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50万为什么是南海新飞跃?

◎李年智
昨天,南海区第50万个市场主体诞生了,成为全市首个突破50万户市场主体的行政区域,在全国同类区域也名列前茅。对于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而言,这是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一个继续奋发的新起点。
市场主体的活跃度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般而言,哪里的市场主体多,就反映这里的经济活跃。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挑战前所未有,但南海市场主体依然实现逆势快速增长,不仅彰显了南海经济的活力,也显示了企业对南海营商环境的认可和对南海的投资信心!
/01/
实现“50万户”市场主体的飞跃,我们看到了“南海速度”。南海市场主体在2008年突破10万户后,用了近9年时间,在2017年初突破20万户。继2019年8月突破30万户、2021年4月突破40万户后,南海仅用13个月即实现“50万户”的重要飞跃。南海每增长10万户的时间,从先前的9年缩短至现在的13个月,这是“南海速度”的再一次彰显。
实现“50万户”市场主体的飞跃,我们还看到了“南海质量”。在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加持下,南海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齐飞的新局面。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南海区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占比由76%上升至82%。其中,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展现出强劲动力,占比分别提升至6.8%、5.4%,近三年分别提升了2.2%和2.0%,“两高四新”产业正成为南海经济的强劲动能。
/02/
实现50万户市场主体的突破,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进阶,也是活力新南海的一次飞跃!
在南海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南海绘就了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美好蓝图:产业活力强势迸发,“两高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城市活力更加澎湃,湾区品质城区魅力尽显,一流企业、人才近悦远来。
如何衡量一座城市的活力?市场主体的增长速度和人口流入的速度,均是城市活力可以量化的指标。对一座城市,市场主体看的是什么?不仅看过去、看现在,它更看重机遇和未来。经济学界有这样的论调,长期经济看人口。近10年,南海常住人口累计增加95.33万。其中,2021年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4.14万人,占全市增量(9.38万)的44.1%。根据南海最新发布的人口发展规划,2020年,南海常住人口总抚养比为28.2%,远低于全国45.88%,广东37.80%的水平,南海的年龄结构仍处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期。人口的不断流入,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看重的正是南海的光明前景。
/0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市场主体强劲增长的数据背后,得益于南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极大地激发了这片发展热土的蓬勃活力。近年来,南海区切实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南海核心竞争力加分,进一步营造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发展的“沃土”。比如,形成了商事登记的“012345”模式,商事登记实行了“零接触”“零材料”“全天候”办理,简单业务手机“秒办秒批”,其他业务可在全程电子化平台网上办事。
市场主体强劲增长的数据背后,还得益于一大批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群体,持续支撑着南海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民营经济是南海最重要的经济底盘,30多年前,一批批“洗脚上田”的农民建厂办企业,成为日后南海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今年以来,南海召开企业家大会,发布“万企万亿”计划,目的就是推企业一把,让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南海全面落实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七个镇街成立“益晒你”企业服务中心,“一企一策”帮助重点企业解决供应链产业链难题,这些举措都让南海企业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引擎”才有动力。数据表明,市场主体的“活跃曲线”,与经济发展的轨迹基本同步。今年以来,南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增速居全市第二,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一季度,南海全区新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9个,签约投资总额223.33亿元,其中超10亿重大产业项目6个,反映了投资者对南海的信心。
/04/
当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50万市场主体,是南海稳住市场面的最大底气所在,也是南海这座城市的最宝贵财富。
突破50万市场主体,是一个新的起点。一方面,我们要激励市场主体“多生优生”,继续增加市场主体总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创新与生存能力,让市场主体茁壮成长。我们的目标,不仅要涌现更多的小草,也要长出更多的参天大树,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体系。
“近者悦、远者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南海,正成为各类企业、各类人才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热土。我们相信,只要充分激发这50万市场主体的活力,继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南海就一定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一定会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一定会有生机无限的美好未来。