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实映月校区办学有哪些底气?
珠江时报记者对话南实相关负责人、师生和家长,揭开映月校区的神秘面纱


■学校邻近珠江水岸,环境优美,设备一流,为欧式城堡建筑风格。

■爱国歌曲合唱比赛。

■胡晓怡老师夺得佛山市第八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特等奖第二名。
5月17日,南海实验中学将对校内直升及桂城街道、区内招生报名人数超计划的学生进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本次招生报名人数远远超出计划录取人数,体现了家长和学生们对南实品牌的信赖。近两年,南海实验中学大动作频频,先以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与南海实验小学、桂城外国语学校合并成为新的南海实验中学,映月校区增设初中部,去年开始招生,目前有初一年级4个教学班在读,新学年将增加6个初一教学班。
今年,南实转为公办的消息备受关注,刚启用不久的映月校区尤其备受瞩目。珠江时报记者对话南实相关负责人、师生和家长,由他们讲述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为公众揭开映月校区的神秘面纱,进一步发现南实品牌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对映月校区有着怎样的规划和定位?
林景飞(南海实验中学校长):南海实验中学目前有初中部(本部、映月校区)和小学部(实小校区、桂外校区)共四个校区。对这些校区的定位,我们是均衡、优质、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南实本部和映月校区的区别只是教学地点的不同,老师都是南实派出、统一管理,行政会议也是和南实本部一起召开。比如编班方式,映月校区目前初一年级的4个教学班,每班只有40人,实行小班教学,这4个班是从本部19个班延续下去的,也就是南实初一的20到23班。
映月校区目前的软硬件设施配置如何?
林景飞:映月校区位于桂城街道,在清风东路二洲公园旁,邻近珠江水岸,环境优美,设备一流,欧式城堡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约20388平方米,学校各种场室、教学设备设施都按广东省内一级学校标准配置。体育馆、室内游泳池、多功能报告厅、音乐室、舞蹈室、陶艺室、科技室、实验室、心理辅导室等功能场室应有尽有,作为新校区而言,校园设施更新、更先进,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优质环境。
得益于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将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河堤公园球场,提供给映月校区师生使用,为师生活动、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方毅宁(南海实验中学映月校区副校长):学校对面的足球场、篮球场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映月校区师生对这些场地具有优先使用权,每周的星期日下午到星期五晚上7时这段时间归我们使用,其余时间才对公众开放。学生们上体育课时,就会由老师统一带领到对面的专业场地上课,接下来映月校区的足球比赛也将在这里举行。
映月校区的学生是否享受跟本部同等的师资配置?
林景飞:不同校区的教师配置和管理也是统一的。可以说,学校对映月校区的师资配置更为重视。学校选派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方毅宁作为映月校区筹建人,目前担任副校长,全面开展工作;语文老师管德欣,是南粤优秀教师、桂城街道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担任多届南实语文科组长,目前负责映月校区的教学教研工作。
方毅宁:目前,映月校区初中部共有14名教师,全部由本部派出,且大部分是长期扎根初三创造南实素质教育和中考辉煌的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展现了本部对新校区学科定标的重视。
我们的教师平均年龄约31岁,是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充满活力的团队,既有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省级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工作室主持人,也有佛山市兼职教研员、市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南海区十佳教师、区骨干教师、学生竞赛优秀辅导员等。
今年9月,映月校区增加6个教学班,本部将再派18名教师加入映月校区,随着队伍的壮大,我们对教师发展将更为重视。
老师们到新校区,如何与本部教学教研无缝衔接?
方毅宁:初中部两个校区的老师,都是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研、统一检测、统一改卷。在映月校区,我们着力发挥名师示范引领效应,传承创新本部的“三师工程”,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小班化+导师制、6.5年级衔接教学进行不断探索。
竞赛方面,老师们几乎是“逢赛必参”,目的是以赛促成长,一个多学期以来已取得不错成绩。去年9月,映月校区的胡晓怡老师一举夺得佛山市第八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特等奖第二名;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广东省一等奖;在近期开展的南海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展评活动中,我们的所有学科、老师都参加了,而且都拿到多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活动方面,校区定期开设“智慧讲坛”,邀请优秀班主任传授带班经验、优秀科任老师分享教学经验等。
