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尾鱼苗游向东平水道
购买鱼苗资金来自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追偿费用

■现场共投放300万尾鱼苗。
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南检宣摄影报道)5月31日,2022年公益诉讼·生态环境修复——佛北战新产业园流域增殖放流活动举行,300万尾鱼苗欢快地游向东平水道。南海区人民检察院还与三水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签订《加强佛北战新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以高质量检察服务保障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
昨日,在狮山镇拾贰季生态岛,共投放300万尾鱼苗,包括草鱼、鳙鱼、赤眼鳟等品种。购买这些鱼苗的钱从哪来?答案是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追偿费用。
2017年7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正式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自此以来,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98条,立案1399件,其中,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616件。该院通过办案,累计督促清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近2000吨,增殖放流鱼苗累计超900万尾,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2.56亿元。
今年的活动举办地选在狮山镇也颇有深意。作为佛山重点打造的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是南海开新局的重要抓手。
此前,为深入贯彻落实佛山“515”战略目标和南海结对三水共建佛北战新产业园的重大举措,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和三水区人民检察院根据佛山市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联合出台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方案》,共同构建线索移送、数据通报、情况报送、会商共享、窗口对接五大机制,携手为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提供优质的司法保护。
活动中,南海区人民检察院与三水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签订《加强佛北战新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进一步凝聚检察公益诉讼合力,提升园区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司法保护质效。“接下来,两区检察机关将全力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共同推进西江、北江绿色生态岸线修复和美化绿化,以高质量检察服务保障园区建设。”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郭俊峰表示。
不只是检察机关,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近年来,南海区人民检察院不断拓宽普法宣传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生态保护法治宣传,引导、推动形成全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继续大力支持和配合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共同推动公益诉讼在助力佛北战新产业园发展,建设大美珠江、生态佛山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郭俊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