”骨干队伍,构建起“纵到底、横到边”的组织网络体系,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延伸覆盖到基层,推动关工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关工委及先进个人屡获全国、省、市各级殊荣。
“五老”发挥大作用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普法教育、社会帮教、扶困助学……20多年来,区关工委凝聚社会力量做实做好教育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尤其是充分发挥好“五老”作用,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五老”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他们具有政治、威望和经验等独特优势,是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力量和生动教材,发挥好“五老”作用对于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尤为重要。
近年来,南海区一大批“五老”志愿者、佛山好人、大城工匠、社会各界先进人物,活跃在基层第一线,他们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通过巡回宣讲、征文演讲与“老少共话”等各种形式,大手牵小手传颂红色故事,铸牢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推动了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其中,西樵镇关工委“五老”讲师团20年来讲课65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30多万人次。
桂城街道桂园社区是佛山市首个关心下一代工作进社区示范点,该社区的“五老”关工成员连续10多年在寒暑假为孩子们开展义教和特色活动,服务青少年1万多人次;并创新工作理念,在小区楼道设立关工小组,形成了“关、社、校、家”联动的良好教育生态。大沥镇河东社区在南海率先开展“四工联动”,“大手拉小手”暑期夏令营活动连续举办了13年,得到市民的交口称赞。
在“五老”的鼓舞带动下,全区各级关工委依托社会力量,联合工会、妇联、团委、慈善会、爱心企业等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如西樵镇村(社区)关工委主动联合司法部门、派出所、驻村律师,为青少年开展防火防毒、防拐防骗、防溺水防近视等普法、应急生存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近年来,西樵全镇3万多在校中小学生无一人犯罪,无一人吸毒,无发生交通、溺水的安全事故。
“广大‘五老’退而不休、不辞艰辛、不图回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爱戴。”叶桂容表示,接下来,区关工委将进一步完善“五老”发动、提高、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支持更多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社会舞台上发光发热。
人物故事
当孩子们的“知心爷爷”
“梁爷爷您好,我想我可能要死了,因为我患上某种病,我准备自杀了。”2007年的一天,时任西樵镇关工委主任的梁肇钜收到了一位高一女学生的来信,内容让他颇为揪心。
根据信中描述,该女生从书中看到某种病的症状刚好与她正经历的类似,自以为得病了,便心灰意冷,但又想找人倾诉,于是就找到了“知心爷爷”梁肇钜。
当时梁肇钜义务担任西樵镇的“青少年心声热线”接听员,每逢周日下午3~5时接听青少年的来电,为孩子们解除“心病”。当收到准备自杀的女生的信件后,梁肇钜马上赶往女生所在学校,找到该校副校长,一起与该女生谈心。最终,该女生在梁肇钜的劝说下,接受了校医的检查,确定并无得病。
“当得知没有得病,她一下子就释怀了,我也松了一口气,这也算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梁肇钜说,他很乐于与青少年打交道,尤其是别人眼中的“问题少年”。“许多孩子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少年,根本原因还是缺少关爱和理解。”
自1998年担任西樵镇关工委主任至2019年卸任,履职21年间,梁肇钜全心全意为青少年服务,义务担任校外辅导员、“青少年心声热线”接听员、网吧监督员,共结对帮教“问题学生”和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56人。作为镇关工委“夕阳红宣讲团”的组织者,他还自编了近20多万字的教材,深入村、社区、学校“道德讲堂”讲课180多场次。他还积极发动老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民营企业家捐资助学达580多万元,资助了经济困难学生共1890人次,使一些学生圆了大学梦。
出色的工作,让他3次被评为“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5年更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我是个共产党员,有生之年如果身体尚还能走动,我愿意继续服务青少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点正能量。”梁肇钜坚定地说。
数读
南海区关工委工作成效
全区目前成立了591个关工组织,组建了8000多人的“五老”骨干队伍。
深入开展“四工联动”“朝阳读书”“家庭教育一条街”“家长学校”等11个优质工程。
区关工系统打造了16个具有辐射和引领作用的教育基地。培育了4个基层工作示范点。各级关工委及一大批“南海关工人”历年屡获全国、省、市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全区70多所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覆盖到每个镇街。桂城、丹灶、西樵、九江等镇(街)40多个社区(村)关工委自筹或“众筹”资金奖励资助学生超2000多人。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
通讯员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