课程方面,老师们除了很好地完成国家基础课程、公共课程,秉承“只要有7名学生选修就开班”的原则,开出了包括摄影、德语、朗读者、心灵之旅、排球等12门选修课供学生挑选。
管德欣(南海实验中学教研处副主任,南粤优秀教师):对于映月校区的教师培养,我们希望能够在传承本部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特色。结合目前的双减政策,学校用“双高”(高效课堂教学、高质量作业设计)来做好教学工作。
为了实现高效课堂,老师们
都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二次备课”,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本、眼中有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老师们还定期推出趣味作业,如语文的漫游文学魅力习俗、数学的快乐算术探索、生物的营养食谱制作、历史的传统节日访谈等,让同学们能在完成作业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邓垚(南海实验中学历史老师,映月校区七年级历史备课组长):入职南实以来,我更多是以学习者的心态向前辈学习,在本部获得快速成长。派到映月校区后,我成为备课组长,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幸运的是,我能近距离跟着方毅宁副校长,在我们进行教学研讨时,她总能给我很多建议和指导,让我更快地进步,参加各级比赛并获得一些荣誉。同时,学校资深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热情也感染着我,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去学习。
蓝彤(映月校区初一年级学生、佛山市优秀学生):在映月校区学习了一个多学期,这里的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很丰富,上课的时候深入浅出,很幽默。我非常喜欢我们的班主任邓垚老师,她也是我们的历史老师,因为她,我更喜欢历史了,还参加了她开设的选修课《古代生活指南》,感觉非常有趣!另外,体育课的“男足女舞”也很有特色。
映月校区的学子们也能享受“幸福1+N”理念的办学成果吗?
方毅宁:校本部举办的大型活动,如合唱比赛、器乐节、诗词大会等,映月校区的学生都会参与,比如说我们这边就有一个器乐小分队,大约20多人,平时在映月校区开展训练,本部有活动时就会过去参与。
由于映月校区的办学条件优越,有一些活动如校运会等,我们也会充分利用校园条件,就在分校区举办。总体来说,学生都是统一学籍管理,享受到来自小学部、校本部双重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映月校区的学生在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里成长得很快,参加学期末南海区统考,成绩在级部名列前茅。
陈誉恒(映月校区七年级学生,器乐队成员):学校的器乐队分四小门,我参加的是民乐组,演奏古筝。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参加本部的器乐节等活动。
此外,我们学校还有很多课外拓展活动,比如丰富的选修课。作业也是少而精,老师希望我们有更多时间参与到动手实践中。每天晚上七时,吃饭洗漱完毕后,我们会一起在班里收看新闻联播,之前还收看了“天宫课堂”。学校给我的感觉是,学习上有竞争也有乐趣,校园氛围比较轻松愉快。
映月校区学子在校的“衣食住行”品质如何?
方毅宁:宿舍方面,映月校区七年级配备了2名生活老师,除了他们之外,14人教师团队轮流值夜班,每天都有一名初中老师与夜班值班老师留守宿舍区。学生宿舍为8~10人间,新定制的床铺、配备2个卫生间,户外有宽阔的晾衣区、洗衣房。饮食方面,学生一天6餐,每学期设有自助餐,饭菜营养均衡、内容丰富,菜品都提前公布在饭堂宣传栏上;就餐方面,学生自我服务,自己清理餐桌,做到任何时间餐桌都一尘不染。
廖勇芝(映月校区七年级学生家长,七年级家委会主任):我的孩子分别就读于南实本部初三年级和映月校区初一年级,去年映月校区启用前,我们参观过学校,觉得校园环境很优美。住宿安全上,老师们每天轮流夜班,住在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一旦有突发事件就可以立刻处理,让我们很放心。一个多学期以来,家长和老师开展过羽毛球友谊赛,孩子们的活动就更丰富了,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活动,几乎做到了每周都有特色活动。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在这两个校区读书,无论是住宿、饮食的品质,还是校园的管理、老师的责任感和素质,都很值得信赖。
南实转为公办,映月校区是新建校区,学校是否有信心延续二十年来的办学辉煌?
林景飞: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把南海实验中学做强、做大、做精、做优,擦亮教育品牌,发挥办学效应,提供更多优质学位,让更多孩子享受家门口的幸福教育,映月校区启用正是回应了这一初衷,为南实发展“开渠引流”注入“活水”。名师出名生,名师和名生共同成就名校,南实转为公办后,教师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不会更改,学校长期形成的成熟管理模式也不会动摇,师资队伍一定更优更强,教育质量一定会稳步上升,学校发展一定能优质持续。
有南海区和桂城街道的全力支持和南实的办学基础,学校的活动将会更加丰富,办学特色会更加鲜明,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也会更加强大,品牌影响力将更为深远。同时,转为公办也会带来更多利好,如政府加大投入、引入素质托管等。
作为教育人,我认为,把一所好的学校办好不算本事,把零起点的学校办好,才是我们做教育的初心和情怀所在。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冼思琪邓付生秦芳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